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草的藥用價值
常聽説中醫中藥很神奇,其中大甲草更是被傳得神乎其神。在醫史上,大甲草最常見的功用即是消炎、消腫散結、清熱解毒、蛇蟲咬傷。無論是毒蛇咬傷、風濕、跌打損傷、疥癖、癰疽疔瘡、瘋狗咬傷、肝硬變、腎炎水腫,抑或是帶狀皰疹等症狀,中醫皆會使用大甲草進行調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大甲草具有毒性,故在使用時必定要小心謹慎。
各種大甲草的組成及用法
組成 | 用法 |
---|---|
鮮大甲草根18.8克,酒半瓶至1瓶 | 不詳 |
鮮大甲草18.8克,白骨九層塔18.8克,黑糖11.3克 | 將上二味青草藥洗淨,加黑糖共搗爛,外敷患處。 |
大甲草7.5克,青木香7.5克,巴豆根7.5克,酒半瓶至1瓶 | 不詳 |
大甲草根18.8克,米酒2碗 | 先將大甲草根洗淨,用酒2碗煎八分服,並將渣搗爛外敷傷處。不可久服。 |
速取綠豆150.0克,甘草18.8克 | 不詳 |
五虎下山草藥:功效、應用與禁忌
五虎下山草藥,又稱老虎膏或保心安油,是一種傳統中醫外用膏藥,由多種中草藥製成,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驅風散寒等功效。
成分
中藥材 | 功用 |
---|---|
艾葉 | 温經止血、散寒止痛 |
薄荷 | 清涼解熱、止痛消炎 |
丁香 | 温中止痛、行氣活血 |
樟腦 | 驅風散寒、止痛定喘 |
白芷 | 祛風止痛、通竅和營 |
川芎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
桂皮 | 温經通絡、散寒止痛 |
肉桂 | 温經通絡、活血止痛 |
紅花 | 活血化瘀、散瘀止痛 |
乳香 | 活血止痛、消腫散瘀 |
沒藥 | 活血止痛、消腫散瘀 |
川椒 | 温中散寒、止痛定喘 |
冰片 | 清涼止痛、醒腦提神 |
功效與應用
五虎下山草藥具有以下功效與應用:
- 消炎止痛:可緩解肌肉疼痛、關節炎、扭傷等症狀。
- 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青等。
- 驅風散寒:温暖身體,預防感冒風寒,緩解胃腸不適、腹痛腹瀉等症狀。
- 其他:也有止咳化痰、消腫止癢、安神助眠的作用。
用法與用量
- 外用:塗抹於患處,每日數次,輕輕按摩至吸收。
- 用量:每次用量根據患處大小決定,一般1-2公分大小即可。
禁忌與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婦女禁用。
- 皮膚過敏、破損者禁用。
- 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
- 使用後如有灼熱感或過敏反應,請立即停用並就醫。
- 遠離兒童存放,以免誤食。
總結
五虎下山草藥是一種傳統中醫外用膏藥,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驅風散寒等功效。適用於各種肌肉疼痛、關節炎、跌打損傷等症狀。使用時請遵循用法用量,注意禁忌事項,確保安全有效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