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是《經》基本概念,可代表一切現象動靜狀態,每卦由三爻組成。
「卦」有「懸掛」意,代表各種現象八種卦之一,一一標示豎立起來以便於觀察;如「天」這現象,「乾」這卦「懸掛」著,即乾卦,天象。
一種卦可掛很多很多現象,但不是任意掛,有規則。
每一現象可找到一種卦去掛,不是任意。
有象,後有卦。
萬象納入八卦,八卦懸掛萬象。
將萬象八卦作模型,硏究理解八卦這模型有助理解萬象。
經八卦產生可回溯河圖洛書,以及太極。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八卦項目組合,可代表各種現象或動態,「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可稱首八象,因為八卦可説是卦這八種看到現象),卦名稱「乾、坤、坎、離、震、巽(ㄒㄩㄣˋ)、艮、兑」。
經八卦代表古代中國天文地理哲學文化思想,其理論涉及到文學、武術、中國音樂方面。
若八卦兩兩,形成六十四卦。
原本八卦(三爻)稱為八「單卦」,而兩八卦上下組合(六爻)稱「卦」。
「爻」是基本符號,意指交錯,奇畫(「⚊」稱陽爻)或偶畫(「⚋」稱爻)表示。
爻有陰、陽兩種儀態,若兩兩形成四象(太陽、陰、少陽、太陰)。
四象增加一爻,形成八卦。
爻自下而上排列。
「三」爻含義,象徵着「天人地」(上有天、下為地、人其中)。
八卦,意謂八單卦(八經卦)。
背誦時可「先天八卦圖」應:(乾)上而下,(坤)左至右而上。
宋朝學者邵雍認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為伏羲八卦,叫先天八卦;有學者認為八卦應該出自周文王乾坤學説,他認為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萬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餘六卦其子女:震為男,坎中男,艮(普通話讀音:gèn;國語注音:ㄍㄣˋ;粵音:gan3,「覲」)為少男;巽(普通話讀音:xùn;國語注音:ㄒㄩㄣˋ;粵音:seon3,「遜」)長女,離為中女,兑為少女,是文王八卦,稱後天八卦。
邵雍以前沒有區分先天八卦、後天八卦説法。
方位,後天八卦:震東,兑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


後天八卦方位東南西北方位有一一對應關係:震離兑坎代表正東、正南、正西、正北,餘下四卦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隅。
右圖反映了中國古代製作地圖傳統方式:
前南後北(坐北朝南),左東右西。
這個方位與西方傳入現代製圖以北上方向相差一百八十度。
(古中國歷史疆域發展:北到南,黃淮平原到長江流域,可以解釋古人製作地圖想法。
)
先天八卦方位後天八卦為何?有人認為先天八卦反映了世界產生前景象,而後天八卦則相反。
有人認為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代表了立體垂直空間和平面時間概念(類似於西學中維度),如清人張潮《幽夢影》中即有「先天八卦,豎看者;後天八卦,橫看者」之句。
先天八卦相傳是伏羲所造。
坊間漢字「三求平未,鬥非半米」來記八卦符號。
及至宋朝,有學者認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為伏羲八卦,叫先天八卦;有學者認為八卦應該出自周文王乾坤學説,他認為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萬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餘六卦其子女:震為男,坎中男,艮(普通話讀音:gèn;國語注音:ㄍㄣˋ;粵音:gan3,「亙」)為少男;巽(普通話讀音:xùn;國語注音:ㄒㄩㄣˋ;粵音:seon3,「遜」)長女,離為中女,兑為少女,是文王八卦,稱後天八卦。
八卦符號太極圖搭配出現,代表中國傳統信仰(儒,道)真理:「道」。
漢代學者李君明首創(後世稱京房)。
京房首創八宮卦後世預測學影響。
五行後天八卦提出如下應關係:震(雷)、巽(風)木,離為火(日),坤(地)、艮(山)土,兑(澤)、乾(天)金,坎水(月)。
八卦’是‘五行’一樣風水元素,是古人用來解釋世界一種形式。
八卦是‘陰陽’基礎上衍生而出的。
太極一,是道,是天地時物質性元氣。
而生陽,靜而生陰,是生兩儀,一陰一陽兩儀,故《;繫辭説》説:“一陰一陽謂道”,古人觀天下萬物變化,不外乎太極而生陰陽,故畫象陽,畫一偶象陰。
所以組成八卦基本東西叫做‘爻’,構成卦象直橫和斷橫,稱“—”陽爻、稱“–”陰爻。
陽陽爻,”—”表示,單為陽數;陰陰爻,”–“表示,雙為陰數。
