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了兩篇文章,一篇魏蜀吳、南北朝、遼宋金,多國並存時,哪一個王朝才是正統?裡面討論了中國歷朝歷代王朝利用“五德終始說”自立的德行。
另外一篇是如果把中華大地變成一個圍棋盤,歷代版圖佔據哪些棋盤範圍?把中華大地區域畫成了九宮格,歷朝歷代版圖的大小都做了說明。
這兩篇,第一個是王朝五行方面的,第二個是軍事地理方面的,今天想,不如再梳理一下,把九宮格和德行結合起來,看看衍生什麼雜交品種。
首先,是我設定的天下九宮格。
然後,是五德終始說,認為各個國家都有各自的德行,且各個王朝都按照五行的規律相生相剋。
兩者結合。
五行中,火用紅色表示,土用黃色表示,金用白色表示,水用黑色表示,木用綠色表示。
首先是戰國時代。
戰國七雄各自的棋盤格,各自佔據一格,韓魏各佔一格。
最後九宮格+五行,得出如下圖,用“畫圖”軟件的噴漆進行了噴塗。
我們知道,秦始皇相信了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秦始皇不僅相信秦朝是水德,還給歷朝歷代都定了德行。
夏朝是木德,尚青色。
商朝是金德,尚白色。
周朝是火德,尚紅色。
秦朝是水德,尚黑色。
而且有一套完整的邏輯。五行相剋。
金克木,所以商朝取代了夏朝。
火克金,所以周朝取代了商朝,武王伐紂。
水克火,所以秦朝取代了周朝,秦王掃六合。
而在戰國七雄地圖中,我們可以發現,秦國以水德自居,其餘的六國卻都有了各自的德行。
楚國是火德,但他們不承認自己是周朝的火德,而是覺得上承自祝融,楚國信仰火,崇拜鳳凰,所以武漢去年的醫院就叫做“”火神山醫院”,便是因為楚國人自古信仰火。
魏國、韓國、趙國和齊國也都是繼承自周朝的火德,但後來除了魏國還繼承火德外,其餘三國都改了德行,韓國自認為是木德,直接繼承自夏朝的德行。
趙國自認為是火木德,火德之上,加上木德。齊國自認為是火金德,火德之上,加上金德。而周朝正宗苗裔燕國,則地處偏遠,德行索性也改成了水德。
這就形成了戰國七雄的五行圖,紅黑綠白四色皆有。
到了秦朝,自然是水德,純黑。
漢朝起初劉邦自認為是赤帝之子,繼承了火德,同時,漢朝的建立者大多是曾經的楚國人,楚國火圖騰也是深入人心。
但是根據五行相生相剋,土克水,只有土德才能克制秦朝的水德,在漢初一度改成了土德,但是後來,漢朝索性不承認秦朝的德行,而是承接自周朝,繼續自認為是火德。
漢朝變成了一片紅。
漢末流傳著“代漢者,當塗高也”的讖緯,所以曹丕篡漢,就把曹魏定性為土德。巧合的是,“曹”這個字恰恰是土字旁的,這是歷史的天意。
所以,曹魏是土德,而蜀漢則繼承自漢朝,自然還是火德,至於孫權,則給自己的孫吳造了一個木德,所以三國時代的五行圖是這樣的。
而晉朝取代曹魏,也是根據五行相生的學說,土生金,土裡能挖出金子,所以西晉是金德。
十六國時代,諸國並立,德行比較混亂。
東晉繼承自西晉,自然還是灰白色的金德。
北方小國很少有過專業的程序,認定自己是什麼德行。
第一個這麼做的是後趙,他認為自己繼承了西晉的金德,金生水,所以自己是水德。
與此同時,漢趙,也就是前趙也不甘示弱,覺得自己繼承了漢朝,應該是火德,而我們知道,漢趙的建國者雖然姓劉,其實是匈奴人。
當時的大地上,有三個德行,其他的“前涼”等王國,沒資格給自己定。
結果,水德的後趙果然澆滅了火德的前趙。
十六國的第二段時期就是前秦和前燕的東西對峙。
後趙是如何滅亡的呢?原來後趙滅亡了前趙,但是暴君石虎倒行逆施,後來被養子冉閔篡位了,冉閔建立了冉魏,但是隨即被東北慕容家族建立的燕國滅掉了。
而與此同時,氐族苻堅的前秦也悄然崛起於關中地區。
前秦和前燕東西對峙。
當時的大地上也有三種德行,前燕來自於東方,東方屬於青木,自然是木德。前秦也是立國於漢趙的故地,所以也是火德。
而且,前秦最終滅掉了前燕,木生火,前秦最終繼承了前燕,不就是嗎?
