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河上公章句》主張安「魂、魄、神、精、意」,涵養五臟;天之鬼為魂,「五氣」鼻入藏於心,影響性情,地之鬼為魄,「五味」口入藏於胃,影響身形,口鼻牝之門,是人身通感天地門户。
[2]
《黃庭經》主張食氣,存養太和,「魂返魄」「攝魂還魄」,可不死而得入黃寧。
[3]成子注《黃庭經》,謂誦讀黃庭,能調和三魂,制煉七魄;除去三屍,安和六腑;五臟生華,色返孩童,百病不能傷,災禍不得幹。
[4]
三魂七魄並稱,載於《抱朴子》。
謂守一存,金水分形(分身之術),自見人身中有三魂七魄,能接見天地神靈。
[5][6]
上清道書《靈書紫文上經》中有詳細解説,謂三魂七魄於時日,夜間出入肉身飄盪,道士拘制,安神定形。
七魄名號為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穢、肺,乃身中濁鬼,當制止其伐身,三魂名號胎光、、幽精(三魂上元宮泥丸赤子、中元宮絳房真人、下元宮丹田嬰兒,以及命門玄關之大君),身中長生神,存守身內。
[7]太平經鈔甲部三魂七魄語,靈書紫文增補。
[8]
陶弘景所編《誥》載有種種法術攝受三魂七魄,能出夢,守魂魄,煉身形。
[9]
唐朝道書《上除三尸九蟲保生經》敍述「煉陽魂而制陰魄」法,並説學道者,順魂靈制屍魄,以陽消陰,令魂鍊魄,減,乃長生道。
地魂可知主魂一切因果報應,可指使在世肉身,所以肉身死亡後,七魄在身其性行魄力,死亡後墓地對神主,直到輪迴,三魂會重聚。


並説有三魂會日,於此本會日,誦人。
説三魂,一主命,一主災衰,一主財祿;居本屬宮宿,一居水府,一居地府五嶽。
人身唯七魄居不散,本命日,一魂歸降魄相合。
若三魂循環不絕,百神交會,人無病,若三魂不歸,魄與五鬼為徒,令人行事,躭睡眠,災患折磨。
道教有種種法術,能拘魂制魄,使人長生。
[11]
朱熹以及宋末道教學者俞琰認為三魂七魄非真指實數,醫家謂肝屬東方木而藏魂,肺屬西方金而藏魄,九宮數三居左,七居右,主張三七九宮數,虛指五行。
[12][13]隋代蕭吉《五行大義》提有多種,認為魂魄數,乃配合種種陰陽五行八卦天地人數,而為魂三魄七。
[14]
道教稱「胎光、爽(或作『奭』ㄕˋ[15][16][17][18])靈、幽精」,丹鼎派稱「元神、陽神、陰神」。
三魂生存於精神中,所以人身去世,三魂歸三線路。
直到輪迴,三魂會重聚。
另有説法認人意識是魂主宰,而不是覺魂。
靈魂若有毛病,人會痴呆。
覺魂若有毛病,人會發瘋,神經會散亂。
生魂若有毛病,人生病。
人若死後生魂會消滅,靈魂因果循環六道之中輪迴。
如果善業於惡業投胎天界或人界,天界靈魂和覺魂會合一,人間覺魂消滅,新生一覺魂一生魂投胎。
如果惡業於善業地獄道,靈魂會地獄受刑受苦。
只有農曆七月十五日才能人間,覺魂留在世間排徊,直到靈魂受苦完投胎人界(人道和畜生道)覺魂消滅,留在人間覺魂有時可以受神主牌位讓人拜,有時墓園流浪,有拜公媽人受覺魂作弄,沒拜公媽人受外來孤魂作弄。
是指「天魂、地魂(或識魂)、人魂」,稱「胎光、、幽精」,三魂生存於精神中,所以人身去世,三魂歸三線路:天魂只是良知是不生不滅「無極」,因有肉體因果牽連,所以不能歸宗源地,帶走上空間天路寄託處,暫為其主神收押,這是所謂「天牢」。