這構成八卦基本符號,是(陰陽)矛盾形態和萬物演變過程中基本陰陽二氣基本符號。
‘陰爻’、‘陽爻’基礎能夠衍生出‘四象’。
這裏四象不是指星宿四象‘東蒼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而是《易傳》中老陽、陰、少陽、陰,其中‘老陽’、‘陰’叫‘太陽’、‘太陰’。
‘太陽’雙陽爻‘太陰’雙陰爻,‘少陽’陽爻上陰爻下,‘陰’陰爻上陽爻下。
易傳四象與星宿四象相可以融合,青龍表少陽主春,白虎表少陰主秋,玄武陰主冬,朱雀太陽主夏。
‘八卦’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兑’。
乾天,坤為地,震為雷,巽風,坎水,離為火,艮山,兑為澤。
八卦基本卦象,即“乾天,坤為地,震為雷,巽風,坎水,離為火,艮山,兑為澤”。
上圖可以看到,天在上地下,《周易·説卦傳》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水火不相射。
八卦,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乾一開始,左起逆時針轉,是兑二,離三,震四;乾一右起順時針轉,是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這先天八卦圖。
乾三連、坤六斷;離中、坎中滿;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斷。
有先天八卦有後天八卦,後天八卦為周文王所創,因此叫文王八卦,後天八卦圖如下:後天八卦口訣:“一數坎來二數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數中宮六乾是,七兑八艮九離門。
”這個主要於看方位,古人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後天八卦圖即震卦起始點,位列正東。
順時方向,巽卦,東南;離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東北。
如象徵節氣,震為春分,巽為立夏,離為夏至,坤為立秋,兑為秋分,乾立冬,坎冬至,艮立春。
即是序數: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中宮,乾六、兑七、艮八、離九《説卦傳》曰:“乾、天,故稱乎父。
坤、地,故稱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男。
巽一索而得女,故謂這長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
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
艮三索而得男,故謂少男。
兑三索而得女,故謂少女”。
《説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離,致役坤,説言乎兑,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方位,後天八卦:震東,兑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
如圖後天八卦方位是:離南、坎北、兑西、震東、坤在西南,民東北、巽東南、乾在西北。
八經卦是三畫卦,叫做單卦,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兑。
乾、震、坎、艮陽卦,坤、巽、離、兑為陰卦。
陽卦中乾卦天卦、父卦,震卦男卦,坎卦中男卦,艮卦少男卦。
卦中坤卦地卦、母卦,巽卦女卦,離卦中女卦,兑卦為少女卦。
乾坤兩卦稱為天地卦、父母卦,其他六卦稱為六子卦。
日月影象定卦:先陽後陰,日月運轉而排列。
1.“乾”純陽,居位上,天體運行,由此起卦;2.東方,晨曦顯,天空霞光一閃——閃為電,電為雷,雷為“震”——晨明天亮;3.旭日升空,陽光,正午之時,位居“離”位;4.天臨傍晚,夕陽夕照,日落西山,“艮”(山)位,進入陰卦;5.“坤”陰,地黑,陽卦轉,陰卦始;6.退隱澤(兑)地,萬物靜息;7.位臨坎位,陰中之陰,午夜正濃;8.位臨“巽“位,微風起,時黎明,進入乾卦。
一個排列,一個陰陽交替,日月運轉定位。
北方:一個白點內,六個黑點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水。
東方:三個白點內,八個黑點在外,表示青龍星象,五行木。
南方:二個黑點內,七個白點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火。
西方:四個黑點內,九個白點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金。