我們發現,五行的相生相剋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怎麼解釋都行。
水德的後趙滅了火德的前趙,就是水克火。火德的前秦滅了木德的前燕,就是木生火,怎麼解釋都能通。
最終,北魏統一了北方,孝文帝改革的時候,決定拋開這些小王國,北魏直接繼承自西晉,金生水,所以是水德。
而此時,東晉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南朝宋,南朝宋也自認為是水德,因為南朝宋禪讓自東晉,金生水,凡是禪讓的,肯定是前一個王朝德行生出來的,也只能是這樣的程序。
所以北魏和南朝宋都是水德,一片黑。
而南朝的齊又禪讓自宋,水生木,只能是木德。
南朝的梁又禪讓自齊,木生火,只能是火德。
魏梁南北對峙的時候,德行是這樣的。
南朝的陳又禪讓自梁,火生土,只能是土德。
北魏後來又分裂為東魏和西魏,雙方都以自己為正統,所以後來西魏和北周依然奉北魏為正朔,德行是水德,尚黑。而北齊則完成了東魏的禪讓工作,最終變成了木德。
但是北齊崇尚的顏色卻是黃色,原來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曾經是土德,拓跋王族自認為是黃帝的後裔,所以北齊重新崇尚了黃色。
在齊週對峙時期,黃黑之爭也是非常激烈的,當時的人們都以“黃”指代東魏和北齊,而以“黑”指代西魏和北周。
東西魏沙苑之戰的時候,高歡來勢洶洶,宇文泰有點害怕,請人算命,高人說:“黃狗逐黑狗,急走出筋斗。一過出筋斗,黃狗夾尾走。”最終宇文泰奮力一戰,果然擊敗了“黃狗東魏”。
而且,還成了北齊王室自相殘殺的工具,當時流行一句讖語,“亡高者黑衣”,高洋一時間精神恍惚,後來問身邊人,什麼東西最黑,他的弟弟高湛一直嫉妒老七高渙,就說,“油漆最黑”,於是高洋認為老七要造反,派人捉拿,雖然殺害了他。
所以,陳齊週三國對峙的時候,天下的德行是這樣的。
接下來是隋朝,隋朝是火德。
為什麼是火德呢,因為北周後來自己也改成了木德,後來他想起來了,自己也接受了西魏的禪讓,西魏是水德,自己就是木德啊。
搞清楚自己是木德沒幾年,北周就被隋朝給禪讓了,木生火,隋朝是火德。
火生土,唐朝又接受了隋朝的禪讓,所以唐朝是土德。
後梁又接受了唐朝的禪讓,土生金,所以後梁是金德。
但是後來李存勗滅掉了後梁,重建了唐朝,李存勗不承認後樑的地位,儘管後來五代史還是承認了後梁,但是後唐剝奪了後樑的德行,自己自然還是繼承自唐朝,土德。
後晉又接受了後唐的禪讓,土生金,所以後晉是金德。
後漢又接受了後晉的禪讓,金生水,所以後漢是水德。
後周又接受了後漢的禪讓,水生木,所以後周是木德。
趙宋又接受了後周的禪讓,木生火,所以趙宋是火德。
我們發現,趙宋的禪讓德行和唐朝一樣,是非常清楚的。
因此,從這裡開始,所有的德行都能串成一條相生的鏈條。
漢朝(火)-曹魏(土)-西晉(金)-北魏(水)-北周(木)
-隋朝(火)-唐朝(土)-後晉(金)-後漢(水)-後周(木)
-北宋(火)。
大家看,輪迴了兩次。一目了然。
至於十國這些小國家,曾經有稱帝的,比如南唐,也是繼承了唐朝的土德,後來被周世宗打得取消了帝號,連皇帝都不是,自然沒有德行。
可是,且慢,和趙宋並列的還有遼朝。
遼朝自稱自己是水德。而且也是禪讓的,接受了後晉的禪讓,畢竟石敬瑭認契丹做了爸爸,因為後晉是金德,所以遼朝是水德。
這下子趙宋懵了,遼是水德,那就是自己的爺爺輩分,和後漢一個輩分,更重要的是水滅火啊,所以趙宋寢食難安。
這個德行和南北朝時期北魏和南梁,一南一北,一黑一紅,很相似。
至於西夏和大理,只是王國,沒有稱德行的資格。
到了南宋和金對峙的時期,金自然是金德,而且,金認為自己可以直接繼承自唐朝,土生金,不就是金德嗎?
