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醫生五行是什麼】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什麼行業 |醫學這個行業五行屬什麼 |到底要做多大的犧牲 |

導讀:當一個外科醫生,光有努力和付出還不夠,還需要犧牲!不僅需要犧牲,還要敢於犧牲,勇於犧牲!

作者:Dr 春哥

來源:“溫柔醫刀”微信號(ID:Dr-Chunge)

三百六十五行,要做好任何一樣工作干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努力,都需要付出。

但是,當一個外科醫生,光有努力和付出還不夠,還需要犧牲!不僅需要犧牲,還要敢於犧牲,勇於犧牲!

開年的第二台手術就是一個困難手術,複雜手術,從上午九點做到下午四點,整整七個小時,手術下來的時候,是又累又餓又渴,恨不得一屁股坐到凳子上痛痛快快地大喝兩碗湯大吃兩盒飯。然而,走到餐廳才發現,中午預留的盒飯已經不見了踪影。沒辦法,只有繼續跟自己的胃兄弟打商量,再堅持一會兒,等病房的事情處理完,晚上去吃頓“大”餐。

開年的第三台手術是一個更大的,更複雜,更有挑戰性的手術,從下午2點做到晚上11點,整整九個小時,手術結束的時候,手術室已經冷冷清清空無一人。好在盒飯還在,菜湯還在,狼吞虎咽猛喝了兩碗湯後,才發現肚子已經不想吃任何東西。

其實,當外科醫生,吃不上飯不能按點吃飯是常有的事情,從進入臨床的那一天,我們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哪個外科醫生會在手術還沒結束的時候丟下已經開膛剖肚的病人因為肚餓去吃飯因為口渴去喝水?只要不是尿脹了馬上要屙出來屎憋不住了馬上要拉在褲子裡,誰會因為肚子餓嘴巴渴這樣的“生理需要”擅下手術台?

扛扛就過去了,忍忍手術就結束了。我們的前輩,我們的老師是這樣做的,每次飢累交迫的時候,我們也是這樣在心裡提醒自己,告誡自己。雖然,我們知道,這樣做是在作踐自己的身體,可是,當外科醫生哪有不作踐自己的?

常規手術倒也罷了,遇到風險高、難度大的手術,從病人入院開始,就各種的壓力各種的擔心各種的考慮;手術前一天晚上,更是在頭腦裡千百遍地過“電影”,把手術的每一個細節,每一處陷阱,每一種應對,都在頭腦裡反反复复地“回放”。

有些病人在做手術的前夜往往會跟醫生要安眠藥,說自己睡不著覺。這種情況很容易理解,明天就要上手術台了,哪個病人會不擔心?不要說做手術,即使第二天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試或面試,很多人頭天晚上都會緊張得睡不著覺。

當然,外科醫生睡不著覺不是因為失眠,而是因為在考慮準備周全之前在做好各種應對之前不敢睡覺。

這種自我的精神摧殘和折磨不是外科醫生別人很難體會。不只是精神摧殘,當外科醫生,還有實實在在的身體傷害!

近幾年腔鏡手術很流行,內鏡、關節鏡、腹腔鏡、胸腔鏡手術遍地開花。腔鏡手術因為創傷小,恢復快,病人喜歡;因為看得清楚,解剖精細,外科醫生歡迎。

但是,對外科醫生來說,腔鏡手術最大的問題,是對視力的傷害。

近幾年,我是感覺眼睛的視力一年不如一年,看東西越來越模糊越來越費力,幾乎每年都要去重新配一次眼鏡,而配眼鏡的結果,自然是鏡片越來越厚度數越來越深。

開始,我以為是個人身體的原因,後來跟很多常年做腔鏡的外科醫生交流,才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通病,很多人都存在同樣的問題。

回想起來,當年老師教我們預防近視的關鍵是要注意用眼衛生,少看電視多看書,避免用眼疲勞,讓眼睛適時休息,多做眼睛保健。而如今呢?不僅要看電視屏幕,而且還要緊盯顯示屏幕,聚精會神地持續緊盯顯示屏幕!

曾經有個外科大咖說,評價醫護術中配合默不默契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看器械護士在傳遞器械的時候主刀醫生的視線是否需要離開屏幕。如果主刀醫生視線不需離開屏幕,頭不偏,眼不轉,只要手一攤,護士就知道要什麼器械,並準確迅速地遞上器械,這就是默契的配合。

雖然這是手術配合的至高境界,但是從用眼衛生的角度考慮,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追求卻不是保護視力的好做法。

曾經有好幾次,手術做到最後時,感覺眼睛越來越不好使,持針夾線等稍微精細的動作每每出現失誤,看屏幕像總覺得有重影,總嫌鏡子不夠清楚,好幾回都以為操作到位了,實際上卻總是差了那麼一毫釐。

我知道,這是時間久了,眼睛累了,需要休息了。但是能不能休息,卻不取決於我們,取決於手術難度,取決於手術進度。能不能休息,什麼時候休息,得看什麼時候手術結束!

視力的下降只是個隱形的損傷,外科醫生做手術,有時還會遇到切切實實身體的物理傷害,比如針刺傷,比如體液污染。

我們前期曾發起了一項針對外科醫生術中損傷的網絡調查,共有293人參與投票,其中274人(75%)反映有不同程度的手部損傷,42人(12%)眼睛曾受到患者體液污染,18人(5%)雙腳受過傷害,13人(4%)有過下身浸濕的經歷。

外科醫生,被譽為“刀尖上的舞者”,旁人看到的只是外科醫生起舞時的光彩和燦爛,卻不曾想,外科醫生是在用自己的健康在舞動,用自己的生命在起舞!

