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幢2棟」是指的2個或以上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在國內已達到30年以上的屋齡,超過450萬棟,佔總數的50%以上。內政部針對這些老舊建築物頒布了「重建條例」和「評估辦法」,並且推出了「作業要點」和「費用辦法」來協助民眾進行房屋結構安全補強。這些措施旨在幫助民眾完成「老屋重建」,同時提供財務補助和評估服務,以確保這些老舊建築物的耐震能力達到一定的標準。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
作業要點、費用辦法
現階段,各地方政府多依「評估辦法」規定,委託專業機構,執行私有建築物耐震初評工作,鼓勵民眾,依照「費用辦法」,提出申請。據「費用辦法」有關民眾申請私有建築物之耐震初評作業補助金額為:
- (一)、依評估費用補助:總樓地板面積未達三千平方公尺者,每棟補助額度不超過新台幣一萬二千元;總樓地板面積三千平方公尺以上者,每棟補助額度不超過新台幣一萬五千元。
- (二)、審查費:每棟新台幣一千元。
- (三)、行政作業費:每棟新台幣五百元。
由上述規定,瞭解耐震能力初步評估作業經費補助之「計價單位為棟」,如同過去從九二一地震後辦理公有建築物耐震評估工作之計價單位一樣,亦與工程業界從事相關工作採用之計價模式相同。


專業機構評估
目前國內得辦理私有建築物耐震評估之專業機構,皆為經內政部營建署評定合格之共同供應契約機構,依共同供應契約內容,各專業機構報價,亦皆採「棟」為計價單位。惟近期發現,某些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於委託專業機構執行私有建築物耐震初評工作時,竟改採「幢」為計價單位,對本項政策推動,將產生重大影響。
建築物稱為「棟」與「幢」
到底稱建築物為「棟」與「幢」,差別如何呢?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1條四十二項規定:「幢:建築物地面層以上結構獨立不與其他建築物相連,地面層以上其使用機能可獨立分開者。」;四十三項規定:「棟:以具有單獨或共同之出入口並以無開口之防火牆及防火樓板區劃分開者。」
案例分析:公寓集合住宅
以國內常見私有建築物之「公寓集合住宅」為例,常見有1幢內可區分為3~8棟之建築配置情況,而每棟每層又常有2~3户之配置。若以12樓集合住宅、每層3户計算,其單棟之樓地板面積很容易即超出3,000平方公尺;而單幢若包含4棟計算,則單幢樓地板面積即可能達12,000平方公尺以上。單棟與單幢樓地板面積之差大矣!
有一天,我走在街上,看到了2幢2棟古老的建築物。
這兩座建築物高聳入雲,給人一種宏偉的感覺。從外觀來看,它們有著相似的石砌外牆和雙層造型的屋頂。我好奇地走近一看,發現這兩幢建築物一前一後,彼此相連。
進入第一幢建築物,我被眼前的壯麗景象所震撼。這座建築物內部宏大而精美,每個房間都裝潢豪華,充滿著古老的藝術品和文物。我注意到,每間房間的牆上都掛著一張由2幢2棟建築物的平面圖構成的畫作。
我離開第一幢建築物,來到了第二幢建築物。這座建築物看起來更古老,但同樣充滿著藝術氣息。我進入內部,發現這裡的設計概念和第一幢建築物有所不同,更顯得古樸和簡約。然而,我卻在這裡的每間房間裡再次看到了那張2幢2棟建築物的平面圖畫作。
走出這兩座建築物後,我心中充滿了問號。為什麼這兩座建築物如此相似?為什麼每間房間都有著相同的平面圖畫作?我感到好奇和好奇,決定展開一番調查。
我先去了當地的博物館,希望能找到一些關於這兩座建築物的資料。在博物館的檔案室裡,我找到了一冊關於這兩幢建築物的書籍。經過研究,我終於明白了這兩座建築物的來歷。
原來,這兩座建築物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建築,由一位著名的建築師設計和建造。他利用了2幢2棟建築物的平面圖來展現這種獨特的連接和鏡像效果。
這對建築物被譽為城市的地標之一,吸引了許多參觀者和藝術愛好者。在這裡,他們可以欣賞到建築藝術的精華和巧妙的設計。
我對這兩座建築物的故事感到相當震撼。我決定把這個發現和我的朋友分享。他們也對這個關於2幢2棟建築物的故事感到非常好奇。
我帶著我的朋友回到了這兩座建築物,讓他們親眼目睹這個建築奇跡。我們一起在這裡度過了愉快而難忘的時光,並對這個美麗的城市更加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