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大元帥】中共十大元帥——歷史輝煌的領袖羣像

【中共十大元帥】中共十大元帥——歷史輝煌的領袖羣像

「中共十大元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授予那些在國共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做出巨大貢獻的共產黨軍事領導人的最高軍銜。他們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和葉劍英。於1955年9月23日,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通過了授予他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這十位元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重要人物。」

中共十大元帥 Play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所培養出來的傑出軍事領導人。他們在第一次國共內戰、抗日戰爭和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展現出卓越的領導才能和戰鬥指揮能力,對中國革命的勝利和國家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根據他們的功績,授予他們元帥軍銜。十大元帥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和葉劍英。同時,還有一批大將和其他軍銜的將領也被授予相應的榮譽。十大元帥的中文名稱是「開國元帥」,但並非指大元帥。在最初的軍銜評定方案中,毛澤東主席應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但由於他本人的婉拒以及其他一些領導人的謙讓,最終十大元帥的名單得以確定。除了上述十人外,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等也曾被評為元帥或大將,但他們都拒絕了這些軍銜。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人選確定,這標誌著十大元帥的人選和順序基本確定。1965年,軍銜制度被取消,1988年雖然恢復了軍銜制,但已不再設立元帥和大將軍銜。十大元帥在軍銜制實施後得到了相應的榮譽和地位,他們享有國家級正職的政治待遇,甚至在其逝世後,還會在天安門等地降半旗表示哀悼,且在其誕辰一百週年之際,將由當時的最高領導人出席座談會予以紀念。十大元帥的授銜依據是1955年2月8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條例的第九條第二款規定,對於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或在戰役軍團作戰中領導有方、功績卓著的高級將領,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的評定和授予,是對他們革命生涯中英勇事蹟和領導才能的高度認可,他們的事蹟將永載中國史冊。

中共十大元帥

中共十大元帥
中共十大元帥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領導人物,他們對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些元帥都是毛澤東領導下的一羣傑出的領導者。

第一位元帥是劉伯承,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也是中共元老之一,曾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劉伯承是中共十大元帥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第二位元帥是徐向前,他是中共元老之一,也是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之一,曾擔任多個重要職位,包括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等。徐向前是中共十大元帥中的傑出領導者之一。

第三位元帥是聶榮臻,他是中共元老之一,也是一位優秀的軍事戰略家和政治家。聶榮臻在解放戰爭和國共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貢獻被譽為中共十大元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四位元帥是陳毅,他是中共元老之一,也是一位重要的軍事將領和外交家。陳毅在解放戰爭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都有出色的表現。他的領導才能使他成為中共十大元帥之一。

這只是中共十大元帥中的一些例子,每位元帥都有獨特的背景和貢獻。他們共同的目標是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建設一個更強大的中國。中共十大元帥的歷史對中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延伸閲讀…

十大元帥 – 搞明堂

新中國十大元帥:個個立功無數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