而元朝,後來則認為它繼承了金朝的大統,畢竟金朝是統治中原的,金朝是金德,元朝自然是水德。
就此,我們可以看出,包括趙宋,當時至少有三種德行走向。
第一種:趙宋為正統。
漢朝(火)-曹魏(土)-西晉(金)-北魏(水)-北周(木)
-隋朝(火)-唐朝(土)-後晉(金)-後漢(水)-後周(木)
-北宋(火)。
第二種:遼朝為正統。
漢朝(火)-曹魏(土)-西晉(金)-北魏(水)-北周(木)
-隋朝(火)-唐朝(土)-後晉(金)-遼朝(水)。
第三種:金朝和元朝為正統。
漢朝(火)-曹魏(土)-西晉(金)-北魏(水)-北周(木)
-隋朝(火)-唐朝(土)-金朝(金)-元朝(水)。
不管哪一種,總之,按照五行相生相剋學說的話,下一個王朝應該是木德。
然而,下一個卻是明朝,火德。
不管怎麼看,明朝都不應該是火德,和以上的銜接不起來。
但不管怎麼看,明朝都應該是火德,朱明,朱不就是紅色嗎?不就是火的顏色嗎?
而且明朝脫胎於紅巾軍起義,那漫山遍野的紅巾軍,不就是崇尚趙宋火德之火嗎?日月重開大宋天。
所以,明朝是火德。
只不過這樣一來,五行相生學說就轉不下去了。
那也沒關係,那就不生了,專門克吧,於是清朝改國號為“清”,用水德滅朱明之火。
硬要解釋的話,也是可以的。
漢朝(火)-曹魏(土)-西晉(金)-北魏(水)-北周(木)
-隋朝(火)-唐朝(土)-後晉(金)-後漢(水)-後周(木)
-北宋(火)-空缺-金朝(金)-元朝(水)-空缺(木)
[釋義][zhāo]:1.早晨:~陽。 ~暉。 ~暮。 ~霞。 ~氣。 ~思暮想。 ~令夕改。 ~秦暮楚(喻反覆無常)。 2.日,天:今~。明~。 [cháo]:1.向著,對著:~向。 ~前。 ~陽。坐北~南。 2.封建時代臣見君;亦指宗教徒的參拜:~見。 ~拜。 ~聖。 ~香。 ~儀。 3.封建時代帝王接見官吏,發號施令的地方,與“野”相對:~廷。上~。退~。 ~野。 ~政。 ~臣。 ~議。 ~房。 4.稱一姓帝王世代相繼的統治時代;亦稱某一個皇帝統治的時期:~代。唐~。 5.〔~鮮族〕a.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於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等省;b.朝鮮和韓國的民族。
朝代與五行到底是什麼關係?
朝代與五行的關係是:下一個朝代的五行克上一個朝代的五行。
從古至今,朝代的更迭都遵循著這樣一條規律:下一個朝代的五行克上一個朝代的五行。唐朝,號稱東土大唐,五行屬土。宋朝屬木,木剋土,宋朝取代了唐朝。
宋朝建立之後,金國在塞外建立,屢次南侵,進犯北宋王朝,金國勢力逐漸擴大,在農安城建立了黃龍府,土旺生金,金強削木,滅掉了北宋。
成吉思汗推翻南宋,建立元朝,元朝屬金,官服軍服都是白色,這是金的本色。 “元”是乾卦卦辭“元、亨、利、貞”的首字,屬金。所以,忽必烈組建元朝,才能夠一統江山。
明教的表像是日月當空,五行屬火。明朝的軍服官服多是紅色,朱為紅,屬火。火克金,明朝取代元朝。
長白山一帶的女真族,建國號後金,後改國號為清,清五行屬水,官服軍服都是黑色,水的五行本色是黑色。水克火,清朝取代明朝。
“中山”,五行屬土,土克水。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才推翻了大清王朝。
中華民國國旗是青天白日旗,白日代表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紅色代表火,火克金。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推翻了國民政府,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俱全,實現了各民族大團結。
朝的五行屬性是什麼
炎帝火德 黃帝土德 蚩尤水德 堯金德 舜水德 大禹木德
夏火德 商水德 週土德
秦金德 楚國(項羽)火德 西漢水德 王莽新朝土德
東漢火德 曹魏金德(西蜀為木德,東吳為火德) 晉水德
南朝宋土德 南朝齊木德 南朝梁金德 南朝陳火德
隋水德 唐土德 北宋木德 金朝金德 南宋木德 元朝金德 明朝火德 清朝水德
朝的五行屬性是
不能帶火!主土,土養木!
