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中國稱為天下第一村,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華士鎮西部,總面積35平方千米,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村內「人人開豪車、住別墅」聞名海內外。
成立初,「集體主義」滲入華西村所有行為範式,中國中央政府視為「集體主義經濟模式」典型。
華西村第一任黨委書記、一手締造了華西村傳奇吳仁寶,是中國共產黨十屆、十一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並受到中共歷任總書記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接見。
在此之前數年,關於華西村破產、負債、神話破滅消息民間流傳。
隨著吳仁寶去世及其將華西村權杖交於其四子吳協恩(華西村現任黨委書記),華西村依賴「人模式」背後種種問題暴露。
數家中文媒體試圖報道此事,觀察者期待一個全面評價和反思中共主導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模式是否可能機會。
但於其敏感性,關於華西村中文媒體報道和公共討論,流傳幾日後,中國官方強力停止。
華西村建村於1961年。
彼時,華西村中國國內眾多鄉村並無,人均年收入二十元人民幣,村民温線上掙扎。
但因20世紀50年代全國範圍經濟困難,剝離江蘇省江陰縣華士瓠岱鄉人民政府財糧委員這一「國家幹部」身份。
調往華西村吳仁寶出現,使得華西村一騎絶塵,多年發展後成為享譽中國「天下第一村」。
中國媒體《今日中國》報道,20世紀60年代,全國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時,時任華西村黨委書記吳仁寶辦起了磨坊和小五金廠,成為村子裏「起來人」。
同時,華西村徵收農民耕地後,解放了大量勞動力,原有耕地上建設了大量包括襪子廠、紡織廠內工廠,鼓勵村民去工廠上班,並成立了由村委會控制華西集團,集團每年年底會村民分紅,近年每年每人十萬餘元左右。
這些行為當時冒險,但後來華西村備受中央領導人肯定,吳仁寶贏得了膽、思路開闊美譽。
不過美譽背後吳仁寶有保守和遵循傳統一面。
據悉,他晚年器重、並接班四子吳協恩早前吳仁寶夫婦送養,並適婚年齡入贅女方家。
中國農村地區,兒子多,意味著家、分到田地,兒子會娶到媳婦,所以通俗做法兒子送別人,成年後入贅到沒有兒子家庭,自家家庭財產其他兒子繼承。
該習俗多年來延續,以致到後來即使家庭條件允許,墨守成規,兒子多家庭,多會選擇兒子送走。
而吳協恩之前,吳仁寶已有三個兒子。
談及吳仁寶,於外界讚美美譽,華西村上了年紀村民説:「老書記村子裏穿著布鞋,那麼多企業家和官員來華西村他送禮,但他平時不吃那些山珍海味,吃麵條和雞蛋,,和我們這些村民是。
」梳理華西村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華西村轉機出現1992年3月1日,彼時恰逢鄧小平南巡結束。
《今日中國》報道,3月1日凌晨3點鐘,華西村主要村幹部接到總機通知參加會議。
會上,吳仁寶宣佈了他時局判斷:「鄧小平講話了,經濟要發展」。
當時鄧小平南巡講話內容沒有傳達基層,但位於廣東省《深圳特區報》刊載8篇評論文章引起了吳仁寶注意,《今日中國》報道稱,吳仁寶敏鋭地意識到這些文章傳達是鄧小平思想。
公開信息顯示,鼓勵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縮小差距並實現共同富裕、打擊政府官員腐敗、治理社會道德滑坡是鄧小平此番南巡講話提出應在改革中解決問題。
其中篇幅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讓吳仁寶看到了希望。
於是,他進一步判斷,經濟發展導致原材料漲價,於是開會,定下了「借錢」策略,借款2000餘萬元,銀行貸款6000萬元,購進了鋼坯大量原材料。
鄧小平南巡講話傳遍中國後,原材料價格應聲上漲。
