[①][xiàn][《廣韻》許建切,去願,曉。 ]“憲1”的繁體字。 (1)法令;法度。 (2)典範,榜樣。 (3)曆法。 (4)指推步,推算歷數。 (5)憲法的省稱。 (6)公佈;揭示。 (7)效法。 (8)思慮。 (9)方法。 (10)彈劾。 (11)指司刑獄的中央、地方機構或官員。如唐代稱刑部為憲部,宋代的提點刑獄司及提刑別稱憲。 (12)舊指朝廷委駐各行省的高級官吏。如清代稱巡撫、藩司、臬司為三大憲。引申為對上司的尊稱。 (13)喜樂貌。參見“憲憲”。 (14)通“軒”。高起,抬起。 (15)姓。漢有憲義渠。見《急就篇》卷二。 [②][xiǎn][《集韻》呼典切,上銑,曉。 ]通“顯1”。 (1)明顯。參見“憲2憲”。 (2)猶皇。舊時對先人的美稱。參見“憲2考”。
XanthosXantiXaverXaviXaviaXaviorXeneXenoXenocratesXenokrates
【卯集上】【心字部】 憲; 康熙筆劃:16; 頁碼:頁404第11【唐韻】【集韻】【韻會】?許建切,音獻。懸法示人曰憲。從害省,從心從目。觀於法像,使人曉然知不善之害。接於目,怵於心,凜乎不可犯也。 【週禮·天官·小宰】憲禁於王宮。 【註】憲謂表縣之,若今新有法令也。 【詩·大雅】文武是憲。 【箋】憲,表也,言爲文武之表式也。因憲爲表式之義,故人之取法,亦謂之憲。 【書·說命】惟聖時憲。 【傳】憲,法也,言聖王法天,以立敎於下也。 【禮·內則】五帝憲。 【註】法其德行也。 又【說文】敏也。 【禮·學記】發慮憲。 【註】言發計慮,當擬度於法式。 【徐鍇曰】目與心應爲敏也。 又【諡法】博聞多記曰憲。 又【詩·大雅】無然憲憲。 【毛傳】憲憲,猶欣欣也。 【箋】女無憲憲然爲之製法度,達其意以成其惡也。蓋譏當時變亂舊章,創立新法。此憲憲二字,殆詼諧語,所以深刺之也。後人引訓憲字正文,以釋憲字,遂覺憲字爲表示人以惡者,其去憲字本義何啻萬裡。大抵字書訓義,多犯此病,不得不辨。 又州名。本樓煩監,唐置州。 又姓。出【姓苑】。 【集韻】或作䩵。 又【集韻】
暫無。憲字取名好不好?憲字為取名不常用字,寓意一般。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結合八字起名才吉祥。去生辰八字起名>> 憲字在人名庫中出現次數約:1次,用於第一個字佔:68%,男孩名字佔54%,女孩名字佔:46%。
憲字用著取名寓指之義,寓意一般。
憲字的拼音:xian憲的繁體字:寰(若無繁體,則顯示本字) 憲字的起名筆劃數:16 憲五行屬什麼:水憲字的取名數理吉凶:吉 憲是否為姓氏:是
說明:“憲”字有幾筆幾畫,是根據康熙字典及五格姓名學而來,並不一定與新華字典的筆劃數相同。 “憲”字五行屬什麼、“憲”字的取名吉凶,則是根據周易萬物類象推斷,僅供起名參考。
附:帶憲字的男孩名字大全
憲字的含義及解釋:
憲
<形>形>
(會意。從心,從目,害省聲。心、目並用。本義:敏捷)
同本義 [nimble]
憲,敏也。 ——《說文》
博聞多能曰憲。 ——《周書·諡法》
喜樂的樣子 [pleased]
天之方難,無然憲憲。 ——《詩·大雅》
又如:憲憲(欣欣。喜悅的樣子)
憲
<名>名>
法令 [decree]
布憲於國。 ——《管子·立政》
憲,法也。 ——《爾雅》
慎乃憲。 ——《書·益稷》
萬邦為憲。 ——《詩·小雅·六月》
此君之憲令。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發慮憲。 ——《禮記·學記》
又如:憲票(拘提人犯或處理公務的指令);憲範(法式,典範)
憲法的略稱 [constitution]。如:立憲;護憲;制憲
憲司的省稱 [an ancient official position]。宋代官名,即諸路提點刑獄公事,相當於後世的按察司之職
方法 [method]
猶跡求履之憲也。 ——《管子》
舊時屬吏對上司的尊稱 [superior]
且等本縣見過學憲,再作道理。 ——《官場現形記》
又如:憲台(對上官的尊稱);憲訓煌煌(對官員訓詞的恭維);憲官(泛指官員)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