地魂可知主魂一切因果報應,可指使在世肉身,所以肉身死亡後,七魄在身其性行魄力,死亡後墓地對神主,直到輪迴,三魂會重聚。
而「三魂」是「如」(生命),所產生一種能量形態並吸附了靈質而具形體,靈魂、覺魂、生魂説中,靈魂主宰人意識,覺魂主宰人,人若死後生魂會消滅,覺魂留在人間,人若做善歸神,靈魂和覺魂會合一。
靈魂因果循環六道之中輪迴,如果善業於惡業投胎天界或人界,天界靈魂和覺魂會合一,人間覺魂消滅,新生一覺魂一生魂投胎,如果惡業於善業地獄道,靈魂會地獄受刑受苦,只有農曆七月十五日才能人間,覺魂留在世間排徊,直到靈魂受苦完投胎人界(人道和畜生道)覺魂消滅,留在人間覺魂有時可以受神主牌位讓人拜,有時墓園流浪,有拜公媽人受覺魂作弄,天地萬物有魂,植物只有一條生魂,沒覺魂和靈魂,畜生有一條生魂和一條靈魂,我們今天這個單元是「學佛釋疑」。
今天要來各位説一個問題是有人問到説:「佛教有沒有三魂七魄呢?靈魂是不滅嗎?」説:佛教有有説到三魂七魄這個事?佛教有有説魂滅呢?那我們各個層次這個問題。
我們説一下靈魂不滅,其佛法中説見,説魂見,它是佛法中説見,所以靈魂是佛法中説見。
佛法並有説魂滅,有人説佛法裡面不是説有一個滅本心嗎?但是那個不滅本心是靈魂嗎?那個不滅本心人講靈魂是嗎?我們這一集要這個問題來作一個説。
那我們説魂見,靈魂這個知見古今中外存在,基本上中國靈魂見是出自於儒家思想、有道家思想延伸,這個我們後面會各位作説。
靈魂知見時候到現在,從印度乃至於希臘、乃至於歐洲、乃至於不是説基督教他們沒有講,基督教他們講永生,一樣是講靈魂,但是那個佛法中説見。
所以這個靈魂見是所有一切眾生一個迷惑,所以只是中國儒家,有道家説這部分問題。
靈魂見它是於生命實相瞭解產生一種見,因為於生命實相瞭解,所以有錯誤一個妄想,認説有一個能夠常住不滅這樣子一個心,能夠生到未來世去,這個常住不滅這個心,他們認知這個心,其攝屬五陰裡面,我們後面會三魂七魄,道家儒家他們解釋三魂七魄道理,來説這子一個理由,説為什麼魂見它是攝屬五裡面。
如果這個東西講話,很多人會靈魂不滅,有佛法裡面説一個生滅這個本心它混一起;於很多佛門裡面人,認説有一個魂,佛教裡面大師不乏有這樣子一個見解,認説魂是一個滅──我們有一個靈魂是不滅。
他們説魂我們本心。
但是他們説這個本心、他們認為這個本心是意識心,而不是佛説第八識心。
所以靈魂見它其實本質上,因為它是離開五陰常,所以它是見。
靈魂見基本上是不離開五陰為常,眾生是這個靈魂,這個靈魂當成是不滅,但是這個靈魂是意識心,乃至於識陰不滅前提,認説有一個能夠滅識能夠到來世去,這個見了。
所以我們説魂魄、魂魄、魂魄,那魂魄我們俗語講説:某人失魂落魄、失魂落魄。
請問各位!我們形容某人失魂落魄,或是説你自己失魂落魄時候,那個現象是怎麼樣?那個現象説:你心裡,你心裡不在意於外面一些事情,而不注意外面事情,沒有觸到外面一些境界,而心自己境界裡面,所以失魂落魄。
那這個去注意這些境界,或是説不注意境界這個心,是哪一個心呢?很多人會狡辯説:這個心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個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個心,那個心是啊!那個心是意識心,那個能夠了知心意識心。
