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粽情端午 連繫時代與文化
台灣在五月民間習俗中,端午節的意義僅次於過年,源自中國傳統,融入了各時空與民族的底藴,形成特有文化風景。
疫病消災 驅邪鎮煞的節令


端午節源於古代的惡日禁忌,當時人們相信五月天氣炎熱,疫病叢生,需採取各種避邪消災的措施。
五毒荼毒 五彩拒邪
中國傳統視五月為「毒月」,民間傳説存在「五毒」作祟,端午節透過繪製「五時圖」、懸掛「五彩縷」,以驅逐五毒。
菖蒲艾草 健康祈福的象徵
菖蒲和艾草自古被認為具有淨化驅邪的功效,端午節時,人們會於門口懸掛菖蒲艾草,或將其燃燒以辟邪祈福。
避五避煞 禳災毓福
端午節有「避五」習俗,孩童會外出遊玩,並佩戴香囊驅邪避災。此外,人們也會飲用雄黃酒,驅除毒蟲,庇佑健康。
粽情端午 情感綿延不斷
粽子是端午節的代表性美食,包裹各種食材,寓意祈求傳宗接代。而端午節贈粽的習俗,更反映了濃濃的親情與友情。
中西交匯 五月食禮
端午節期間,各地的飲食文化融合了中西特色,形成獨特風味。北方的角黍,南方的筒粽,以及融入在地食材的各種粽子,都是端午節的美食亮點。
龍舟競賽 鼓聲激勵人心
劃龍舟是端午節的熱門活動,起源於紀念屈原的傳説,現已演變為競競賽事,鼓勵團隊合作和拼搏精神。
紀念屈原 愛國情懷薪火相傳
公元前3世紀的屈原,投汨羅江自盡,表達對祖國的忠貞與痛心,端午節被賦予紀念他的意義,激勵後世愛國情操。
巧迷玩藝 寄予美好期望
端午節期間,各地都有相關的遊藝活動,如立蛋祈求好運,拋豆子祓除身心的不順,展現傳統智慧和祈福消災的願景。
時光之鑰 端午古今印記
端午節的習俗和傳説,連結了古代中國和現代台灣,透過流傳至今的民俗活動,人們可以領略歲月傳承的印記,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月代表物:綻放與歡慶的時節
五月,一個繁花盛開、鳥語花香的季節,有著許多象徵性的代表物,訴説著這個月獨特的魅力與精神。
五月代表植物:鈴蘭
鈴蘭,又稱五月花,是五月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它的潔白鈴鐺形花朵散發著清香,象徵著幸福、純潔和好運。在歐洲,人們習慣在五月一日互贈鈴蘭花,祝願親友平安喜樂。
五月代表花卉:玫瑰
玫瑰,象徵著愛與美麗,是五月另一個重要的代表花卉。五月盛開的玫瑰品種繁多,色彩鮮豔,從嬌嫩的粉紅到熱情的紅,展現著不同的愛與情感。
其它五月代表物
除了植物,五月還有許多其他代表物,承載著這個季節的獨特意義:
| 代表物 | 象徵意義 |
|—|—|—|
| 五月柱 | 慶祝遠古異教徒的生殖與豐收,後演變為基督教傳統的「五旬節」 |
| 五月天後 | 天主教對聖母瑪麗亞的稱呼,在許多國家都有舉行慶祝活動 |
| 五月風 | 温暖的微風,象徵著季節的轉變與新生的開始 |
| 五月舞 | 傳統的歐洲舞蹈,在五月舉行以慶祝春の到來 |
延伸閲讀…
鮮花、木柱、詩:為何五月在西方很特別? | 詩人
仲夏五月五情繫端午
這些五月代表物不僅點綴了這個生機盎然的季節,更承載著文化與民俗的傳承,使五月成為一個饒富意義與歡慶的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