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魁穴】中魁穴:你的健康密碼,點亮身心的「火炬」!

【中魁穴】中魁穴:你的健康密碼,點亮身心的「火炬」!

中魁穴的重要性與應用

「中魁」穴位,屬於奇穴,位置位於中指背側,靠近側指骨關節的正中點處,具備治療食道痙攣、食慾不振、牙痛等症狀的功效。

搭配中脘、足三里、內關、膈俞等穴位,可緩解噎膈、嘔吐、食道痙攣等症狀。

中魁穴 Play

按摩「中魁」穴位,可促進經絡通暢,健脾祛痰,緩解癲、狂、癇証。

穴位的準確取位為:握拳,於中指背側的第二指間骨關節橫紋中點取穴。

中魁穴

採用艾灸方法,温和灸「中魁」穴,可改善反胃、吐食等症狀。

中魁穴的定位

「中魁」穴位位於中指背側,靠近側指間關節的中點附近。

握拳時,於中指背側第二指間骨關節橫紋的中點取穴即可。

針灸時,扎針深度約為0.5-0.8寸,透針。艾灸時,温和灸5-10分鐘,隔日施灸,可連續灸3-7次。

中魁穴的功效與應用

「中魁」穴位主治以下症狀:

  • 咽喉腫痛
  • 牙痛
  • 扁桃體炎
  • 消化不良
  • 胃炎
  • 反胃
  • 嘔吐

按摩或艾灸「中魁」穴位,能促進經絡通暢,緩解腸胃道不適、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狀。

中魁穴的詳細解剖結構

在皮膚層下,為橈側腕長伸肌腱。再深入,可見頭靜脈、橈動脈本乾及其腕背支。

神經支配方面,由橈神經淺支負責。

中魁穴互動查詢

穴位 經絡 部位 取穴方法 功效 主治病症
中魁 奇穴 中指背側,靠近側指間關節的中點處 握拳,於中指背側第二指間骨關節橫紋中點取穴 疏通經絡,通調三焦之氣 噎膈、嘔吐、食慾不振、呃逆、鼻衄、牙痛、白癜風

中魁穴:人體中的「魁首要穴」

中魁穴,又名「肩井穴」,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穴道,位於人體肩上,肩 meilleacromial joint 和脊椎骨棘突的外側一寸三角凹陷處。中魁穴具有多種功效,被譽為人體中的「魁首要穴」。

中魁穴功效

中魁穴主治以下的症狀:

證狀 説明
肩頸痠痛 改善肩頸肌肉僵硬、疼痛感
落枕 緩解落枕引起的頸部疼痛、活動不靈活
手臂麻痺 疏通經絡,改善手臂麻痺、無力感
鼻塞、頭痛 宣通鼻竅,緩解鼻塞、頭痛
心悸失眠 安神定志,改善心悸、失眠

中魁穴的操作方法

按摩法:

  • 用拇指或食指按壓中魁穴,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壓,持續約 2-3 分鐘。
  • 力道適中,以感覺痠脹感為宜。

針灸法:

延伸閲讀…

中魁

中魁穴【經外奇穴】

  • 使用 0.5-1 寸長的針灸針,直刺中魁穴,深度約 0.5-1 寸。
  • 留針 15-30 分鐘,並適當配合針灸手法,如捻轉補瀉等。

中魁穴配伍

中魁穴常與其他穴道配合使用,以增強療效:

穴道組合 功效
中魁穴 + 肩中俞穴 + 天宗穴 治療肩頸痠痛
中魁穴 + 風池穴 + 百會穴 改善頭痛
中魁穴 + 內關穴 + 合谷穴 緩解手臂麻痺
中魁穴 + 膻中穴 + 神門穴 安神定志

中魁穴注意事項

  • 按壓或針灸中魁穴應適度,避免過度用力。
  • 孕婦、有心臟病或腦部疾病者,應避免針灸中魁穴。
  • 中魁穴周圍有神經和血管,操作時應注意避開以免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