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爻卦」是八卦中最基本的單位,記述日影變化的專門符號。八卦中每卦有三爻,分別代表天、地、人三才,象徵著和諧與自然的精神。《易傳》中將「-」稱為陽爻,「–」稱為陰爻,組成六十四卦。八卦代表著乾、坤、震、巽、艮、兑、坎、離等基本物象,總稱為經卦。如《易傳·説卦》所説:「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天地人三才與八卦的由來
八卦的最早單位是爻,主要用來記錄日影變化的專門符號。爻分為陰爻和陽爻,其中陽爻用“—”表示,陰爻用“–”表示。在《易經》中,並沒有“陰陽”這個詞彙,直到數百年後的《易傳》才將“—”稱為陽爻,“–”稱為陰爻。八卦中每個卦有三爻,分別代表天、地、人三才。它體現了與自然和諧共處以及天地人合一的精神。卦的排列順序自下而上,最下面的稱為初爻,中間的稱為二爻,最上面的稱為三爻。


每個經卦由三個爻組成,形成了八種基本物象: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兑為澤,坎為水,離為火。這些經卦兩兩相重構成六十四卦。《易傳·説卦》中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這意味着天、地、人都是由兩個對立的因素構成的,而卦則是這些符號的組合,用來象徵自然現象和人事變化的。
六爻卦由兩個三爻卦組成,它們比三爻卦更能準確地預測事物的發展變化。而《周易自測牌》中的六十四卦是按照六爻來構成卦象的,它們從整體上指導人生的方向,並且附有歷代靈驗事典作為佐證。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通常所説的八卦並不是《易經》中的六爻八卦,而是由三個爻組成的三爻八卦。
那麼,三爻八卦是如何來的呢?《易傳》中曾有一段描述,提到伏羲氏“仰觀天象,俯察地理,遠取諸身,近取諸物”,進而畫出了八卦符號,並用來象徵萬事萬物。例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風,兑代表澤,艮代表山,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這些符號與它們所代表的事物之間存在某種共通的性質,使得這種對應關係成為可能。然而,有一問題並未得到解答,即乾卦為何代表天?坤卦為何代表地?等等。這些符號與這些事物之間的對應關係究竟是基於什麼原理?對於這樣一個重要的關係,我們不能無條件地接受它,只因為《易傳》這樣説。
三爻卦
在中國古代的卜卦文化中,「三爻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六十四卦中的一個卦象,由三個爻組成。每一個爻可以是陰爻或陽爻,而這三個爻的組合形成了一個唯一的卦象。
「三爻卦」是根據易經卜卦的原則而來。易經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經典,它被認為是關於人類生活智慧和宇宙秩序的深刻思考。在易經中,卜卦是一種方法,人們可以通過占卜來預測和解讀未來的變化。
「三爻卦」可以被看作是這種占卜方法的精華。每一個爻都有特定的含義和象徵,而這三個爻的組合就形成了一個更加豐富和深刻的意義。透過解讀這個卦象,人們可以獲得關於未來的啟示和指引。
「三爻卦」的應用非常廣泛。它被用於預測天氣、農作物的收成、人們的命運等等。在古代,許多重要的決策和行動都基於對「三爻卦」的解讀和分析。它被視為一種神秘而又有效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適應和應對變化。
三爻卦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它代表著智慧、靈性和對未來的探索。即使在現代,仍有許多人對「三爻卦」的理解和應用感興趣。在那個卦象中所藴含的信息和啟示可以幫助我們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找到方向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