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紅日】2019年紅日懶人包!規劃你的假期之旅!

【2019紅日】2019年紅日懶人包!規劃你的假期之旅!

2019 年假期的展望

引言:
各位員工,請留意 2019 年的公眾假期安排,妥善規劃您的假期。本文將仔細解析各個月分的公眾假期,幫助您輕鬆規劃假期的行程和避免遺憾。

10 月:

2019紅日 Play

  • 10月1 日:國慶日(星期二)
  • 10月7 日:重陽節(星期一)

9 月:

  • 9月14日:中秋節翌日(星期六)

8 月:無額外公眾假期

2019紅日

7 月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第一個星期一)

6 月

  • 6月7日:端午節(星期五)

5 月:

  • 5月13日:佛誕翌日(星期一)

4 月:

  • 4 月 5 日:清明節
  • 4 月 19-22 日:復活節連假

3 月:無額外公眾假期

2 月:

  • 農曆新年(二月初一至初三,星期二至星期四)

表格:2019 年長週末

節日 假期天數 假日類型
農曆新年 9 天 連假(休 2 天)
復活節 4 天 連假
Buddha Day (後一天) 3 天 連假(星期一)
端午節 3 天 連假(星期五)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3 天 連假(第一個星期一)
國慶節 (後一天) 7 天 連假(休 3 天)

2019 紅日:香港的反送中運動

事件背景

2019 年 6 月,香港政府提出《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引發了一場反對修例的示威運動,被稱為「2019 紅日」。

示威活動

示威活動從 6 月 9 日開始,初期以和平遊行為主,後演變成激烈的警方鎮壓和抗爭者激烈回應的循環。

警方鎮壓

警方在示威活動中使用催淚彈、水砲車、橡膠子彈等武力進行鎮壓,引起廣泛爭議。

抗爭者策略

抗爭者採取了多種策略,包括:

  • 和平遊行示威:初期以和平遊行為主,後逐漸演變成較激烈的抗爭。
  • 道路封鎖:佔領道路、搭建路障,阻礙警方和交通。
  • 警民衝突: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投擲石頭、燃燒彈等。
  • 國際遊説:向國際社會發聲,尋求支持和關注。

主要事件

  • 6 月 9 日:首次反修例遊行,100 多萬人參與。
  • 7 月 1 日:警方強攻立法會,激發更大規模的示威。
  • 8 月 31 日:太子站事件,警方涉嫌在港鐵站內毆打示威者。
  • 9 月 2 日:機場集會,警方發射催淚彈,造成多人死傷。
  • 10 月 1 日:70 週年國慶日,警方部署大量警力鎮壓示威活動。

影響

「2019 紅日」對香港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影響 具體內容
政治動盪 政府公信力下降,社會撕裂加劇
經濟損失 旅遊業受創,經濟陷入衰退
國際形象 香港的國際形象受損
法治危機 警方權力過大、濫用武力

後續發展

「2019 紅日」後,香港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

  • 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 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行為
  • 加強與示威者對話和溝通

然而,社會動盪和政治分歧仍未完全平息。

延伸閲讀…

2019年香港公眾假期

2015 – 2024年的公眾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