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徵”還是“象徵”?“想像”還是“想象”?分不清了!説文解字:“像”與“象”分工明確,為何有人常用錯?漢語是世界公認掌握語種,不僅倒許多老外,身中國人,有些字詞搞明白,錯。
比如“像”與“象”。
“像”與“象”之所以常會人弄錯用法,是因為文字改革史上,“像”與此同“象”歷了分久合、合久又分歷程,某些歷史時期,一種同法是,過了些時間,用法,成錯誤了。
本義相貌相似。


漢字簡化前,“像”和“象”這兩個字意義和用法是各司其職。
“象”本象形字,甲骨文字形,突出象長鼻子,本義大象。
“象,南越大獸,長鼻牙,三年一乳。
像鼻牙四足尾 形(《説文》)。
”“像”形聲字,人,象,象聲。
本義相貌相似。
《説文》:“像,。
”段注:“然韓非之前或只有象字,無像字。
韓非後小篆即作像。
許斷不以象釋,復象釋像矣。
繫辭曰,爻者,效此者。
”到了1964年公佈《簡化字總表》中,“像”字當作“象”字,兩者合二一了,這樣使用起來,“”可出;然而,1986年發佈《簡化字總表》中,“像”確實規範字,作為“象”字,而是“自成一字”。


延伸閱讀…
曰,象者,像。
……蓋象古文,聖人像釋。
雖他本像作象。
然鄭康成、王輔嗣不可信。
形像、圖像、想像字人,而學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廢矣。
”到了1964年公佈《簡化字總表》中,“像”字當作“象”字,兩者合二一了,這樣使用起來,“”可出;然而,1986年發佈《簡化字總表》中,“像”確實規範字,作為“象”字,而是“自成一字”。
延伸閱讀…
經歷了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後,一提到這兩個字,大家有點犯蒙了。
如今,“像”與“象”該怎麼樣,呢?這個我們得求助於最新版《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了。
1996年編《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這兩個字義項做了明確規範。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給出了象基本義項,作為名詞,表示陸地上哺乳動物“象”。
另外,有兩個義項:名詞時,指是自然界、人或物形態、樣子,如:景象、氣象、天象、現象、形象、印象、表象、病象、脈象、假象、旱象、險象、萬象。
動詞時,則表示模仿,如:象形、象聲。
名詞時,指以模仿、方法製成人或物形象,如:圖像、雕像、人像、畫像、偶像、遺像、像章、塑像、肖像、繡像、像、神像、影像、錄像、攝像。
動詞時,意為某事物或相似,如:好像、活像、像那麼回事、温順像小綿羊,像雷鋒那樣生活、像你這樣人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