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陸家嘴未來主義建築,外灘隔黃浦江相望,原名上海廣播電視塔,上海市民簡稱其東方明珠。
東方明珠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1991年7月30日動工,1994年11月18日落成,總高468米。
1994年2007年間,是中國大陸地區建築,2007年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超越。
東方明珠落成後成為上海天際線組成部分之一,是上海地標性建築,同時是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1]。
進入1980年代,上海城市建設發展,百米以上高樓出現。
當時,上海廣播電視主要依靠建造於1974年,210米上海電視塔傳送訊息。
於城市高層建築出現,電視信號陰影區增加,影響了市民廣播電視節目的收看。
1983年,當時上海市廣播事業局未來規劃中提出新建400米以上電視塔構想,並着手開始選擇新址。
2000年,東方明珠公司全部銀團貸款[7]。


1986年10月30日,上海市廣播電視局當時上海市計劃委員會正式提交《上海(新建)廣播塔及附屬設備項目建議書》。
1987年1月17日,經國家計委批准上海市於該項目立項,建造高達450米電視塔。
此後,1991年7月30日動工前,相關部門材料、信號發射設備、氣象條件、總體設計諸多方面進行多次會議討論,確定電視塔總高468米,電視和調頻廣播覆蓋半徑達80公里。
電視塔建造初,上海市廣播電視局經費十分,所需資金,最初是廣播電視局銀行籌資2億元解決。
儘管如此,但工程資金缺口達到2億元人民幣,同時二期工程所需建設資金3億元人民幣籌集。
此,上海市廣播電視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提議,將上海廣播電視塔轉型股份有限公司,並推動其上市公開募股。
經討論研究後,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這一設想[2]。
1992年5月3日,上海廣播電視塔依託上海東方明珠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批准,委託上海萬國證券公司主承銷商正式外發行股票4.1億元。
其中,公司發起方認購3.7億元,社會法人招募2000萬元,另外2000萬元社會個人公開發行,每股面值10元,發行價格51元[3]。
1994年2月24日,東方明珠正式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確保建設資金基本到位情況下,1991年12月14日,上海廣播電視塔開工打樁,工程上海建工集團一公司負責主要施工,工業設備安裝公司、基礎工程公司、機械施工公司、建工材料公司公司參建[4]。
1993年12月14日,電視塔完成主體結構並加速各球體安裝。
1994年4月20日起,高達118米發射天線開始裝吊,5月1日,天線到達預定位置[5]。
11月18日,東方明珠開始外試營業,但觀光層和太空艙並屬於試營業範圍。
1995年5月1日,正式舉行落成和發射典禮,同時觀光層外開放[6]。
東方明珠公司充分發揮電視塔空間和位置優勢,開發觀光、旅遊、餐飲、購物、娛樂、休閒功能。
1996年觀光業務收益達1.2億元。
2000年,東方明珠公司全部銀團貸款[7]。
東方明珠基層零米大廳,主要廣播電視塔入口,同時包含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展示館。
展覽面積達一萬平米,主要展現自上海開埠以來城市風情和發展概況。
東方明珠圓筒形結構,通過小球形成一個個獨立區段。
圓筒內設置有雙層電梯一部,速度達到4米/秒,可容納50人。
兩部速度達7米/秒,可容30人電梯,40秒內達上層球體。
兩部可容30人,運行速度4米/秒,分層停留電梯。
後250米341米區間運行一部容納8人,速度2.5米/秒電梯。
上海廣播電視塔,主要分下、中、上和太空艙總計1個部分。
下球球體直徑達到50米,位於100米高空,主要觀光平台,還設置有一部室內過山車[9]。
中球體總計五個,直徑12米,內部主要為空中客房,分佈於118米210米高空。
上球體,位於250餘米高空,球體內主要安裝了廣播電視發射機房。
另外,263米處設置光層,267米處東方明珠旋轉餐廳,轉速每2時一圈,可容納1600人。
自2009年5月1日起,259米高空球體內,增設一個環形玻璃觀光通道,稱「懸空觀光廊」。
整個通道採用鋼結構,玻璃敷設地面牆體,遊客行走於其中,可以透過地面和外牆俯視黃浦江和陸家嘴地區風貌[10]。
上部為太空艙,一個直徑16米球體,設置有高級觀光層、會議廳和咖啡館。
大氣透明度允許,可太空艙內隱約看見江口、崇明島是遠郊佘山。
太空艙於1996年5月外開放,2013年、2017年和2023年經歷過改造。
1994年2月24日,東方明珠正式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延伸閱讀…
