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媽是什麼】祖先牌位寫法 |注意事項及祭拜禁忌 |

【公媽是什麼】祖先牌位寫法 |注意事項及祭拜禁忌 |

公媽,又稱祖靈,是台灣漢族信仰中對於逝去祖先的尊稱。它們被視為家中的保護神,具有保佑家人平安、健康、財富的作用。在傳統的台灣社會中,公媽信仰深深植根於家族制度,是連結家族成員的精神紐帶。因此,供奉公媽成為了許多家庭的重要宗教活動,透過祭祀儀式,子孫後代得以表達對先人的敬意,並祈求家族的繁榮昌盛。公媽信仰不僅是台灣宗教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繫家族凝聚力的核心力量。

公媽信仰的現況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公媽信仰在台灣逐漸式微,年輕一代對此的瞭解和信仰也逐漸減少。然而,許多傳統家庭仍然保持著祭祀公媽的習慣,並且在逢年過節時會團聚在一起進行祭祀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是為了祭祀祖先,家祭祖禮,漢字文化傳統之重,牌位供奉歷代先人,閩粵語稱之為公媽牌或神主牌。其式有二:神龕式與立碑式。常陳於祖龕與祠堂之內,亦有安於寺廟或納骨塔者。

祖先牌位多式多樣,有以家族為單位者,亦有以個人或夫妻為主。款式繁多,以應地域、宗教、文化之異。

神位在琉球語沖繩方言中稱之為「トートーメー」,隨儒家思想傳入琉球,其式有沖繩式、唐式、大和式。傳統上由嫡長子繼承。

傳説中,祖先牌位之習起於東漢,有關故事傳言,牧羊老人以「羔羊跪乳」之理喚起丁蘭對母之孝,自此,家家效仿,供奉木牌作為「神主牌」。


| 項目 | 説明 |
| ——————- | —————— |
| 祖先牌位的形式 | 神龕式、立碑式 |
| 供奉地點 | 祖龕、祠堂、寺廟、納骨塔 |
| 牌位種類 | 家族式、個人式、夫妻式 |
| 琉球語沖繩方言稱呼 | “トートーメー” |
| 影響及傳播 | 儒家思想傳入琉球 |
| 式樣 | 沖繩式、唐式、大和式 |
| 傳統繼承 | 嫡長子繼承 |


| 姓名 | 生卒 |
| —- | ——- |
| 丁蘭 | 不詳 |
| 母 | 不詳 |


| 教訓 |

祖先不僅包含直系血脈,也囊括了非直系但已婚的長輩,如叔伯、叔公、伯公等,這些被稱為「倒房」。然而,傳統上不包括未婚的姑婆。雖然在當今社會,這種做法可能顯得不公平,但一些家庭仍然會在未婚女性親人死亡後,詢問家神是否允許她「合爐」,即與其他祖先一起接受後代祭祀。祖先牌位的寫法有所不同,台灣閩南人使用「公媽龕」,分為「外牌」和「內牌」。「外牌」通常寫有家族的姓氏和「歷代祖考妣之神位」,而「內牌」則書寫每位祖先的名諱和生卒年月。牌位的數量不定,有時一片牌位寫一代祖先夫妻,有時則依照木片數量分別記載。在性別平等的價值觀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家庭允許未婚女性先人享有與男性先人同等的祭祀待遇。

公媽是什麼 Play


公媽是什麼

牌位類型 地域 書寫格式

中華文化中的「天、地、人、富、貴、貧」牌位計算方法

台灣客家人的阿公婆牌及其排列方式

台灣客家人尊稱祖先牌位為阿公婆牌,其中央以顯眼字體刻上首代祖先的名諱,兩側則以較小字體刻上後世祖宗的姓名。這些牌位分為「大牌」和「小牌」兩類,「大牌」一般是紀念最初的祖先或創立基業的先人,而「小牌」則是記載分支家族各房祖先及其後代的牌位。不論是大牌還是小牌,在排列上遵循左尊右卑的「昭穆制」順序。

公媽是什麼 Play

延伸閲讀…

公媽(消歧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公媽龕?祖先牌位寫法、注意事項及祭拜禁忌

公媽是什麼

公媽是什麼

牌位類型 地域 書寫格式

中華文化中的「天、地、人、富、貴、貧」牌位計算方法

台灣客家人的阿公婆牌及其排列方式

台灣客家人尊稱祖先牌位為阿公婆牌,其中央以顯眼字體刻上首代祖先的名諱,兩側則以較小字體刻上後世祖宗的姓名。這些牌位分為「大牌」和「小牌」兩類,「大牌」一般是紀念最初的祖先或創立基業的先人,而「小牌」則是記載分支家族各房祖先及其後代的牌位。不論是大牌還是小牌,在排列上遵循左尊右卑的「昭穆制」順序。

延伸閲讀…

拜公媽

祖先牌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