因此,外界盛傳「吳仁寶開了一個會,賺了一個億」。
這筆財富,成為華西村騰飛第一桶金。
但於《今日中國》報道,一位接近吳仁寶人士表示,於外界盛傳鄧小平南巡講話,助力華西村「起家」鋼鐵原料——廢鐵軌鋼,依賴實為色彩內幕交易。
「這是華西村發展根基,但鋼鐵利差可能持續」,上述人士指出。
作為華西村財富源頭,鋼鐵產業過去多年是華西村支柱產業。
即使現在中國全國鋼鐵行業低迷,鋼鐵收入是華西村整體營收主要組成部分。
毛澤東時期號召全民大煉鋼鐵開始,鋼鐵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有分析指出中國鋼鐵行業且產能強力支撐了中國經濟復蘇。
鋼鐵積累大量財富,華西村內部於90年代掀起了一場社會主義革命。
如,集中村民原有宅基地,為每户村民修建風格統一別墅,並村內建立了免費醫療和教育體系。
但於村民原有房屋,村民們別墅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這意味著別墅無法市場進行交易。
同時,華西村徵收農民耕地後,解放了大量勞動力,原有耕地上建設了大量包括襪子廠、紡織廠內工廠,鼓勵村民去工廠上班,並成立了由村委會控制華西集團,集團每年年底會村民分紅,近年每年每人十萬餘元左右。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04年華西村村民人均工資達到12.26萬元,是中國農民工資41.76倍,城鎮居民工資13.01倍。
華西村因此譽為「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指引下成長起來典型,是中國農村發展一面旗幟」。
吳仁寶2013年去世,華西村舉行了盛大葬禮。
BBC國際台粵語節目,重温一週國際大事,兩岸四地消息,英國境況。
並備有專題環節:〈記者來鴻〉、〈英國生活點滴〉和〈華人談天下〉。
中國青年經濟學者温克堅前往華西村進行調研,後來發佈文章中,他評價到,「華西村像是個人造景點,外來人員見到普通村民」。
「能遇到一些村民,但村民回答像是標凖答案」。
這時期,華西村宣傳資料顯示,有村民70多歲吳仁寶奉為神人。
《中國新聞週刊》報道,村裏有傳説,某天村裏搞活動,本來下著雨,但是老書記(吳仁寶)一到場,天氣風和日麗了。
報道同時指出,即使華西村黨委書記職位吳協恩接棒後,吳仁寶關鍵發揮著關鍵作用。
其中一次2003年,當時吳協恩接任黨委書記,鋼材市場風向發生了變化,吳仁寶出手,指揮老部下拋空庫存,一個月後,鋼鐵價格大跳水。
這讓很多學經濟年輕人感到:「道老書記可以未卜先知?」一部專供到訪華西村人士觀看弘揚華西村主旋律宣傳片《華西路》努力給出了答案。
這部華西村自己出資拍攝製作的宣傳片説,華西村達到了「三無」——無賭博、無封建迷信活動、無刑事犯罪和老「三無」——無上訪、無告狀、鬥。
社會面完全絶,繼續外界展示出了「理想地」無瑕。
華西村命運另一個轉折點發生2013年。
當年3月18日,吳仁寶因病醫治逝世。
據悉,送別吳仁寶人華西村排隊排到了殯儀館。
人逝去,華西村能否一如既往保持慣有模式繼續運轉成為了擺在繼任者面前首要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吳仁寶去世時,其四子吳協恩華西村黨委書記、華西村集團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其長子、二子、三子、女婿、侄媳、侄女婿、孫子、孫媳婦、外甥女、外甥女婿十餘人華西村黨委副書記,分管華西集團物流、教育、旅遊、建築、鋼鐵、金融投資、科技領域。
這表明,吳仁寶去世後,華西村擔任要職吳仁寶家族第二代和第三代,且吳氏家族全面掌握了華西村核心資產。
多家中國媒體報道指出,吳仁寶四個兒子掌控了華西村90%資產。
毛澤東時期號召全民大煉鋼鐵開始,鋼鐵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基礎產業他描述中,華西村沒有了宣傳資料中「人人喜氣洋洋,建成社會主義農村」榮光。
