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標定與測量
地球形質渾圓,佈列周天,故而方位標定與測量成為指南定位的關鍵。自古以來,人們根據對地球運轉規律的觀察,逐步演繹出方位概念,並發展出精密的測量技術。
羅盤是古代航海和測量中重要的方位測定儀器。其上標示不同的方位,依精確度遞增,可細分為四方位、八方位、十六方位、三十二方位。四方位依序為東、南、西、北,由羅盤中央朝外,相互間隔90°。八方位則於四方位間隙填入東南、西南、東北、西北,與鄰近方位相差45°。十六方位再於八方位中填入中間方向,如東偏南、南偏西,共計十六個方位,相差22.5°。三十二方位進一步細分,相差11.25°,常於航海、航空等對精準方位有嚴格要求的領域。


方位測量主要依據子午線定向。正北方向即面向地理北極,順時針旋轉,東為90°,南為180°,西為270°。此為方位角測量法。
除了羅盤測量外,地支方位亦為傳統方位標定的方式。以子為北、午為南,大致對應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南北向的經線亦稱子午線,正午時間的陽光所投下的影子指向正南,故稱午門。
廿四方方位則以十二地支為基,再補入四個十天干,形成八個輔助方位。天干中的戊和己因與地支中的戌和巳形似,故不使用。
方位測定與測量技術的進步,為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精準航行定位,以及各種領域的科學與技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方位細分與測量
方位測量工具 | 精確度 | 方位量測 |
---|---|---|
羅盤 | 四方位 | 東、南、西、北,相隔 90° |
羅盤 | 八方位 | 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相隔 45° |
羅盤 | 十六方位 | 中間方向,如東偏南、南偏西,相隔 22.5° |
羅盤 | 三十二方位 | 進一步細分,相隔 11.25° |
方位標定與測量方法
- 方位角測量法:以正北為 0°,順時針旋轉,東為 90°,南為 180°,西為 270°。
- 地支方位:子為北、午為南,對應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
- 廿四方方位:十二地支為基,輔之以四個十天干。
方位測定在航海中的應用
航海中精準的方位測定至關重要。羅盤、GPS 等工具為航海家提供了實時的方位指導,確保航向正確,避免偏離航線。
方位標定與測量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方位測定與測量在航空、軍事、建築、工程等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為精準定位、導航和規劃提供了基礎保障。
16 方位角:航海與地理定位的基石
在航海和地理定位領域中,「16 方位角」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將方位角劃分為 16 個等份,為航海者和地理學家提供了精確的定位參考。
16 方位角的定義
方位角是指從指定參考點到目標點的水平角,通常以順時針方向從正北點(也就是 0 度或 360 度)測量。16 方位角將方位角進一步劃分為 16 個等份,每個等份為 22.5 度。下表列出了 16 方位角及其相對應的方位角:
方位角 | 方位角 (度) |
---|---|
北 | 0 |
東北偏北 | 22.5 |
東北 | 45 |
東北偏東 | 67.5 |
東 | 90 |
東南偏東 | 112.5 |
東南 | 135 |
東南偏南 | 157.5 |
南 | 180 |
西南偏南 | 202.5 |
西南 | 225 |
西南偏西 | 247.5 |
西 | 270 |
西北偏西 | 292.5 |
西北 | 315 |
西北偏北 | 337.5 |
16 方位角在航海中的應用
在航海中,16 方位角用於確定船舶的位置和航向。航海圖上通常繪製有方位角線,航海者可以透過測量船舶的方位角,再與圖上的方位角線比對,來確定船舶的所在位置。此外,16 方位角也可協助航海者規劃航線,並計算航程。
16 方位角在地理定位中的應用
在地理定位領域中,16 方位角用於精確描述地點或地標之間的相對位置。例如,某個山峯位於某個小鎮的東北偏東 45 度,即表示該山峯位於該小鎮東北方約 2 公里處。16 方位角也常應用於工程、測量和建築領域中,用於標示固定物體或結構物的相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