導讀:當一個外科醫生,光有努力和付出還不夠,還需要犧牲!不僅需要犧牲,還要敢於犧牲,勇於犧牲!

作者:Dr 春哥

來源:“溫柔醫刀”微信號(ID:Dr-Chunge)

三百六十五行,要做好任何一樣工作干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努力,都需要付出。

但是,當一個外科醫生,光有努力和付出還不夠,還需要犧牲!不僅需要犧牲,還要敢於犧牲,勇於犧牲!

開年的第二台手術就是一個困難手術,複雜手術,從上午九點做到下午四點,整整七個小時,手術下來的時候,是又累又餓又渴,恨不得一屁股坐到凳子上痛痛快快地大喝兩碗湯大吃兩盒飯。然而,走到餐廳才發現,中午預留的盒飯已經不見了踪影。沒辦法,只有繼續跟自己的胃兄弟打商量,再堅持一會兒,等病房的事情處理完,晚上去吃頓“大”餐。

開年的第三台手術是一個更大的,更複雜,更有挑戰性的手術,從下午2點做到晚上11點,整整九個小時,手術結束的時候,手術室已經冷冷清清空無一人。好在盒飯還在,菜湯還在,狼吞虎咽猛喝了兩碗湯後,才發現肚子已經不想吃任何東西。

其實,當外科醫生,吃不上飯不能按點吃飯是常有的事情,從進入臨床的那一天,我們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哪個外科醫生會在手術還沒結束的時候丟下已經開膛剖肚的病人因為肚餓去吃飯因為口渴去喝水?只要不是尿脹了馬上要屙出來屎憋不住了馬上要拉在褲子裡,誰會因為肚子餓嘴巴渴這樣的“生理需要”擅下手術台?

扛扛就過去了,忍忍手術就結束了。我們的前輩,我們的老師是這樣做的,每次飢累交迫的時候,我們也是這樣在心裡提醒自己,告誡自己。雖然,我們知道,這樣做是在作踐自己的身體,可是,當外科醫生哪有不作踐自己的?

常規手術倒也罷了,遇到風險高、難度大的手術,從病人入院開始,就各種的壓力各種的擔心各種的考慮;手術前一天晚上,更是在頭腦裡千百遍地過“電影”,把手術的每一個細節,每一處陷阱,每一種應對,都在頭腦裡反反复复地“回放”。

有些病人在做手術的前夜往往會跟醫生要安眠藥,說自己睡不著覺。這種情況很容易理解,明天就要上手術台了,哪個病人會不擔心?不要說做手術,即使第二天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試或面試,很多人頭天晚上都會緊張得睡不著覺。

當然,外科醫生睡不著覺不是因為失眠,而是因為在考慮準備周全之前在做好各種應對之前不敢睡覺。

這種自我的精神摧殘和折磨不是外科醫生別人很難體會。不只是精神摧殘,當外科醫生,還有實實在在的身體傷害!

近幾年腔鏡手術很流行,內鏡、關節鏡、腹腔鏡、胸腔鏡手術遍地開花。腔鏡手術因為創傷小,恢復快,病人喜歡;因為看得清楚,解剖精細,外科醫生歡迎。

但是,對外科醫生來說,腔鏡手術最大的問題,是對視力的傷害。

近幾年,我是感覺眼睛的視力一年不如一年,看東西越來越模糊越來越費力,幾乎每年都要去重新配一次眼鏡,而配眼鏡的結果,自然是鏡片越來越厚度數越來越深。

開始,我以為是個人身體的原因,後來跟很多常年做腔鏡的外科醫生交流,才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通病,很多人都存在同樣的問題。

回想起來,當年老師教我們預防近視的關鍵是要注意用眼衛生,少看電視多看書,避免用眼疲勞,讓眼睛適時休息,多做眼睛保健。而如今呢?不僅要看電視屏幕,而且還要緊盯顯示屏幕,聚精會神地持續緊盯顯示屏幕!

曾經有個外科大咖說,評價醫護術中配合默不默契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看器械護士在傳遞器械的時候主刀醫生的視線是否需要離開屏幕。如果主刀醫生視線不需離開屏幕,頭不偏,眼不轉,只要手一攤,護士就知道要什麼器械,並準確迅速地遞上器械,這就是默契的配合。

雖然這是手術配合的至高境界,但是從用眼衛生的角度考慮,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追求卻不是保護視力的好做法。

曾經有好幾次,手術做到最後時,感覺眼睛越來越不好使,持針夾線等稍微精細的動作每每出現失誤,看屏幕像總覺得有重影,總嫌鏡子不夠清楚,好幾回都以為操作到位了,實際上卻總是差了那麼一毫釐。

我知道,這是時間久了,眼睛累了,需要休息了。但是能不能休息,卻不取決於我們,取決於手術難度,取決於手術進度。能不能休息,什麼時候休息,得看什麼時候手術結束!

視力的下降只是個隱形的損傷,外科醫生做手術,有時還會遇到切切實實身體的物理傷害,比如針刺傷,比如體液污染。

我們前期曾發起了一項針對外科醫生術中損傷的網絡調查,共有293人參與投票,其中274人(75%)反映有不同程度的手部損傷,42人(12%)眼睛曾受到患者體液污染,18人(5%)雙腳受過傷害,13人(4%)有過下身浸濕的經歷。

外科醫生,被譽為“刀尖上的舞者”,旁人看到的只是外科醫生起舞時的光彩和燦爛,卻不曾想,外科醫生是在用自己的健康在舞動,用自己的生命在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