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結,這項源遠流長的工藝,不僅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象徵,更是傳統智慧和美學的結晶。它以其複雜而又精緻的編織技巧,演繹出無數種美麗的形態,從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深遠與廣袤。
- 吉祥結:寓意吉祥如意,常見於節慶飾品中。
- 盤長結:因其綿延不絕的特性,被賦予長壽的寓意。
- 平結:應用廣泛,既可用於繩子的連接,也可用作裝飾。
- 蝴蝶結:形似蝴蝶,常用於服飾
中國結:古代的巧妙繩結藝術
中國結,原稱絡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藝術形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繩結記事。《易·繫辭》中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這表明了中國結曾是文字出現前人們記載事件的方式。[1]
中國結多由線或繩編制而成,每一種基本結型都根據其形狀和含義命名。將不同的結飾相互結合,或搭配其他具有吉祥寓意的飾物,構成了多種形式的中國結,如「吉慶有餘」、「福壽雙全」、「雙喜臨門」、「吉祥如意」、「一路風順」等,這些都是用來表達祝福或祈求的組合。
古代的絡子。現代「中國結」一詞是由陳夏生與漢聲雜誌社在1980年底合編《中國結》一書時提出的,該詞首次出現在中華民國政府的官方文件中是在1982年1月。[2]:8
在遠古時期,繩編就已經出現,原始人為了穿繫獵物和記事,發展出了這種原始的繩結技術。山頂洞人的遺址中發現了骨針和帶孔的骨、貝類飾品,這些都是當時用來穿系飾品和縫製衣物的工具,由此可見繩結的起源。
除了實用功能和記事功能,繩結也逐漸具有審美價值。雖然早期繩結由於材料的原因很難保存下來,但我們可以在當時的器物上,如陶器、青銅器等,找到以繩結紋形式保存下來的圖案。[1]這種繩結紋從舊石器時代到商周時期不斷發展,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些繩結紋飾已經展現出很高的美學水平。
繩結不僅用於器物的裝飾,在戰國時期,繩結也被應用於服裝裝飾
中國結是一種古老的編織藝術,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這種藝術形式以其精湛的工藝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而聞名。中國結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兩種主要的民俗符號:“萬”字符號和“盤長”符號。萬字符號源自於7000年前兩河流域蘇莫爾人的太陽崇拜,而盤長符號則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亞細亞河流域美索布達米亞薩馬拉的陶瓷盤底中心。這兩個符號在中國結中得到了傳承和再現,賦予了中國結深厚的文化內涵。
萬字符號 盤長符號 中華結繩文化
緣起與發展
遠古先民為了穿繫、捆紮獵物,以及後來的記事和裝飾,創造了原始的繩編技藝。隨著時代演進,繩結由實用功能逐漸發展出美學內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在編織中國結時,線的選擇和使用至關重要。一般的中國結為單色,常見的顏色包括紅色、金色、綠色、藍色和黑色,而為古玉等古雅物件編飾時,則應選擇相對温和的色調,如咖啡色或墨綠色。同時,中國結中還可以鑲嵌珠子,或者使用手工編織品、竹片等輔助材料。其墜子則多為玉石、金銀、陶瓷或其他裝飾物。在選擇這些輔助材料時,需要考慮它們與主體結飾的搭配協調。
萬字符號 盤長符號 中華結繩文化
緣起與發展
遠古先民為了穿繫、捆紮獵物,以及後來的記事和裝飾,創造了原始的繩編技藝。隨著時代演進,繩結由實用功能逐漸發展出美學內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命名與應用
現代「中國結」一詞由陳夏生與漢聲雜誌社於1980年代創立,在此之前,這種藝術形式被稱為絡子。中國結在古代不僅應用於器物飾品,也用於服裝和裝飾,如漢服的“束服之結”和古人的佩玉繩結。
色彩與意義
中國結中的“五色”代表吉祥如意,紅色尤其被視為喜慶的象徵,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色彩偏好和美好寓意。
延伸閲讀…
中國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傳承與影響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結文化在台灣復興,陳夏生等人在此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她們的研究和推廣,使這一傳統藝術得以傳承和發揚。
色彩與意義
中國結中的“五色”代表吉祥如意,紅色尤其被視為喜慶的象徵,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色彩偏好和美好寓意。
延伸閲讀…
中國結繩結編織手工DIY How to tie
中國結- 優惠推薦- 2024年2月
參考
- [1] 王東華. (2016). 《中國傳統文化》.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2] 李輝. (2018). 《中國結的歷史與藝術》. 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
- [3] 陳夏生. (1989). 《中國結繩藝術》. 台北: 漢聲雜誌社.
- [4] 劉湘玲. (2006). 《中國結的歷史
中國結的歷史與設計
從萬字符號到盤長結
歷史 中國結的設計源於兩河文化的萬字符號和美索布達米亞的盤長符號 材料 主要材料是線,包括絲、棉、麻、尼龍等,色彩常見紅色、金色等 設計 中國結的設計包含數字符號和色彩符號,如盤長結和萬字結 裝飾 除線外,可鑲嵌珠子,並使用其他手工編織品和竹片作為輔助 墜子 常用玉石、金銀、陶瓷、琺琅等飾物作為墜子 文化內涵 中國結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陰陽祥和、生生不息等觀念 應用 中國結在台海兩岸廣泛應用於特色商店和裝飾 中國結的設計本身就含有“最具通識性的標誌”,可有效減少不同文化環境背景中的受眾在理解過程中的認識差異。
色彩規範符號的運用,體現了對傳統「五色」的獨用或搭配。傳統中國結符號的色彩以青、赤、黃、白、黑為主,其中,紅色是主色。「五色」即中國民間藝術的「五觀」色彩體系,寓意「吉利祥瑞」,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均以此為基調。紅色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鮮明的積極含義,是喜慶的象徵,因此,中國結符號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中國結符號以其獨特的色彩規範和民族特性,成為中國民間藝術中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