中國五行屬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五行志》寫道,郭沫若先生(雖然歷史記載不太光彩,就像牆頭草,但卻一身才華)認為清朝屬水,至生民朝,袁奪權逆流故不能說克,乃生。水生木,民朝為木,蔣攘內自成一朝,克木,民國乃金(+木)。所以當時孫提議用青天白日旗,額,普及小知識,五行中木青(碧、綠色系),金白(乳白色系)。而後我朝逐蔣立鼎,前朝金德,故今承火德。民者,后土也,土黃,國旗黃紅色。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讖緯志》寫道,火生於木,木助火燃。週、李、朱姓都隱木,木不僅助火,也剋土,則梳政愛民。 (梳政應該是有,但愛民卻矛盾,因為民者皆為土) 四九,新朝既興,太祖會四方儒士於京,令議車旗服色諸事,以彰正統。國子監大祭酒、翰林學士郭沫若具表奏稱:“曩者滿清附水德,而漸於民國;豎袁篡清,故不稱克,曰生。水生木,則民國應木德。至蔣獠奪宮,外削北洋藩鎮,內攘民黨異志,終得以據竊神器,自成一朝。則銳金龘克木,故彼倡青天白日旗,尚白也。邇後我天龘朝神膺天命,掃蕩六合,驅貔貅之師以定鼎,逐蔣逆蕞孽於澎湖,武威所至,莫不影從。四海晏靖,九州歸心,此匡古未有之盛也。前朝金德,洪火克金,我朝當承火德,尚赤也。又,我朝以“無產”為綱,發自黎民,民者,后土也,土德尚黃,宜相闔。陛下脫誤從此,國祚可延。”太祖嘉許,遂定赤旗,斑以黃星五點,取九五之意,以為朝廷徽徵。誥詔諸府道郡縣俱各易幟,由是河山一片紅矣。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五行志》自古乾正坤輔,順乎於天;齊桓起於管仲,方有霸主之業;昭烈諧於忠武,乃闢鼎足之分。本朝自開國以來,聖主數降,賢相累出,君臣相濟,克終成事。前有周文正公、後有李文襄公、朱忠介公,皆一時騏驥,盡粹於朝中。我朝上應火德,火生於木,木助火燃。周公、李公、朱公名姓皆隱木字,合於木輔火榮之象;得士如此,國興而火昌。況,木者,剋土,則梳政愛民,總理其職分也。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讖緯志》
我國古代各朝代的五行屬性是什麼?
你可以看看鄒衍的“五德始終說”,也可以上網搜索一下!
:黃帝為土德。夏朝為木德。商朝為金德。周朝為火德。秦朝為水德。西漢初為水德,後漢武帝定為土德。東漢為火德……
有一點注意的是:每個朝代並不一定嚴格按照其說法確定自身的屬性!
關於朝代的五行
有趣的朝代更替與名稱五行
(鄒箴一) 朝代名朝代名五行有趣的名稱五行夏(前2070-前1600)火
有趣之一:除比較混亂的五代,從隋朝開始,朝代名稱的五行是下一朝代克上一朝代的,如唐土克隋水。特別是宋朝後更是如此,宋木剋唐土(或宋木剋後週之土,或後梁之木剋唐之土),元金克宋木,明火克元金,清水克明火,甚至連“中華民國”之土也克清之水,這是偶然還是必然,抑或是有意還是無意?
