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真形圖心咒」在道教中具有傳承自太上道祖的符籙,由西王母傳播至人間,被認為擁有免災致福的神奇效果。河南登封縣嵩山中嶽廟內保存了有關此圖的碑刻,古代文獻中也有多處描述,詳細説明瞭其神奇能力:
根據《太平廣記》卷三所引《漢武帝內傳》的記載:「武帝問道:『這本書是仙靈之方嗎?我能瞻仰到它的內容嗎?』西王母拿出書展示給他看,並説:『這就是五嶽真形圖……仙官們佩戴著它就如同傳達指令,道士們攜帶著它巡山、經過山川,百神羣靈都尊敬地恭迎。』」


晉朝著名道教學者葛洪在《抱朴子·遐覽》中曾寫道:「在道書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三皇文和五嶽真形圖。古代仙官由於此道的神秘性,只有名震仙界的人才能夠傳授它。」
他繼續説道:「修道者若要在山谷中安居,必須佩戴著五嶽真形圖,這樣山中的惡魔和妖怪,以及一切毒蟲都無法靠近。漢武帝於元封三年七月七日由西王母授予此圖,並流傳至人間。後來的太初時代,」
-
五嶽真形圖的神秘魅力
自古以來,五嶽真形圖就被視為道教中的神秘符籙,據傳是由太上道祖創立,並經西王母之手傳播人間。其神奇之處在於能夠為佩戴者帶來諸多護佑,如避邪、免災、祈福等。河南登封嵩山的中嶽廟內,就珍藏著這樣一幅以碑刻形式存在的五嶽真形圖,其上記載了五嶽的山水特徵以及神祇的治理範圍。在古代文獻中,多次提到了這幅圖的神秘力量。例如《太平廣記》中引用的《漢武帝內傳》記載,武帝曾詢問此圖的功效,西王母回答説:“此五嶽真形圖也……諸仙佩之,皆如傳章;道士執之,經行山川,百神羣靈,尊奉親迎。”晉代葛洪的《抱朴子》中也有記載,稱《五嶽真形圖》為道書之重,非有仙名者不可得授。
這幅圖對於修道之人來説至關重要,棲身山谷之間的他們若能佩戴此圖,便能免受山中精魅邪毒之害。據傳,漢武帝在元封三年七月七日從西王母處得到了這張圖,並使之流傳人間。後世有位名叫李充的道士,自稱馮翊人,活了三百歲,他背負著包含《五嶽真形圖》的草器遊走江湖,漢武帝因此封他為“負圖先生”。因此,世人只要佩戴這張圖或是將其供奉家中,便能遠離邪魔、災禍,而迎來吉祥與福瑞。
嵩山中嶽廟的《五嶽真形圖》碑刻聲名遠播。該碑刻高約126釐米,寬為74釐米,碑首呈圓形。碑陽刻有《張宣慰登泰山記》,碑陰則刻有《五嶽真形之圖》。碑上對於五嶽的描述詳細入微,不僅有山水的位置圖示,還記載了各種神祇的職能和主管事物。例如,東嶽泰山圖下刻有10行80字的圖説,主掌世人的生死期限和貴賤之分;南嶽衡山圖下有8行56字的圖説,主掌星象分野和水族魚龍之事;北嶽恆山圖下則有9行62字的圖説,主掌江河淮濟與四足爬行動物;西嶽華山圖下的圖説為9行58字,主掌金銀銅鐵和羽翼飛禽之事;中嶽嵩山圖下的圖説有11行66字,主掌地脈所通。最下部還刻有一段《抱朴子》的記載,雖然部分殘缺,但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圖説的神秘與深厚。碑額上的篆書“五嶽真形之圖”六字,更是為這幅作品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美感。
五嶽真形圖的神秘力量源於它不僅標記了五嶽的地理位置,還對世間萬物的管理權限進行了劃分,具有深遠的宗教和文化意義。
五嶽真形圖心咒是一個強大的禪修工具,能夠引導你進入冥想狀態並與五嶽山的能量保持聯繫。無論是尋求身心平靜還是尋求創造力和靈感的提升,這個咒語都可以幫助你。
五嶽真形圖心咒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它結合了冥想、能量和觀想的元素。當你反覆念誦這個咒語並用心專注時,你會進入一種平和而安詳的狀態。這個咒語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可以幫助你建立一種與大自然和宇宙能量的連結,並獲得更高的覺知和能量。
五嶽真形圖心咒傳承了中國古代智慧和靈性實踐的精髓。它被視為一種神聖的咒語,用於提醒我們與自然環境和神聖能量的聯繫。這個咒語的重要性在於它使我們更加意識到我們與地球和宇宙的緊密聯繫,並幫助我們找到內在平衡和和諧。
五嶽真形圖心咒的冥想指引
冥想是進一步深化與咒語聯繫的方式。以下是幾個步驟,可以幫助你進入五嶽真形圖心咒的冥想狀態:
- 找一個安靜且舒適的地方,坐下並放鬆身體。
- 閉上眼睛,深呼吸幾次,放鬆並專注於自己的呼吸。
- 慢慢開始反覆念誦「五嶽真形圖心咒」,感受咒語的音調和節奏。
- 將注意力集中在咒語所代表的五嶽山脈,想像自己與這些山脈的能量連結在一起。
- 靜下心來感受自己身體和周圍環境的能量流動。
- 保持冥想狀態,直到你感到平靜和放鬆。
結語
五嶽真形圖心咒是一種能夠提升能量和覺知的強大咒語。通過專注和冥想,你可以與五嶽山脈的能量建立聯繫,並找到內在的平衡和和諧。不論你是在尋求冥想的幫助,還是想要提升創造力和靈感,咒語都能給予你所需的支持和能量。
現在,你已經瞭解了五嶽真形圖心咒的重要性和冥想指引。希望你能在這個咒語中找到平靜和內在的力量。
延伸閲讀…
《道長話短》 – 《#五嶽真形圖》 【 道教 … – Facebook
五嶽真形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