中央:五個白點內,十個黑點在外,表示時空奇點,五行土。
(其中,單數白點陽,雙數黑點陰。
四象之中,每象各統領七個星宿,共28宿。
)以上為《河圖》。
其中四象,古人坐北朝南方位為正位: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
此乃風水象形源。
河圖十數合五方,五行,陰陽,天地象。
圖式白圈陽,天,奇數;黑點陰,地,偶數。
並以天地合五方,陰陽合五行,所以圖式結構分佈: 一六共宗居北方,天一生水,地六成;二七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三八友居東方,天三生木,地八成;四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五十相守,居中央,天五生土,地十成。
河圖乃五星出沒時節而繪成。
五星古稱五緯,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五行運行,二十八宿舍為區劃,於它軌道日道,古人用以紀日。
五星木火土金水順序,出現於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
由此可見,河圖乃本五星出沒天象而繪製,這是五行來源。
每年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概念這樣形成。
七月夏至後,火星見於南方,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火行概念這樣形成。
三月春分,木星見於東方,春氣當令,草木萌芽生長,所謂”春到人間草木知”,木行概念這樣形成。
九月秋分,金星見於西方,古代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殺伐之氣當令,萬物老成凋謝,金行由此而成。
五月土星見於中天,表示長夏濕土氣當令,木火金水以此中點,木火金水引起四時氣候變化,地面上觀測出來,土行概念這樣形成。
洛書,稱龜書,是陰陽五行術數源。
古代傳説中有神龜出於洛水,其甲殼上有此圖象,結構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肩,六八,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陽數,四隅黑點陰數。
“二四肩,六八,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五居中央。
九宮’是‘八卦’和‘洛書’基礎上衍生,後天八卦方位排列,乾宮、坎宮、艮宮、震宮、巽宮、離宮、坤宮、兑宮,加上中央中宮合稱九宮。
八卦有其五行屬性:乾兑屬金,離屬火,震巽屬木,坎屬水,艮坤屬土。
八卦中每一卦代表飾物事物。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澤。
八卦對應五行是金-乾、兑 乾天,兑為澤。
木-震、巽震為雷,巽風。
土-坤、艮 坤為地,艮山。
水-坎。
坎水(月亮)。
火-離 離為火(太陽)。
後天八卦圖先天八卦圖。


延伸閱讀…
傳説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撓氏探察天地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紀曆符號。
命:每個人均是獨一無二,出生時間和環境,易學的説法命。
因果:佛家講緣際會,三世因果。
每個人出生是因果。
“”決定了你之所以這個時間環境出生“果”。
干支陰陽:陽幹:甲丙戌庚壬,陰乾:乙丁辛癸。
地支陰陽:陽支:子寅辰午申戌,陰支:已酉醜亥卯。
甲乙同屬木,甲陽木,屬棟樑木;乙陰木,屬花草之木。
丙丁同屬火,丙陽火,屬於太陽火;丁為陰火屬燈燭火。
戊屬土,戊為陽土,屬城牆土;己陰土,屬田園土。
庚屬金,庚陽金,屬於斧鉞金;辛為陰金,屬於首飾金。
壬癸同屬水,壬為陽水,屬於江河水;癸陰水,屬於雨露水。
甲乙東方木,屬春;丙丁南方火,屬夏;戊己中央土,屬長夏;庚辛西方金,屬秋;壬癸北方水,屬冬。
天干配屬身體:甲頭,乙為肩,丙額,丁為齒舌,戊己鼻面,庚筋,辛為胸,壬為脛,癸。
天干配屬臟腑: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腸,辛肺,壬膀胱,癸腎。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天干化合是二十八宿位於天體上位置來決定,甲己合化土為例,當五行土氣天體上心、尾、角、軫四宿時,恰是甲己方位,故甲己天干合化土,而逢甲逢己便是屬土氣象運行主事。
十二地支:每個人出生時間、地點、環境形成了一個宇宙間信息場,可以簡稱“四柱八字”。
答:陰陽五行學説範疇五運六氣是六十甲子中抽象出來概念,説六十甲子其陽五運六氣和陰五運六氣組成。
