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字典》中漢字“幢”注音為ㄔㄨㄤˊ,拼音chuáng,部首巾,15筆畫,意思是(1)量詞。
於計算房屋單位。
如:幢幡(佛前所立旌旗。


(2)古代后妃舟車上形狀像車蓋垂簾。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漢字“幢”應Emoji表情符號“🏠 (房子), 🏙 (都市風景)”,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符號🏠🏙
有橫排PNG圖片
及動畫GIF圖
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地方,還可以查看該符號《EmojiAll表情詞典》中詳細介紹。
(2) 垂筒形、飾有羽毛、錦繡旗幟。
古代軍事指揮、儀仗行列、舞蹈表演中使用 [pennant or streamer used in ancient China]。
如:幢幡(佛前所立旌旗。
後泛指旌旗);幢隊(行軍時,舉旗幟作先導部隊);幢牙(軍營前飾有羽毛大旗)(3) 刻着佛號或經咒石柱子。
書寫佛號咒於帛上者稱經幢,刻於石上者稱石幢 [stone pillar]。
如:幢相(佛幢)撫鴻幢,御矰繳,方舟並駕,俛仰樂。
——《後漢書》是故君立於仁,則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愨,女憧,婦空空。
【説文】旌旗屬。


延伸閱讀…
——《戴禮記》后妃舟車上形狀像車蓋帷幔。
《隋書·卷一○·禮儀志五》:「其箱飾翟羽,黃油幢裏。
」【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𠀤音橦。
【説文】旌旗屬。
延伸閱讀…
【揚子·方言】翿幢,翳。
楚曰翿,關西關東皆曰幢。
【釋名】幢,童,其貌童童。
【前漢·韓延壽傳】建幢棨,植羽葆。
【註】晉灼曰:幢,旌幢。
師古曰:幢,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