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商角徵羽分別對應簡譜中的12356即五個全音,音名分別為cdega,這是中國的五聲音階。加上變宮(7)、變徵(#4即升fa),組成七聲音階。
古代樂律所說的「宮調」、「商調」等,和如今的「c大調」、「d大調」相仿,即以宮音為音階起點、以商音為音階起點。
古代記譜,鮮有以宮商角徵羽表示音高,一般使用工尺譜。
為了方便介紹,我從度娘那兒弄了張工尺譜的照片,用最複雜的崑曲工尺譜來舉個栗子。
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分別代表5(低音)6(低音)7(低音)1234567,低一個八度就在字的最後一筆上加個往下的鉤(如上圖雨絲風片「雨」字的最後一個工表示低音的3),高一個八度就把最後一筆往上鉤或者在左邊加一個單人旁(如上圖「斷」的第二個音「亻上」表示高音的1)。
崑曲中,南曲只有合四上尺工六五,即五聲音階,而北曲則有七聲音階。
在工尺之外還有若干符號,由於不便於表達,我畫圖示意。
先看工尺左邊的符號
(湊合著看吧)
再看右邊的,紅色的圈、頓號及黑色的點、折表示節奏。以這支曲子為例,它是典型的一板三眼,即現在所說的四四拍,節奏是強、弱、中強、弱。還是畫圖示意。
粟廬曲譜將一板三眼的板和中眼用紅色標,小眼用黑色標,方便查看。
至於實板/眼和腰板/眼,其實實質上是一樣的,一個音,它的第一拍用實,後面如果還有拍子就用腰。
有心的朋友會發現,我是從」奼紫嫣紅「開始舉栗子的,沒有算前面的「原來」,因為「原來」的右邊並沒有板眼標記,因此是散板。
其實掌握工尺的含義不難,難在其餘的符號和板眼節奏,我把上圖部分的工尺譜譯作簡譜,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對照著看一下。
我們認為,無論是法律層面的限制性規範,還是司法訴訟裁判層面的體系化解釋,儘管表象並不一樣,但目標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其所追求的價值理念是整體性的,即在避免
尺工譜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記譜方法,簡單的理解就是簡譜唱名的古代叫法,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表示12345671*2*3*。上尺工凡六五乙,高八度加一單立人,上尺工凡低
北宋時已出現較完整的工尺譜,明清時工尺譜已廣泛用於民間歌曲、曲藝、戲曲、器樂曲等音樂中。工尺譜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符代表不同的音高,若要表示
…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仩… 對應簡譜是…5 6 7 1 2 3 4 5 6 7 1… 也可以是…1 2 3 4 5 6 7 1 2 3 4…(灰色表高音) 只要音階關係不錯亂,我們就可以大致把工尺
近代常見的工尺譜,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樣作為表示音高(同時也是唱名)的基本符號,可相當於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同音名
而“上尺工凡六五乙”在工尺譜中便是用來表示音高的,與簡譜中的“do re mi fa sol la si”大同小異。工尺譜的基本譜字有九個——合、四、一、上、尺、工、凡
1629、在我國民間傳統記譜法中,使用“合、四、一、上、尺、工,凡”等字樣為唱名的是()。 A、減字譜 B、工尺譜 C、二四譜 答案:B 以上是1629、在我國民間傳統記譜法中,使用“合、四
其中「合」「尺」「六」音同「和」「採」「流」,「五」用文讀,「一」「乙」同音。按照我自己的
近代常見的工尺譜,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樣作為表示音高(同時也是唱名)的基本符號,可相當於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同音名
二、崑曲工尺譜的音高 音高:在曲詞旁邊用“上尺工凡六五乙”等記錄。在工尺譜中,音的高低是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十個漢字及其變體來標記。根據目前一般
工尺譜最初可能是由管樂器的指法符號演化而成,由於它流傳的時期、地區、樂種不同,因而所用音字、字體、宮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異。近代常見的工尺譜,一般用
四本傳統琵琶譜所用譜字一覽表:(表一) 《華氏譜》 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仩伬仜 《李氏譜》 合四乙上尺工凢六五億仩伬仜仉 佮伵 《瀛州古調》 合四乙上尺工凡六五乙仩伬仜仉六
法等各有差異近代常見的工尺譜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樣作為表示音高同時也是唱名的基本符號可相當於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同音名高八度則可將譜字末筆向上挑
相關知識點: 解析 認真翻閱了李重光先生(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理論教授)的著作後,鄭重作答合四一(低聲部的567)上尺工凡六五乙(中音部,也就是基本音的1234567), 百分之一百的正確
我們認為,無論是法律層面的限制性規範,還是司法訴訟裁判層面的體系化解釋,儘管表象並不一樣,但目標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其所追求的價值理念是整體性的,即在避免
尺工譜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記譜方法,簡單的理解就是簡譜唱名的古代叫法,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表示12345671*2*3*。上尺工凡六五乙,高八度加一單立人,上尺工凡低
北宋時已出現較完整的工尺譜,明清時工尺譜已廣泛用於民間歌曲、曲藝、戲曲、器樂曲等音樂中。工尺譜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符代表不同的音高,若要表示
…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仩… 對應簡譜是…5 6 7 1 2 3 4 5 6 7 1… 也可以是…1 2 3 4 5 6 7 1 2 3 4…(灰色表高音) 只要音階關係不錯亂,我們就可以大致把工尺
近代常見的工尺譜,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樣作為表示音高(同時也是唱名)的基本符號,可相當於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同音名
而“上尺工凡六五乙”在工尺譜中便是用來表示音高的,與簡譜中的“do re mi fa sol la si”大同小異。工尺譜的基本譜字有九個——合、四、一、上、尺、工、凡
1629、在我國民間傳統記譜法中,使用“合、四、一、上、尺、工,凡”等字樣為唱名的是()。 A、減字譜 B、工尺譜 C、二四譜 答案:B 以上是1629、在我國民間傳統記譜法中,使用“合、四
其中「合」「尺」「六」音同「和」「採」「流」,「五」用文讀,「一」「乙」同音。按照我自己的
近代常見的工尺譜,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樣作為表示音高(同時也是唱名)的基本符號,可相當於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同音名
二、崑曲工尺譜的音高 音高:在曲詞旁邊用“上尺工凡六五乙”等記錄。在工尺譜中,音的高低是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十個漢字及其變體來標記。根據目前一般
工尺譜最初可能是由管樂器的指法符號演化而成,由於它流傳的時期、地區、樂種不同,因而所用音字、字體、宮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異。近代常見的工尺譜,一般用
四本傳統琵琶譜所用譜字一覽表:(表一) 《華氏譜》 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仩伬仜 《李氏譜》 合四乙上尺工凢六五億仩伬仜仉 佮伵 《瀛州古調》 合四乙上尺工凡六五乙仩伬仜仉六
法等各有差異近代常見的工尺譜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樣作為表示音高同時也是唱名的基本符號可相當於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同音名高八度則可將譜字末筆向上挑
相關知識點: 解析 認真翻閱了李重光先生(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理論教授)的著作後,鄭重作答合四一(低聲部的567)上尺工凡六五乙(中音部,也就是基本音的1234567), 百分之一百的正確
(中國傳統五聲音調名稱)
目錄
宮商角徵羽簡介
宮商角徵羽起源
宮商角徵羽五音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