於出走原因,他表示,華西村富有與村民無關,「錢和房子不能我們自由支配,待下去有什麼意義呢?」例稱,他結婚時,父母想村委會申請支取50萬人民幣於購買奔馳轎車,但村委會支付了10萬元,並批評他們注重實用價值、鋪張浪費,「我後只能買了一台悦達起亞」。
另外,兑付給村民分紅會村委會製「票據」代替現金,票據存放村委會,且該票據只能在華西村內部流通。
很多村民迫於無法取到現金壓力,會節假日拿著票據去華西村內部龍希大酒店消費,「居住一晚費用抵12000餘人民幣」,一位村民表示。
是中國「天下第一村」華西村,近年出現財政危機後,政府沒有處理,股票屬於垃圾股狀態,華西村每名村民負債達到1300萬人民幣。
延伸閱讀…
中國媒體報道描述其「社會主義農村建設一面旗幟」、「天下第一村」[3]。
原村黨委書記吳仁寶,現任村黨委書記為吳仁寶四兒子吳協恩。
1958年8月,第23高級社其它三個高級社合併,改稱躍進社,吳仁寶改任躍進社黨支部書記。
1961年10月15日,華墅人民公社17大隊拆分4個生產大隊。
華墅人民公社最西邊,得名華西大隊,吳仁寶任大隊書記。
1980年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農村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
華西村繼續實行大隊核算制度,公社制度取消後改名華西村。
二十多年後,華西村從最初負債2.5萬人民幣,發展到如今經濟總量超280億人民幣,成為下轄9公司、60多家企業「華西村集團」。
[4]
1999年,華西村股分公司於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全國第一家農村經濟綜合開發上市公司。
2004年,華西村通過多次「一分五統」(村企分開;經濟統一管理,幹部統一使用,勞動力同等條件下統一安排,福利統一發放,村建統一規劃)辦法和周圍16個行政村合併組成了一個大華西村,人口增加到3萬,面積擴大到30平方公里。
2005年,華西村集團實現總銷售收入超越300億人民幣。
2021年,華西子公司華西集團申請破產。
2023年7月21日,江蘇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7月19日,華西村委會、聯華基金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華西村委會擬其持有華西集團80%股權轉讓聯華基金。
華西集團實控人變江陰市國資辦。
[5]
華西村實行是勞分配、多勞多得。
華西村集團下屬企業實行承包經營,「二八開、一三三三」制辦法分分配利潤,即企業超額利潤20%上繳集團,80%企業留用(二八開);留用部分10%獎勵承包者,30%獎勵管理和技術人員,30%獎勵職工,30%做為企業公共積累(一三三三)。
華西村有另外一個規定,叫做「分配、多積累、多記賬入股」,獎勵承包者獎金20%兑現現金,其它80%入股方式享受分紅。
現在華西村集團不是完全集體所有制,而是集體控股70%,村民參股30%構成公私合作模式。
[6]
從小作坊,華西村工廠、企業、公司、集團幾個階段;農機修造到鋁型材、銅型材、鋼材、紡織、化工、電子六大生產系列;1960年代幾個小廠到1999年江蘇華西集團公司下設13個分公司和40多個工廠企業。
[7]華西村形成具市場競爭力支柱產業: 全國首家村命名鄉鎮企業上市公司, 主營範圍涉及紡織品、化工原料、化學纖維品、服裝製造、電站、農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
2004 年實現銷售 260 億元[8]。
2004年後,華西村發展模式開始單一發展工業轉向工業服務業並舉。
[9]
華西村旅遊業發展迅速,達到了全村經濟總量20%以上,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00萬人次。
1996年華西村花1.24億元修建華西塔,塔頂上書「中國華西」四個紅字,塔頂是一個金色葫蘆,説了3.5公斤黃金包成,是華西村標誌性建築。
是中國「天下第一村」華西村,近年出現財政危機後,政府沒有處理,股票屬於垃圾股狀態,華西村每名村民負債達到1300萬人民幣。
延伸閱讀…
今年6月,華西股票出現,後低價轉讓國企。
