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掛圖」是易經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代表著自然現象的動靜狀態。八卦由三爻組成,每一現象都可找到一種卦去掛。通過將現象以八卦作模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釋世界的萬象。易經八卦的產生可追溯至河圖、洛書和太極的理論,其組合方式可以代表天、地、水、火、雷、風、山和澤等各種自然現象或動態。
八卦的奧秘與演變
八卦的起源與象徵
八卦是《易經》中的核心概念,它以陰陽爻為基礎,通過三爻的排列組合,形成了八個不同形態的卦象。每卦象都代表了一種自然現象或動態,如天、地、水、火、雷、風、山、澤等。八卦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河圖、洛書和太極的哲學思想。太極生出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進而演變為八卦,八卦又衍生出六十四卦。
八卦與萬象的關聯
透過八卦這個模型,我們可以理解並預測萬物的變化和發展。八卦的項目組合可以代表各種自然現象,而將這些現象掛靠在相應的卦上,便能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讀。例如,將「天」這個現象與「乾」卦相對應,「乾」即為卦名,「天」就是其所代表的象。每種卦象都有特定的掛靠規則,不是任意掛靠在某個現象上。
八卦的組成與排列
八卦由三爻組成,「爻」是構成八卦的最基本符號,有陰爻和陽爻兩種。陰陽爻的兩兩相重形成了四象,即太陽、少陰、少陽、太陰。四象加上一爻就成了八卦。爻的排列自下而上,形成了天、人、地的三層結構。八卦又稱為八單卦或八經卦。
八卦的記憶與對應
記憶八卦時,可以與「先天八卦圖」對應起來,按照乾、坤、坎、離、震、巽、艮、兑的順序排列。這種排列方式體現了自然現象的對應關係,如天對乾,地對坤,水對坎,火對離,雷對震,風對巽,山對艮,澤對兑。
八卦的演變與應用
關於八卦的演變,有兩種不同的學説。一種是邵雍提出的先天八卦,他認為四象演化出八卦,進而形成六十四卦。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八卦源於周文王的乾坤學説,強調天地相交而生萬物,將八卦與東南西北的方位相對應。總之,八卦不僅是古代中國的天文地理哲學等文化思想的體現,還涉及到文學、武術、中國音樂等多個領域。透過對八卦的學習和應用,可以加深對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理解。
八掛圖


八掛圖,或稱八卦圖,是一種古老的符號,被用於傳遞信息和象徵深刻意義的圖像。
八掛圖通常由一個中心點和八個射線組成,每個射線代表著不同的概念或元素。這個圖形可以被發現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並且具有多種解讀。
在中國文化中,八掛圖被認為代表了天、地、雷、風、水、火、山和澤八個元素。這些元素是中國哲學和自然觀念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並且代表著一個完整的宇宙體系。
而在西方文化中,八掛圖被視為一種神聖的符號,具有保護和平衡的力量。許多文化和宗教將八掛圖視為神聖的幾何圖形,被用於守護和祈禱。
無論在哪個文化中,八掛圖都承載著深刻的象徵意義。它提醒著我們生活中的平衡和相互聯繫。它也教導我們尊重自然和宇宙的力量,並在人類與自然之間建立和諧。
在現代社會中,八掛圖的意義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不僅僅存在於古老的藝術中,也被運用在設計中、飾品中以及室內裝飾中。人們將八掛圖視為一種時尚和美感的象徵,同時也代表著精神與實際的平衡。
總結而言,八掛圖是一種具有深遠意義的符號和圖像。無論是在中國還是西方,八掛圖都承載著尊重自然和宇宙的概念,並傳遞著平衡和和諧的信息。
延伸閲讀…
八卦圖_百度百科
太極八卦圖掛圖 – 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