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1978年11月,鄧小平史上重要的三次亮相與歷史性握手

【1978年11月】1978年11月,鄧小平史上重要的三次亮相與歷史性握手

「1978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為中共中央的改革開放時代的開端,於北京舉行。」

1978年11月 Play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被視為鄧小平時代和中國改革開放的開端。此前,從1976年10月6日開始,華國鋒、葉劍英等領導人結束了文化大革命,並逮捕了四人幫。華國鋒提出了「兩個凡是」的方針,即維護毛澤東的決策和指示。然而,由於「兩個凡是」的限制,大量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冤假錯案未能得到平反。1977年,鄧小平在部分元老的支持下復出,並在同年7月的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上恢復了被撤銷的職務。鄧小平的復出為平反冤假錯案帶來了進展,但由於受到「兩個凡是」的限制,許多案件仍未得到解決。1978年,光明日報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這篇文章在全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對「兩個凡是」提出了質疑。隨著思想的解放,「兩個凡是」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批評,最終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被正式否定。這次會議標誌着中國共產黨政策的重大轉變,從此中國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改革開放進程。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召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決定推行改革開放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通過開放外貿,吸引外資,進行市場經濟改革,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實現了蓬勃的經濟增長。

1978年11月

正是這一個月,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峯,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工業產品、農產品和服務業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改革開放並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改變,它還伴隨著政治和社會結構的變革。中國開始逐步實現現代化的法治建設,為全國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障。同時,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開放的風氣和思想的自由交流促使中國社會朝著開放包容的方向發展。

在國際關係方面,中國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它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拓展了對外合作的範圍,在國際上贏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認可。

回顧1978年11月,我們不禁為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到驕傲。這一個月的重大變革對中國乃至全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永久的記錄,證明瞭中國人民勇於創新,勇於進取的精神和能力。

1978年11月,改革開放的火炬在中國點燃,燃燒至今已經幾十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的繁榮,都是這一個月開始的結晶。我們深信,未來的中國將繼續走在世界的前列,不斷取得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