有什麼教證可以證明?佛説:意、法因緣生意識。
因為意根觸法塵所以意識產生,意識輾轉這個法塵上面去作了別,所以意識是觸三界六塵萬法這些法塵境,意識這個地方作了別。
所以你失魂落魄時候,是因為意識這個地方去失魂落魄啊!所以中國靈魂見基本上是源於儒家、道家魂魄説。
失掉一魂叫作失魂,那你死了後另外一魂去投胎,受了因果律去投胎,另外一魂留在人間,另外一魂消失掉了;另外一個主魂這個靈魂因果律去投胎,那主魂去投胎後,覺魂生魂怎麼辦呢?覺魂生魂不是失了兩個魂了嗎?所以這個邏輯上本身講了。


延伸閱讀…
這個三魂他們怎麼説呢?三魂是存在於精神之中,所以你會有精神,你會有心能夠去了這些境界。
因為我們有天魂、地魂、人魂三魂,所以你會去了這些境界。
所以你沒有辦法地去了別境界時候,叫作失魂落魄。
所以這邊能夠知道説,它所謂失魂你意識心沒有辦法去了別境界,但是你是能夠知道説,你沒有去了別境界而渾渾噩噩;但是你處渾渾噩噩那個心,是什麼心?還是意識心。
説你那個意識心渾渾噩噩時候,他們説那個叫作失魂落魄。
所以他們説這個是三魂,三魂是天魂、地魂、還有人魂,那有這幾種説法。
但是不管是天魂、地魂、人魂,主魂、覺魂、生魂,或是説元神、陽神、陰神的説法,不離三魂存在於這個意識心、存在於五陰這個精神體當中,存在於五陰裡面受想行識這個精神體當中。
所以他們認為三魂存在於精神當中,存在於受想行識這個五識當中。
所以道家裡面如此説:他説主魂、覺魂、生魂這樣子的説法中,或説主魂間、或是説生魂神主牌、或是説覺魂是墓地;説人死後他三魂,這個主魂是陰間,但是生魂是神主牌,覺魂是墓地。
有人説:主魂是主宰人意識,覺魂是主宰人善惡羞恥心,生魂是主宰人壽命。
這樣子有問題來了?這個三魂:有一個魂主宰人意識、有一個魂主宰人善惡羞恥心、有一個魂主宰人壽命。
這邊是不是説著,這個主魂主宰人意識,説這個主魂本身意識了別了嘛!它是主宰意識作用。
那個覺魂主宰人善惡羞恥心,那能夠知道善惡羞恥心是誰?還是意識心。
意識心這些善惡心所相應,所以覺魂是意識心。
那生魂主宰人壽命,生魂主宰人壽命,這個是人色陰,色陰滅了後壽命盡了,色陰毀壞了後,乃至於識陰跟著滅掉後,你這一世壽命盡了,所以生魂主宰人壽命,這個是有問題。
他説人若死後生魂會消滅,覺魂留在人間,靈魂因果循環六道之中輪迴,那這個問題了。
人死後生魂會消滅,覺魂留在人間,這個人意識成三塊,意識成三塊,説意識心、這個意識心、有一個意識心,這個生魂會消滅;那這個意識心色陰相應這一部分,這個生魂它會消滅;那意識心這個覺魂,這個覺魂前面説它能夠分,覺魂它能夠去了別善惡羞恥心這一部分,這個覺魂留在人間,那覺魂留在人間幹什麼呢?供子孫膜拜。
這個覺魂留在人間,這個能夠知善這個心,留在人間供子孫膜拜;那另外一個主魂,所謂靈魂因果循環六道之中去輪迴了,説你這個主魂去輪迴了。
這個是有問題!你這個三魂是要合在一起,如果三魂沒有合在一起,叫作失魂落魄。
失掉一魂叫作失魂,那你死了後另外一魂去投胎,受了因果律去投胎,另外一魂留在人間,另外一魂消失掉了;另外一個主魂這個靈魂因果律去投胎,那主魂去投胎後,覺魂生魂怎麼辦呢?覺魂生魂不是失了兩個魂了嗎?所以這個邏輯上本身講了。
