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編務工作中,偶爾也是該去做些「非日常事」來轉換心情,讓高速運轉的腦子休息一下,於是搭乘捷運到北投站,再轉小黃來到了北投文物館體驗來自日本的茶道文化。感謝招待!(喝完茶,才忘了和菓子還沒吃,兩三口吃下時,啊啊啊,好甜啊~)為什麼小編會對日本的茶道文化有興趣,應該是源自於高中時期的三口半茶私塾。每週一小時的社團活動,多半是跟著老師一起品茶嗑零食。有一天,老師認為除了喝茶之外,也要學習外國人是怎麼喝茶的,便一同觀賞了日本茶道的影片,當時的印象就是──好安靜!不知道是不是畫面裡的氛圍影響了大家,全場屏息觀賞亭主泡茶的優雅姿態,本來坐得歪斜的我,在亭主泡好茶端給客人時,我也不自覺正襟危坐起來。好想
三口半茶私塾,這個名字讓人驚奇,聽起來像是一個奇幻小説中的地方。但實際上,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私塾,一個充滿智慧和創意的學習環境。


三口半茶私塾的創辦人是一位熱愛教育的教育家,他相信每個孩子都擁有無限的潛能,只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激發。於是,他創建了這個私塾,希望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與眾不同的學習體驗。
在三口半茶私塾內,孩子們享受著自由和創造力的氛圍。這裡沒有一成不變的課程表,沒有傳統的考試壓力。相反,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風格來安排學習內容和時間。他們可以選擇參加各種精彩的課程,如繪畫、音樂、數學、科學等等。這裡有一個實驗室,充滿各種科學實驗器材;這裡有一個音樂室,擺滿了各種樂器;這裡有一個畫室,擺滿了各種顏料和畫筆。這裡沒有固定的教室,孩子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學習,只要他們感到舒適和自在。
三口半茶私塾的教育方式也與眾不同。這裡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天,教師們會提出一些有趣且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鼓勵孩子們思考和解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培養了觀察力、分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同時,教師們也會引導孩子們進行各種實踐活動,讓他們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三口半茶私塾的孩子們不僅在學習上獲益匪淺,他們還培養了很多良好的品格和價值觀。這裡沒有競爭和排名,每個孩子都被鼓勵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點。這裡有一個鼓勵互助和分享的氛圍,孩子們學會了尊重和融洽相處。他們學會了關心別人,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三口半茶私塾是一個真正令人驚奇的地方。在這裡,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在這裡,孩子們可以保持自己獨特的個性,追尋自己的夢想,並且與其他孩子一起成長。這裡就像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被接納和尊重。
北投文物館茶道體驗
在編輯工作的匆忙中,偶爾也需要做一些非日常的事情來轉換心情。今天,我乘搭捷運到北投站,然後轉乘計程車來到北投文物館,目的是體驗日本的茶道文化。在此,我要感謝主辦單位的招待。(在品嘗完茶後,我竟然忘記了和菓子還沒吃,急忙中將它一口吞下,哇,好甜啊!)
對日本茶道文化的興趣
我對日本茶道文化產生興趣,可能是源於高中時期的茶藝社。當時每週一次的社團活動,我們大多是跟著老師一起品茶吃零食。有一天,老師建議我們除了學習喝茶,還應該瞭解外國人是如何飲茶的。於是她播放了一部關於日本茶道的影片。那時,我就對影片中亭主泡茶的優雅動作留下了深刻印象。整場觀看的人都屏息凝視,我也不自覺地坐直了身體。我很想親身感受這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茶道精髓,今日終於得以實現。得知北投文物館有提供這樣的活動,我立刻報名參加。
茶道體驗課程
進入體驗課程的教室後,迎面而來的是榻榻米的芳香,大家幾乎都已就座,靜待老師的到來。這個茶道體驗課程需要提前預約,現場可以看到一套茶具,旁邊還有簡介茶道精神的説明。這次課程的重點是學習茶道中的炭和香盒的使用。你可能會認為這些只是配角,應該更注重茶的品種和茶碗。但你錯了,事情並非你想的那麼簡單。老師解釋説,炭在使用前需要經過清洗和風乾,這樣在煮茶過程中才不會產生過多的灰燼,影響亭主和客人的體驗。香盒則是在客人入座前準備好的,用來讓客人放鬆身心。這些看似不重要的細節,實際上體現了對客人的貼心關懷。這種微妙而可愛的細節讓我對這種文化產生了極大的敬意。
延伸閲讀…
三口茶We Tea Connect
早起體驗『盡在不言中』的茶道文化 – 悦知‧閲知樂部落
炭與香盒的學問
除了學習炭和香盒的使用,我們還品嚐了和菓子。在如何正確地使用筷子和拿取和菓子的過程中,我感到了一絲困惑。雖然工作人員耐心地解釋,但我好像金魚般有一瞬間的記憶喪失,操作起來依然手忙腳亂,嘴裡一直唸叨:“下一步是……”。我記得先是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從上方拿起筷子,然後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拿起筷子,同時用右手從下方拿起筷子夾取和菓子(這部分可以用數來寶的方式記下)。夾取完和菓子後,如何將筷子放回也是一串複雜的動作。看著身旁熟練操作的同學,我不禁心生敬畏,或許他們已經將這些動作內化為一種生活方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