有趣之二:朝代名稱五行生上一代或受上一代之克往往歷史比較短,如隋朝水受北周土之克,隋朝只有三十七年的歷史;漢朝水生秦木只有十四年的歷史。五行學說說,受克與生別人是洩氣的,既洩氣就不會長久。
有趣之三:下一朝代名稱五行克上一朝代,這個朝代往往比較興盛或長久。如秦朝克周朝,秦朝統一中國;唐朝克隋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甚至連清朝這麼腐敗也歷近三百年;中華民國克清朝,從始中國走進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屬土含木,是不是也應該逐步走向繁榮富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屬土含木,這裡面含有玄機。商(前1600-前1046)土週(前1046-前156)土秦(前221-前206)木漢(前206-公元220)水三國(220-280)因三國鼎立,不好判斷其五行晉(265-420)火南北
(420-589)宋宋為木
北周為土,含水 齊樑陳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581-618)水(隋有墜落之意而屬水)唐(618-907)土(唐有道路之意而屬土)五代
(907-960)後梁樑為木
唐為土
晉為火
漢為水
週為土 後唐後晉後漢後週宋(960-1279)木元(1206-1368)金(金朝金人)明(1368-1644)火清(1616-1911)水中華民國(1912-1949)土
[釋義][zhāo]:1.早晨:~陽。 ~暉。 ~暮。 ~霞。 ~氣。 ~思暮想。 ~令夕改。 ~秦暮楚(喻反覆無常)。 2.日,天:今~。明~。 [cháo]:1.向著,對著:~向。 ~前。 ~陽。坐北~南。 2.封建時代臣見君;亦指宗教徒的參拜:~見。 ~拜。 ~聖。 ~香。 ~儀。 3.封建時代帝王接見官吏,發號施令的地方,與“野”相對:~廷。上~。退~。 ~野。 ~政。 ~臣。 ~議。 ~房。 4.稱一姓帝王世代相繼的統治時代;亦稱某一個皇帝統治的時期:~代。唐~。 5.〔~鮮族〕a.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於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等省;b.朝鮮和韓國的民族。
朝代與五行到底是什麼關係?
朝代與五行的關係是:下一個朝代的五行克上一個朝代的五行。
從古至今,朝代的更迭都遵循著這樣一條規律:下一個朝代的五行克上一個朝代的五行。唐朝,號稱東土大唐,五行屬土。宋朝屬木,木剋土,宋朝取代了唐朝。
宋朝建立之後,金國在塞外建立,屢次南侵,進犯北宋王朝,金國勢力逐漸擴大,在農安城建立了黃龍府,土旺生金,金強削木,滅掉了北宋。
成吉思汗推翻南宋,建立元朝,元朝屬金,官服軍服都是白色,這是金的本色。 “元”是乾卦卦辭“元、亨、利、貞”的首字,屬金。所以,忽必烈組建元朝,才能夠一統江山。
明教的表像是日月當空,五行屬火。明朝的軍服官服多是紅色,朱為紅,屬火。火克金,明朝取代元朝。
長白山一帶的女真族,建國號後金,後改國號為清,清五行屬水,官服軍服都是黑色,水的五行本色是黑色。水克火,清朝取代明朝。
“中山”,五行屬土,土克水。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才推翻了大清王朝。
中華民國國旗是青天白日旗,白日代表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紅色代表火,火克金。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推翻了國民政府,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俱全,實現了各民族大團結。
朝的五行屬性是什麼
炎帝火德 黃帝土德 蚩尤水德 堯金德 舜水德 大禹木德
夏火德 商水德 週土德
秦金德 楚國(項羽)火德 西漢水德 王莽新朝土德
東漢火德 曹魏金德(西蜀為木德,東吳為火德) 晉水德
南朝宋土德 南朝齊木德 南朝梁金德 南朝陳火德
隋水德 唐土德 北宋木德 金朝金德 南宋木德 元朝金德 明朝火德 清朝水德
朝的五行屬性是
不能帶火!主土,土養木!
