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説中的百鳥之王,其地位在中華文化中與龍相等。鳳凰的圖徽常被用來象徵興國祥瑞,也與孔子有關。根據《淮南子》的記載,鳳凰是飛龍的子嗣,展現了鳳凰與飛龍之間的淵源。受中國文化影響,鳳凰的形象在漢字文化圈中普遍存在,並被稱為「Chinese Phoenix」或簡稱「Phoenix」,不過Phoenix在歐洲傳説中代表不死鳥,與鳳凰有所不同。
鳳凰,百鳥之王
鳳凰,又稱鶣、丹鳳、鶤雞、威鳳,在中國古籍中記載,是雄性的稱為鳳,雌性的稱為凰。根據《淮南子》的記載,鳳凰被描述為飛龍之子。在中國文化中,鳳凰與龍的地位相當,被用來象徵國家的興盛和吉祥。《山海經》中記載了鳳凰的五種像字紋,《説文》中描述了鳳凰的外貌:「鴻前麟後,鸛顙鴛腮,龍文龜背,燕頷雞啄,五色備舉。」


特徵 | 描述 |
頭部 | 雞頭 |
頜部 | 燕頷 |
頸部 | 蛇頸 |
背部 | 龜背 |
尾部 | 魚尾 |
翅膀 | 鳳翼 |
鳴叫 | 雄鳴即即,雌鳴足足 |
鳳凰,不僅是神鳥,也是楚人、楚國尊嚴的象徵。在楚國的文物中,鳳的圖像、繡像和雕像隨處可見,楚國的衣服上也常見鳳的刺繡圖案。此外,還有大量的鳳紋彩繪,如「鳳鳥雙連環」、「虎座鳳架鼓」等。
從圖騰崇拜的角度來看,鳳凰是楚人的祖先,因此被尊為本氏族的圖騰。這種尊崇影響了各個領域,包括藝術、工藝和服飾。鳳凰的形象在漢字文化圈內廣泛傳播,成為中國及東亞文化中的重要元素。雖然英文稱為“Chinese Phoenix”或簡稱“Phoenix”,但這並非西方傳説中的不死鳥,而是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神話生物。
中國鳳凰
中國鳳凰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寓意祥瑞和吉祥的象徵。它常被描述為一隻美麗的鳥,身體被斑斕的羽毛所覆蓋,展翅飛翔,形態優美。中國鳳凰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和建築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中國鳳凰首次出現在中國古代傳説中的《山海經》中,被描述為雄鳳和雌鳳結合而成。雄鳳象徵陽,雌鳳象徵陰,它們共同形成了中國鳳凰的完整形象。
中國鳳凰的意義非常豐富多樣。首先,它被視為吉祥的象徵,代表著好運和幸福。在中國文化中,人們相信中國鳳凰能帶來好運和吉祥,也會在婚禮和節日等重要場閤中使用中國鳳凰的圖案。
其次,中國鳳凰也象徵著權力和地位。在古代中國,中國鳳凰被視為帝王的象徵,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中國鳳凰的圖案。中國鳳凰也常出現在皇宮的建築和皇室的用品中,用來體現皇帝的威嚴和尊貴。
此外,中國鳳凰還有從死亡到重生的象徵意義。根據傳説,中國鳳凰能夠在火中重生,代表著新的開始和希望。這種象徵意義也使得中國鳳凰成為了不少古代詩人和畫家的創作靈感。
總之,中國鳳凰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僅美麗優雅,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它代表著好運、權力和重生,並與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和建築密切相關。
延伸閲讀…
鳳凰(中國古代傳説動物)
手機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