其基本含義是指陰和陽各自木火土金水空間形成氣化(氣化就是指事物內部通過對和及其同一性因素肯定、否定而形成自我運動變化),用具體符號表達出來,屬於陰陽氣化基本內容,六十甲子基本含義。
於六十甲子表達方式,事物,含義是既有區別有聯繫。
如人們見六十花甲子表達事物層次質變基本規律,劉玉珍老師相關教材中有相應探討。
有人五行配先天八卦上,並講了很多很多道理,但牽強。
他們知道是先天八卦有時而無位,所以無法配置。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其相生相剋關係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什麼有生有克?這是因為他們是「行」,行走,一種運動狀態。
那麼,相對運動狀態中,有順,有逆,所以產生了生克沖合。
有人五行理解成木頭,金屬,水,火,大地土,這是錯誤,因為這是五種材料,簡稱五材。
因為「行」是運行狀態,所以包括了時間和位置兩個方面含義。
而經八卦中,只有後天八卦擁有時間和位置雙層含義。
匹配結果:震為木,巽木,離為火,坤為土,兑為金,乾金,坎水,艮土。
好多人明白啥是這樣匹配。
其實,這過是一個時位關係而已。
比如説:兑為金。
不是説兑象徵金屬,而是兑後天八卦中位置西方,時間秋天,這和五行中金,五行金西方,秋天。
他們描述時位而已。
這個規律去看,震卦位於東方,時間春,所以和五行木;離卦位於南方,時間夏,所以和五行火;兑卦位於西方,時間秋,所以和五行金;坎卦位於北方,時間冬,所以和五行水;巽卦、坤卦、乾卦、艮卦,位於四隅,象徵時長夏,位中央五行土。
然而我們知道,巽卦五行是木,乾卦五行是金,這是什麼呢?這是因為,八卦五行對應中,因為巽卦位於震卦和離卦之間,是陽氣運行,只是量變點而不是質變點,所以五行屬性木;乾卦位於兑卦和坎卦之間,是陰氣運行,是量變點不是質變點,所以五行屬金。
而坤卦和艮卦,是位於陰陽轉換點,是質變點,所以五行屬土。
好了,聽了小哥今天解釋,是不是有收穫?前面我們瞭解先天八卦是研究宇宙現象,那麼後天八卦説宇宙以內變化和運用法則。
從上面可以看出,坎卦北方,離卦南方,震卦東方,兑卦西方,東南是巽卦,東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乾卦。
後天八卦是先天八卦演變出來。
後天八卦圖先天八卦圖。
延伸閱讀…
後天八卦亦名「文王八卦」,相傳是周朝聖君周文王創製。
研究先天八卦過程中發現先天八卦實際應用有很多不符地方,於是周文王改進了八卦方位,使其順應萬物變化。
劉恆講怎樣學易經,周易基礎知識八卦(一)《經》基本概念分為陰陽,三才,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前幾章我們講了五行全面入門知識,這劉恆老師講一講關於五行八卦解析。
八卦,卦者,掛,意思是一種現象掛人眼前。
八卦是宇宙間萬物分成了八種現象、元素,該八種事物展現出來,所謂八卦了。
五行八卦圖是此基礎上發展而來。
五行八卦圖符號是具有象徵意義基礎符號進行排列組合而形成。
基礎符號「一」、「統稱爻。
《經》是一部哲學和術數著作,她五行八卦學説中闡釋來人體生命謎。
八卦象數和義理結合,我們能知道一個人精神和他身體各方面素質。
《經》中八卦人分類《黃帝內經》中五行人分類全面,每一個卦象後面有一個義理。
瞭解風水知道八卦。
八卦熟記,古有口訣助巧:乾三連西北開天坤六斷西南八地兑上缺西方雙澤巽下斷東南無風艮覆碗東北齊山震仰孟東方四雷離中南方真火坎中滿北方六水2、八卦方位含義先哲二維空間分成四四隅八個方向,即震卦,正東;巽卦,東南;離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本文主要整理個人研讀典籍上一些心得,試圖會通每個理論版塊,饗有意深入閲讀初學者。
若有誤謬處歡迎指正討論。
關於先後天八卦基本概念,請參考談先天八卦後天八卦一文。
基本上、後天八卦相關文字記載可説是源自《説卦傳》,但《説卦傳》中給予什麼「先天八卦」或是「後天八卦」名稱--像《經》中找不到陰陽兩字但談陰陽。
至於其圖式以及名稱提出,是宋代邵雍對易學一種詮釋,其中先天八卦稱伏犧八卦,是依陰陽消息順序來排列,其是《説卦傳》: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水火不相射,八卦。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原本這段描述得到現今先天八卦圖圖式,邵雍則如此説: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兑東南,巽西南,艮西北。
震至乾為順,巽坤為逆。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
齊乎巽,巽,東南。
齊也者,言萬物絜齊。
離者,。