延伸閱讀…
邏輯上講,説佛法角度話,就算他講得,它這個是屬於五陰攝法,是屬於五陰裡面法。
因為他説魂,全部都是攝屬在意識了知心部分。
那我們來看看七魄,七魄他所指是説喜、怒、哀、懼、愛、惡、慾,説喜、生氣、、恐懼、還愛、有厭惡、有希求慾望,這樣子法生存物質當中,那這個是心法色法混一起;説他認喜、怒、哀、懼、愛、惡、慾這個是屬於精神ㄧ個狀態,是意識相應於喜怒哀懼愛慾這ㄧ個精神狀態,生存於物質當中。
説他們認這個是生存於血肉身,説你這個喜、怒、哀、懼、愛、惡、慾它是生存於血肉之身,這個是心法色法混淆不清。
所以他們説人身去世時候七魄消失了,後肉身-產生肉體,有產生魄,這個是屬於陽世物質世間。
所以《禮記》〈祭義篇〉地前面説這個道理它它定義出來。
《禮記》〈祭義篇〉裡面這個是屬於儒家文獻,他説人死後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道家認為魂屬陽附於氣,魄屬附於形體。
這説人死後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他們是認説這個前面説那個主魂、那個靈魂,這個魂氣是歸於天;説歸於天這個宇宙ㄧ個能源,宇宙有ㄧ個天,所以叫作天道,所以一切歸到這個天道上面去了。
但是其實人死後你五陰全部滅掉了,所以不是説人死後你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他們認説色掉後形魄歸於地,那色掉後是歸於四大,這個是沒有錯。
但是你五陰,另外識陰是滅了;你到未來世去話是依著你業緣、依著你中陰身,入胎後是形成另外一個五陰。
所以道家一説,認為魂屬陽附於氣、魄屬附於形體。
所以這個重點這個魂屬陽附於氣,所以會有説人法天、天法道、道法。
所以説人死了後,人法天,有一個天道,人要回歸到這個天道。
這個是一貫道思想基本根源,人死了後是回到一個天道。
道法什麼呢?道法天,法回到天界。
天法什麼?天法。
天是而形成。
所以這個佛法來講話,這個叫作外道。
但是這邊有一個問題我們要探討的説:佛法當中不是説有一個本體嗎?人家説魂是本體,那有什麼呢?那你們佛教説有一個本體,那這個本體靈魂嗎?這個和靈魂有什麼呢?這個是有。
什麼外道有時候人會認説有一個魂祂是常住不滅?這個主要原因因為外道他或有眼、或有天眼,但是因為有斷我見緣故,所以沒有辦法辨別中陰身有鬼身差異,所以混淆不清。
所以知道説無論是中身或是鬼身,他是異陰。
什麼叫作異陰相續呢?異陰意思説,我們五陰身、我們色、受、想、行、識,你這一世壽命盡時候,你五陰會滅掉。
所以你五陰滅了後,但是什麼你會出生未來世一個五陰身?這個未來世五陰身依著你業種受生業種,那受生業種是儲存在什麼地方?是儲存在如來藏裡面。
那你如來藏有你這些業種,是無形無相,乃至於你意根觸動這些業種,一樣是無形無相。
但是你這一世死亡、滅時候,色、受、想、行、識全部滅時候,只有如來藏儲存了這些業種。
那這些業種因為你分段生死業種未了,所以一度讓如來藏出生了一個中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