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令旗、五營令旗與五營神兵
俗稱犒軍的儀式,是犒賞五營兵馬的辛勞。五營兵馬隸屬神界的軍事組織,負責陰陽兩界的防禦任務,維護地方安寧。
軍糧的準備包括牲禮(三牲)、糖果、糕點、水果、白米和專屬的金紙。部分廟宇還會設置兵馬草,早晚焚香以示尊崇。

五營令旗也稱為五方令旗,象徵五方營寨。令旗形狀為三角形,通常刺繡龍鳳圖案或書寫「令」字。各營令旗顏色不一,兵馬數量也有所差異。
原則上,受過帝王敕封的正神設有內外兩營,而沒有兵權的厲神則僅設內營。內營兵馬為三十六萬,負責王爺的護衞和治安維護;外營兵馬為三十一萬,分佈在主廟周圍的營寨,負責莊頭的防禦。
| 令旗顏色 | 兵馬數量 | 統帥 |
|---|---|---|
| 赤色 | 十萬 | 東營 |
| 黑色 | 十萬 | 西營 |
| 綠色 | 十萬 | 南營 |
| 白色 | 十萬 | 北營 |
| 黃色 | 十萬 | 中營 |
五令旗:五色的指揮官
五令旗,又稱五色旗,是一種用於傳達指令的信號旗。自古以來,它在軍隊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作為通信和指揮的有效工具。
歷史淵源
五令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相傳,春秋時期的吳王闔閭發明瞭五種顏色的旗幟,分別代表進、退、左、右和停。隨著時代的演進,五令旗逐漸被各時期的軍隊所採用。
使用規範
五令旗各有其特定的顏色和用途,士兵必須嚴格遵守其使用規範。
| 旗幟顏色 | 含義 |
|---|---|
| 紅色 | 前進 |
| 黃色 | 後退 |
| 藍色 | 向左 |
| 白色 | 向右 |
| 綠色 | 停止 |
實戰應用
五令旗在實戰中發揮著以下作用:
- 傳達指揮官的指令:指揮官揮舞五令旗,向士兵傳達前進、後退、左移、右移或停止等指令。
- 統一軍隊行動:通過觀察五令旗,士兵可以快速瞭解指揮官的意圖,並統一行動,避免混亂。
- 提高通信效率:五令旗使用簡單明瞭的顏色和含義,使士兵可以快速理解指令,提高通信效率。
優點
- 視覺明確:五令旗的顏色鮮豔醒目,在各種光線條件下都易於辨識。
- 簡潔有力:旗幟含義明確,士兵可以一目瞭然。
- 快速反應:通過揮舞旗幟,指揮官可以快速傳達指令,讓士兵立即執行。
缺點
- 受距離限制:五令旗的通信距離有限,在距離較遠的情況下可能難以辨識。
- 天氣影響:惡劣的天氣條件,如濃霧或強風,會影響五令旗的視認性。
- 指揮官依賴性:五令旗的有效性取決於指揮官的技能和戰場判斷。
現代應用
雖然現代戰爭中廣泛採用了無線通信和電子設備,但五令旗仍然在某些情況下發揮作用。例如:
- 特種作戰中,由於無線通信可能無法使用,五令旗可以作為一種備用通信方式。
- 海上營救和搜救行動中,五令旗可以幫助船舶和直升機協調行動。
- 民間活動中,五令旗可以用於指揮交通、引導遊行或進行表演。
總結
五令旗是一種古老而有效的軍事信號旗,其色彩鮮明、含義明確的特性使其在通信和指揮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儘管現代技術不斷發展,五令旗仍在某些情況下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證明瞭其作為一種指揮官的恆久價值。
延伸閲讀…
五營令旗- 優惠推薦- 2024年2月
五營神將與五方五色令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