中國五行屬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五行志》寫道,郭沫若先生(雖然歷史記載不太光彩,就像牆頭草,但卻一身才華)認為清朝屬水,至生民朝,袁奪權逆流故不能說克,乃生。水生木,民朝為木,蔣攘內自成一朝,克木,民國乃金(+木)。所以當時孫提議用青天白日旗,額,普及小知識,五行中木青(碧、綠色系),金白(乳白色系)。而後我朝逐蔣立鼎,前朝金德,故今承火德。民者,后土也,土黃,國旗黃紅色。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讖緯志》寫道,火生於木,木助火燃。週、李、朱姓都隱木,木不僅助火,也剋土,則梳政愛民。 (梳政應該是有,但愛民卻矛盾,因為民者皆為土) 四九,新朝既興,太祖會四方儒士於京,令議車旗服色諸事,以彰正統。國子監大祭酒、翰林學士郭沫若具表奏稱:“曩者滿清附水德,而漸於民國;豎袁篡清,故不稱克,曰生。水生木,則民國應木德。至蔣獠奪宮,外削北洋藩鎮,內攘民黨異志,終得以據竊神器,自成一朝。則銳金龘克木,故彼倡青天白日旗,尚白也。邇後我天龘朝神膺天命,掃蕩六合,驅貔貅之師以定鼎,逐蔣逆蕞孽於澎湖,武威所至,莫不影從。四海晏靖,九州歸心,此匡古未有之盛也。前朝金德,洪火克金,我朝當承火德,尚赤也。又,我朝以“無產”為綱,發自黎民,民者,后土也,土德尚黃,宜相闔。陛下脫誤從此,國祚可延。”太祖嘉許,遂定赤旗,斑以黃星五點,取九五之意,以為朝廷徽徵。誥詔諸府道郡縣俱各易幟,由是河山一片紅矣。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五行志》自古乾正坤輔,順乎於天;齊桓起於管仲,方有霸主之業;昭烈諧於忠武,乃闢鼎足之分。本朝自開國以來,聖主數降,賢相累出,君臣相濟,克終成事。前有周文正公、後有李文襄公、朱忠介公,皆一時騏驥,盡粹於朝中。我朝上應火德,火生於木,木助火燃。周公、李公、朱公名姓皆隱木字,合於木輔火榮之象;得士如此,國興而火昌。況,木者,剋土,則梳政愛民,總理其職分也。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讖緯志》
我國古代各朝代的五行屬性是什麼?
你可以看看鄒衍的“五德始終說”,也可以上網搜索一下!
:黃帝為土德。夏朝為木德。商朝為金德。周朝為火德。秦朝為水德。西漢初為水德,後漢武帝定為土德。東漢為火德……
有一點注意的是:每個朝代並不一定嚴格按照其說法確定自身的屬性!
關於朝代的五行
有趣的朝代更替與名稱五行
(鄒箴一) 朝代名朝代名五行有趣的名稱五行夏(前2070-前1600)火
有趣之一:除比較混亂的五代,從隋朝開始,朝代名稱的五行是下一朝代克上一朝代的,如唐土克隋水。特別是宋朝後更是如此,宋木剋唐土(或宋木剋後週之土,或後梁之木剋唐之土),元金克宋木,明火克元金,清水克明火,甚至連“中華民國”之土也克清之水,這是偶然還是必然,抑或是有意還是無意?
有趣之二:朝代名稱五行生上一代或受上一代之克往往歷史比較短,如隋朝水受北周土之克,隋朝只有三十七年的歷史;漢朝水生秦木只有十四年的歷史。五行學說說,受克與生別人是洩氣的,既洩氣就不會長久。
有趣之三:下一朝代名稱五行克上一朝代,這個朝代往往比較興盛或長久。如秦朝克周朝,秦朝統一中國;唐朝克隋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甚至連清朝這麼腐敗也歷近三百年;中華民國克清朝,從始中國走進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屬土含木,是不是也應該逐步走向繁榮富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屬土含木,這裡面含有玄機。商(前1600-前1046)土週(前1046-前156)土秦(前221-前206)木漢(前206-公元220)水三國(220-280)因三國鼎立,不好判斷其五行晉(265-420)火南北
(420-589)宋宋為木
北周為土,含水 齊樑陳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581-618)水(隋有墜落之意而屬水)唐(618-907)土(唐有道路之意而屬土)五代
(907-960)後梁樑為木
唐為土
晉為火
漢為水
週為土 後唐後晉後漢後週宋(960-1279)木元(1206-1368)金(金朝金人)明(1368-1644)火清(1616-1911)水中華民國(1912-1949)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