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真形】撼動天地,揭開五嶽真形圖的神秘面紗

【五嶽真形】撼動天地,揭開五嶽真形圖的神秘面紗

[五嶽真形圖,題為東方朔編,實際應出於漢末魏晉之際,為中國古代道士繪製的一種特殊山嶽圖,在道教中用以「闢兵凶逆」,為符籙之最古者。][5]

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霍山。[6]

五嶽真形 Play

真形,本來的樣貌;真實的形體或形像。[7] 五嶽真形,即五嶽的山水之象,其形勢「盤曲迴轉,高下參差,長短卷舒,波流似於奮筆,鋒鋩暢乎嶺崿」。[8]

有學者認為,《五嶽真形圖》中的文字符號,是太上道君根據山脈走勢與河流盤曲的形狀所造,作為仙界交往的憑據。[9] 道士們佩帶這些符號,就像傳授道術的寶物;雲遊名山勝地的道士,帶著這些符號便能得到天地神靈的尊奉。[10]

五嶽真形

五嶽四山(即泰山、衡山、嵩山、華山、恆山、青城山、廬山、霍山、潛山)之「真形圖」乃取象山水曲折參差之狀圖寫而成,出自神農、黃帝之世。[11] 凡人有此真形圖,入山不迷,可避兵災毒害。[12] 又稱五嶽四山皆有神靈,並逐一列舉每山之山神及其部領羣仙玉女的數目。[13]

《漢武帝內傳》記載了《五嶽真形圖》的神秘來歷,指西王母降臨大漢皇宮,準備傳授漢武帝道法,並展示了《五嶽真形圖》這本來自天界的絕密天書。[14]

《五嶽真形圖》的具體含義至今仍眾説紛紜,但其在道教中的特殊意義與神秘色彩,卻是無庸置疑的。[15]

五嶽 真形 靈跡
東嶽泰山 盤屈迴轉,高下參差 避兵災毒害
南嶽霍山 長短卷舒,波流似於奮筆 入山不迷
西嶽華山 鋒鋩暢乎嶺崿 神靈尊奉
北嶽恆山 盤曲迴轉,高下參差 避兵災毒害
中嶽嵩山 長短卷舒,波流似於奮筆 入山不迷

五嶽真形,盤屈迴轉,高下參差,長短卷舒,波流似於奮筆,鋒鋩暢乎嶺崿。其形勢之雄奇壯麗,令人嘆為觀止。[16] 道士們憑藉著《五嶽真形圖》,得以闢兵凶逆,出入名山大川,受天地神靈的庇佑。[17] 五嶽真形,不但是中國道教文化中的一塊瑰寶,更是一份流傳千古的文化遺產。[18]

五嶽真形:傳説中的仙山奇觀

相傳在古代神話中,五座雄偉的山峯被稱為「五嶽真形」,分別為:

山峯 別稱 位於 傳説
太行山 堯山、王屋山 河南、河北等省交界 相傳為帝堯居住之地,有「帝都」之稱
華山 西山、太華山 陝西省 西嶽之祖,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
嵩山 中嶽、嵩嶽 河南省 中嶽之宗,有「天下第一名山」之譽
衡山 南嶽、祝融山 湖南省 南嶽之首,傳説是祝融氏的居所
恆山 北嶽、恆宗山 山西省 北嶽之宗,有「人傑地靈」之稱

傳説中的五嶽真形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五嶽真形被賦予了非凡的神力,是仙界和人間的橋樑。傳説中,這些山峯有以下特點:

  • 通天徹地:五嶽貫通天地,山頂直達天界,堪稱人間仙境。
  • 靈氣逼人:五嶽之上靈氣充沛,居住著無數仙神和靈獸,是修行者的聖地。
  • 化育萬物:五嶽孕育萬物,山中有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形成獨特的生態系統。

據傳,五嶽真形之間也有相通的秘道,仙人們可以自由穿梭於各山之間。而凡人若機緣巧合,也可能偶遇奇緣,窺見仙家風采。

文學作品中的五嶽真形

五嶽真形作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重要元素,也出現在不少文學作品中,如《山海經》、《封神演義》、《西遊記》等。這些作品中,五嶽被描繪得氣勢磅礴,神秘莫測,激發了無數讀者的想像力和敬畏之心。

現代研究中的五嶽真形

近年來,學者們對五嶽真形的傳説和地理分佈展開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五嶽真形在古代中國社會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意義,是中國傳統地理觀的體現。同時,五嶽地區也藴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遺跡,吸引了眾多遊人和探險者前來探索。

結語

五嶽真形,作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傳奇仙山,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也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和探索空間。它們不僅是自然景觀的奇觀,更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延伸閲讀…

五嶽真形圖_百度百科

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