萬物相見,南方卦。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而治,蓋取諸此。
坤也者,地。
萬物致養焉,故曰致役坤。
兑,正秋,萬物説,故曰説言乎兑。
戰乎乾,乾,西北卦,言陰陽。
坎者,水,正北方卦,勞卦,萬物之所歸,故曰勞乎坎。
艮,東北卦,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故曰成言乎艮。
,關於先後天八卦有些些爭議,例如黃宗羲《學象數論.八卦方位》中談到他以及朱子於邵康節一些疑問。
這裡我們避開一些需要大量考證爭論,現今我們瞭解八卦圖式,後天八卦其五行相生思想所排列出來。
接著我們八卦五行屬性套入方位及時序,可得到下圖:木為東旺於春左,火南旺於夏上,金為西旺於秋右,水北旺於冬在下。
至於土呢?坤、艮兩個卦分居角線兩隅,並以坤卦位於火後(火生土)順序。
如此,該方位與《説卦》中説者完全一致。
先天八卦圖式中,天尊地卑,乾坤兩卦上下定位,乃理所,完全是陰陽二元論思想開展,而以陰陽卦氣消息順序排列,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理則完全相符──而這才是易經中思想核心。
而後天八卦這種排列方式完全乾坤為天地,天父地母思想,而改以五行相生順序做為排列,從震巽開始,到離,以及坤(艮遙),到兑乾,後到坎,完全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關係,而坤艮對角線排列「土王四季」(或稱土四季)有異曲同工。
關於土旺四季排法可本篇後文(2)十二地支部份。
這易學基礎架構裡是一種顛覆性創舉,但後天八卦因為套用了體系五行思想而顯現出許多經基本思維衝突不一致,是十翼傳統儒門易學。
如坎水、離為火、坤為土及艮土,或是坤卦中有「利西南」説,所以坤在西南…這些名稱或方位安排上是直接可以對應起來,並什麼問題。
震為動,是底下一陽有有如陽之來復,要説成春天萬物生長季節説得過去。
巽易中取「木」意,所以巽歸類木算其來有自。
乾健類似金屬,可以想像。
像天尊地卑,天地定位,陰陽消長觀念,遭屏棄,而改以「萬物出乎震」開始,並以離坎上下,這是上打翻了先天八卦中所彰顯易學陰陽法。
像是兑卦,原本中是少女,其德性為,有匯聚萬物功,六十四卦中像是「萃卦」,其匯聚意思來上卦中澤兑,但套入五行後,兑變成了主「殺」秋天卦。
若其水澤意思來説,歸類水合理。
而乾天其「」德來説,和「金」屬性是可以聯想起來,但其生生德到五行中變成主殺西北方;而像坤卦中「履霜堅冰」陰概念放在五行中,水及北方來代替,時序上冬天,符合。
而五行思想中水原本是生木者(水生木),剋水者土,但巽木反而有那麼一點「剋水」意,而非五行思想中水所生。
易中坎水常指危險,而若有木則代表危險能夠化解,蓋因木代表舟楫,乃可渡水具,例如渙卦(上為巽木下坎水)彖傳説:「利涉大川,乘木」。
後八卦彼此生成關係來説,易中乾坤為天地父母,餘六卦乾坤所生成,但後天八卦五行思維架構下,變成了離生坤(火生土),坤生乾(土生金)。
上面圖中,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為正位,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位置為四隅(隅即角),由此則有所謂「四正卦」説。
所謂卦氣是經六十四卦來配合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七十二侯,乃至於三百六十五天。
這整套是一個體系,有機會另文介紹,此介紹四卦故而做簡單的説。
六畫卦中震、離、兑、坎四正卦思想顯然是後天八卦宇宙圖式延伸,而不是源自先天八卦。
六十四卦(六畫卦)四正卦分主二二分:其中震卦春分(初爻起於春分),離為夏至(初爻起於夏至),兑為秋分(初爻起於秋分),坎冬至(初爻起於冬至)。
四正卦每卦各有六爻,總計有六四二十四爻,因此每一爻可分主二十四節氣每一節氣(如圖)。
至於三百六十五天如何分配到六十四卦?這可以説傷透了學家腦筋,這成為漢易中各家分岐所在,希望有時間能夠另外來探索。
是,五行所架構人倫關係,儒家傳統五倫呈現完全風貌。
所謂「六親」其「五親」加上「我」。
六親吉凶禍福論斷上有角色。
從宋明之後民間盛行火珠林法,以及火珠林京房納甲,相傳,坊間應用,不只天干地支套用到卦爻,其吉凶禍福之論斷,佔驗推理,陰陽對待成隱而原理,五行、六神相生相剋反成解卦骨幹。
父母、兄弟、子孫、妻財、官鬼,含「我」,統稱六親,所謂「和者兄弟,生我者父母,我生者子孫,剋我者官鬼,我剋者妻財」,六親之用其實只有「五親」,「我」只是一個理論上代數,和或指問卦者。
六親關係五行類似,一樣有生剋關係(見上圖):父母生兄弟、兄弟生子孫、子孫生妻財、妻財生官鬼、官鬼生父母;父母剋子孫、子孫剋官鬼、官鬼剋兄弟、兄弟剋妻財、妻財剋父母。
而其佔驗上諸多原理應用,與五行有諸多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