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生四象】探索「兩儀生四象」,揭開易經入門的奧秘

【兩儀生四象】探索「兩儀生四象」,揭開易經入門的奧秘

“兩儀生四象”是易經中極為重要的概念,它源自伏羲的《易經·繫辭》中的一章。這個概念描述了太極的生成過程,從混沌到陰陽分離,再到形成四象,進而衍生出八卦。太極代表了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是萬物生成的本源。這一思想不僅在易經中有所體現,也在其他古籍如莊子中有所論述。”兩儀生四象”的概念深深影響了中國古代哲學和宇宙觀。

太極生兩儀:宇宙創生的詩意描述

中國古代的經典《易經》被譽為窮盡天地奧秘的哲理書,其中對宇宙創生的描述充滿了詩意。據《易經·繫辭》上傳第十一章記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這段文字揭示了宇宙從最初的混沌狀態到陰陽分明的過程,以及如何由此生成萬物。

兩儀生四象 Play

太極:宇宙的本源

太極被視為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出現於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無極)之後,是萬物(宇宙)的本源。在《易傳》中,太極被描述為生成陰陽二爻的基礎,透過分蓍佔卜,形成八卦。這裡所描述的是八卦的生成過程,也是對天地開闢的總括。

太極與易學

太極的概念在道教的易學中尤其重要,它構成了道教宇宙論、宗教修養理論和法術理論的重要基礎。至宋代,道教思想家為了區別先天與後天的氣,引入了古字“炁”來代表先天之氣,而“氣”則被當成後天的氣。這兩個概念在道教文獻中有所區分,但在其他文獻中,通常用“氣”一詞來概括。

兩儀生四象

太極圖:陰陽變化之理

所謂“太極陰陽圖”(又稱“太極兩儀圖”)常被誤認為“太極圖”。實際上,太極是由無極而來,沒有陰陽分明的“陰陽魚”,只有一個外部的圓圈和內部的小點。接著出現的是陰陽分明的“兩儀”(即通常所説的“太極圖”),最後是陰陽中包含陰陽的“皇極”。

太極思想與形兵術

太極的思想在古代兵法中也有體現,如“形兵之極,至於無形”,這句話強調了戰爭形態的極致變化,達到無形可循的程度。

太極階段 特徵
無極 混沌狀態,陰陽未分
太極 陰陽開始分化,但尚未分明
兩儀 陰陽分明,形成太極圖
四象 陰陽中再分陰陽,形成四象
八卦 四象再分,形成八卦

太極圖據傳是由宋朝隱士陳摶所傳,原名《無極圖》。陳摶對內丹術和易學有所研究,其學説在天文、曆算、醫學等方面也有影響。《易經》中的太極思想不僅是中國哲學的重要內容,也對中國文化和社會思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引用文獻

[1] 繫辭上傳第十一章

[2] 陳摶《無極圖》

[3] 《易經》

“`

兩儀生四象

兩儀生四象是一個古老的概念,源自於中國傳統哲學,尤其在道家思想中佔有重要地位。這個概念表達了宇宙和萬物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根據這一理論,宇宙由兩個基本原則組成,即陽和陰。陽代表陽性的力量,被認為是明亮、熱情、活躍和外向的。而陰則代表陰性的力量,被認為是柔和、冷靜、安靜和內向的。這兩種力量相互作用和平衡,才形成了宇宙的運行和萬物的生成。

在兩儀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四象的概念。其中,四象分別為太陽、太陰、陽起陰隱和陽隱陰起。太陽代表陽性力量的極致,充滿活力並主宰著萬物的生長和發展;太陰則代表陰性力量的最高表現,充滿柔和並主宰著事物的變化和消長。陽起陰隱表示在宇宙運行中陽性力量優勢,而陰性力量處於隱藏狀態;相反,陽隱陰起則代表著陰性力量的優勢,而陽性力量趨於衰弱。

兩儀生四象的理論不僅適用於自然界,還能應用於人際關係、生活哲學等各個領域。它提醒我們要保持平衡,克服極端,並尋找和諧與和平。只有在兩儀的平衡下,世界才能達到繁榮和發展。

結語

兩儀生四象是中國古代智慧的體現,它不僅是一種哲學觀點,更是一種生活態度。通過體悟兩儀生四象的意義,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平衡自己的生活,並達到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

延伸閲讀…

兩儀生四象_百度百科

兩儀生四象(風水學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