有財經界人士認為,有人這次交易中中獲利。
大多數散户直到9月23日週六這一天,才看到了華西股份公告,從而得知華西村村委會,一元錢價格,其持有80%華西股份股權,轉讓了江陰市國資委旗下聯華優化調整產業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聯華基金」)。
坊間流傳了十餘年江蘇官方華西村託底、力保「天下第一村」這個政治符號傳聞,終於有結局。
但來自財經界資深人士認為,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華西股份現有公司高管名單中,去世華西村原掌門人吳仁寶欽定接班人,其第四子吳協恩,是華西股份董事兼法人;華西股份總經理,是吳仁寶外甥李滿良。
而吳協恩得次子,吳仁寶孫子吳茂,是副總。
通俗地説,江陰官方看似接盤,但實際上只是維穩性質,並允許吳家後人跳船。
而無論參照海航陳峯是恆許家印,掌門人背鍋基本是既定套路。
而此前今年6月9日,華西股份迎來了一波讓人股價飆漲,並當月30日達13.9元的峯值後,掉頭一路向下。
華西股份官方説辭是其10億元間接收購一涉「光晶片」企業,招市場青睞。
資深投資人朱明國指出,類概念炒作,中國股市不是新鮮事。
即便是有優質企業想借華西殼上市,華西村資抵債困境,並無幫助。
事實上,9月23日公告顯示,華西村委華西股份80%股權轉讓了國資委所屬江陰「聯華基金」,本身一種維穩性質。
朱明國説:沒有實際意義,它一個騙局。
一個公司話,需要這樣做。
嚴格意義上説,華西事實上破產了。
它現在100%全部質押,説華西村自己解決不了債務負擔了,所以呢,它轉給江陰國資委去處理這個事情。
而要求匿名中國社科院旗下資深財經人士指出,6月中下旬,經營狀況並無改善,持續下滑華西股份股價6月9日開始出現,7.3元一路飆升,並6月30日達到13.9峯值,讓人錯。
但到7月19日,華西村委會和聯華基金簽署聯合聲明,到9月23日公告,國資委正式接盤,基本解釋了一切。
他認為,這場所謂暴漲,是一場知道內幕人民間散户進行一場赤裸裸搶劫。
位於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又名「天下第一村」、「華西都市村」,幾十年來藉發展鋼鐵、紡織和旅遊三大支柱產業令每一位村民過上了「土豪」生活。
不過,悉華西村負債近4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或將面臨破產。
惟近日,再有內地媒體報道指,江蘇華西集團有限公司今年疑似遭到「擠兑」,大批村民持三年期股份要求公司兑現。
報道指,於產業優勢、知名度下降因素,昔日「家家户户住別墅、配豪車」華西村現時負債369億元,或將面臨破產。
瞭解,「擠兑」是銀行業固有名詞,是指銀行券流通條件下,銀行券持有者爭相到發行銀行券銀行要求兑現貴金屬貨幣現象。
當一間銀行信用發生動搖,準備金,銀行券兑現發生困難,會發生擠兑。
擠兑可能使一間銀行倒閉,波及整個銀行業。
是指存款户集中地大量地到銀行提取現鈔。
其實,早在2016年,有媒體報道稱華西村負債近400億元,而且負債率持續攀升。
回顧發展歷程,華西村作為景區於1978年正式外開放;「華西村」A股股票1999年於深圳上市,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間村命名上市公司,內地多間官媒譽「中國農村第一股」;2020年,華西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瞭解,原村書記吳仁寶帶領下,華西村施行農田集中承包制,使大多數農民擺脱了土地束縛,工業發展提供了足夠人力資源。
與此同時,鋼鐵、紡織和旅遊產業發展成為華西村三大支柱產業。
2004年華西村村民人均工資達到12.26萬元,是全國農民人均收入41.76倍,城鎮居民人均工資13.01倍。
2007年,該村鋼鐵產業收入達到巔峯,收入高達250餘億元。
但自2008年以來,華西村鋼鐵企業成績呈一路下滑趨勢。
不過,2012年,華西村總收入達52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