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經》是“群經首,大道源”。 《經》是我國術數命理根源,可《經》本身大家做為術數後根源和方法論,我們強調玄妙語言背後哲理思想。
離我們最近,便是所謂“衍筮法”了。
其實《經》原書中,卜筮是存在。我們翻開《左傳》、《孔子家語》古文獻時。衍筮法會讀到人們使用《經》進行占卜案例。
如返國佔泰卦而息,孔子老年卜賁卦而憂。春秋時期,經古法卜筮尚且存在。人們方法進行卜筮,從而得到卦象。《經》文本作為參照,對卦象進行解答。
“衍筮法”操作方法,記錄於我們提及《經·繫辭傳》中:
“衍筮法”是目前人們能了解到,古老蓍草起卦法。衍筮法叫蓍(shī)草揲(shé)蓍法。其“衍筮法”名來於《經·繫辭傳》中一段“大衍數”開頭描寫。 “蓍草揲蓍法”則描述了以此法占卜時所使用到工具蓍草,及卜筮時用到手法。
蓍草是一種我國特有植物,蓍草平日里樣貌蓬蒿接近。到了秋天,旁枝凋零,成為一株昂首挺立天地間植物。古人眼中,這種植物是可以感通天地神物。
《尚書》中講到蓍草“天生神物,取為民用。”
延伸閱讀…
《經·繫辭傳》中講到“蓍德,圓而神;卦德,方以志。”
傳說中,商代羑里(現河南安陽)盛產蓍草,而周文王是拘禁羑里時感天命玄妙,演作《周易》一書。蓍草曬乾後蓍草節,便是衍筮法進行卜筮原材料了。後人如無蓍草,會使用木製籌及其他物品代替。
“衍筮法”操作方法,記錄於我們提及《經·繫辭傳》中:
延伸閱讀…
“大衍數五十,其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像兩,掛像三, 揲四像四時,歸奇於扐像閏,五歲閏,故扐而後掛。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天地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
這一段文字,認為是描述《周易》占卜方法。因為文字簡略玄妙,並讀懂。後世學家此作批作注。其中,宋代大儒朱熹原廣人知。
他作《卦儀》一篇,講述衍筮法卜筮前後需要過程——占筮者焚香沐浴,念“爾泰筮”。隨後五十根蓍策起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