東方明珠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1991年7月30日動工,1994年11月18日落成,總高468米。
1994年2007年間,是中國大陸地區建築,2007年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超越。
東方明珠落成後成為上海天際線組成部分之一,是上海地標性建築,同時是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1]。
進入1980年代,上海城市建設發展,百米以上高樓出現。
當時,上海廣播電視主要依靠建造於1974年,210米上海電視塔傳送訊息。
於城市高層建築出現,電視信號陰影區增加,影響了市民廣播電視節目的收看。
1983年,當時上海市廣播事業局未來規劃中提出新建400米以上電視塔構想,並着手開始選擇新址。
1985年6月,當時上海市城鄉規劃委員會發佈滬規委219號批文,確定電視台新址設當時屬於黃浦區陸家嘴紡織原料倉庫和海軍倉庫原址內。
1986年10月30日,上海市廣播電視局當時上海市計劃委員會正式提交《上海(新建)廣播塔及附屬設備項目建議書》。
1987年1月17日,經國家計委批准上海市於該項目立項,建造高達450米電視塔。
此後,1991年7月30日動工前,相關部門材料、信號發射設備、氣象條件、總體設計諸多方面進行多次會議討論,確定電視塔總高468米,電視和調頻廣播覆蓋半徑達80公里。
電視塔建造初,上海市廣播電視局經費十分,所需資金,最初是廣播電視局銀行籌資2億元解決。
儘管如此,但工程資金缺口達到2億元人民幣,同時二期工程所需建設資金3億元人民幣籌集。
此,上海市廣播電視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提議,將上海廣播電視塔轉型股份有限公司,並推動其上市公開募股。
經討論研究後,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這一設想[2]。
1992年5月3日,上海廣播電視塔依託上海東方明珠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批准,委託上海萬國證券公司主承銷商正式外發行股票4.1億元。
其中,公司發起方認購3.7億元,社會法人招募2000萬元,另外2000萬元社會個人公開發行,每股面值10元,發行價格51元[3]。
1994年2月24日,東方明珠正式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延伸閱讀…
確保建設資金基本到位情況下,1991年12月14日,上海廣播電視塔開工打樁,工程上海建工集團一公司負責主要施工,工業設備安裝公司、基礎工程公司、機械施工公司、建工材料公司公司參建[4]。
1993年12月14日,電視塔完成主體結構並加速各球體安裝。
1994年4月20日起,高達118米發射天線開始裝吊,5月1日,天線到達預定位置[5]。
11月18日,東方明珠開始外試營業,但觀光層和太空艙並屬於試營業範圍。
1995年5月1日,正式舉行落成和發射典禮,同時觀光層外開放[6]。
東方明珠公司充分發揮電視塔空間和位置優勢,開發觀光、旅遊、餐飲、購物、娛樂、休閒功能。
1996年觀光業務收益達1.2億元。
2000年,東方明珠公司全部銀團貸款[7]。
東方明珠基層零米大廳,主要廣播電視塔入口,同時包含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展示館。
展覽面積達一萬平米,主要展現自上海開埠以來城市風情和發展概況。
東方明珠圓筒形結構,通過小球形成一個個獨立區段。
圓筒內設置有雙層電梯一部,速度達到4米/秒,可容納50人。
兩部速度達7米/秒,可容30人電梯,40秒內達上層球體。
兩部可容30人,運行速度4米/秒,分層停留電梯。
後250米341米區間運行一部容納8人,速度2.5米/秒電梯。
上海廣播電視塔,主要分下、中、上和太空艙總計1個部分。
下球球體直徑達到50米,位於100米高空,主要觀光平台,還設置有一部室內過山車[9]。
中球體總計五個,直徑12米,內部主要為空中客房,分佈於118米210米高空。
上球體,位於250餘米高空,球體內主要安裝了廣播電視發射機房。
另外,263米處設置光層,267米處東方明珠旋轉餐廳,轉速每2時一圈,可容納1600人。
自2009年5月1日起,259米高空球體內,增設一個環形玻璃觀光通道,稱“懸空觀光廊”。
整個通道採用鋼結構,玻璃敷設地面牆體,遊客行走於其中,可以透過地面和外牆俯視黃浦江和陸家嘴地區風貌[10]。
上部為太空艙,一個直徑16米球體,設置有高級觀光層、會議廳和咖啡館。
大氣透明度允許,可太空艙內隱約看見江口、崇明島是遠郊佘山。
太空艙於1996年5月外開放,2013年、2017年和2023年經歷過改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