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7年以來,每年兩次、從未中斷的廣交會,被稱為”中國第一展”。
首屆廣交會,只有13家公司參展,採購商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67年後,本次廣交會參展企業達2.8萬多家,採購商來自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第134屆廣交會:中國製造的全產業鏈展示
在廣交會,全球各地的採購商可以找到從牙刷到汽車的各種商品,展現出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與世界日益緊密的經貿聯繫。廣交會提供了一個“一站式”的採購平台,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採購商。
中國製造的全產業鏈
廣交會擁有55個展區,展示了中國製造的全產業鏈。從低價位的基本產品到高價位的智能產品,廣交會成為全球採購商尋找中國製造的重要場所。
中國對外貿易的中心地位
中國是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製造業大國,廣交會集中展現了中國製造的全鏈條。自1957年以來,廣交會每年兩次、從未中斷,被譽為“中國第一展”。
從廣交會走向世界
廣交會不僅是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渠道,也是企業獲得海外訂單和瞭解市場需求的平台。許多企業通過廣交會取得了初步成功,並逐漸發展成一個多功能綜合貿易平台。
展會 | 廣交會 |
舉辦地 | 中國廣州 |
展區 | 55個 |
參展企業 | 2.8萬多家 |
採購商 | 來自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
“沒有買不到,只有想不到。”
外國採購商對廣交會的商品種類和使用體驗感到驚艷。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士家介紹,廣交會所展示的商品涵蓋中國製造的全鏈條,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採購商。
- 外國採購商對廣交會的商品種類和使用體驗感到驚艷
- 廣交會成為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渠道
- 廣交會提供了一個“一站式”的國際採購平台
-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士家介紹廣交會的商品種類涵蓋中國製造的全鏈條
當在中國的1967年到來時,整個國家正經歷一個動盪的時期。這一年發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1967年,中國正處於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期間。由於政治動盪和社會不穩定,這一年變得極其重要。這是一個以紅衞兵為主導的運動,旨在消除資本主義和舊有的結構。許多學生和年輕人加入了這場運動,並成為了文化大革命的推動力量。
1967年的一個重要事件是建國六十週年慶祝活動。這一年標誌著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年,因此舉辦了隆重的慶祝活動。人們從各個角落湧入北京,參加有關建國六十週年的慶祝遊行和節目。這個慶祝活動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國的成就和勇氣。
在1967年,中國還進行了一次非常重要的革命實踐運動,被稱為「下鄉運動」。這場運動旨在將城市青年派遣到農村,以接受農業知識和農村生活的教育。這對於消除城鄉差距、加強革命觀念以及培養農村勞動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許多人將這次運動視為他們生命中的轉捩點,並對他們以後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除了內政問題外,1967年中國還與國際事務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與世界各國保持著友好的外交關係。許多國家都對中國政府的領導力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與中國建立了經濟和貿易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