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空論
「《十八空論》」作為佛教中著名的論著,探討了「空」的真諦。全書內容可概分為三大部分:闡釋十八空、詮釋七種真如以及詳述十勝智真實之義。


十八空論的主要目的在於破除對自我的邪見。所謂的「空」,是指脱離對於外境和自我的種種執著,進而明瞭事物緣起性空的本質。本文歸納了十八種空,詳見下表:
空性 | 含義 |
---|---|
內空 | 捨離眼等六內處對自我的執著 |
外空 | 捨離色等六外處對自我的執著 |
內外空 | 總括六根、六境十二處對自我的執著 |
空空 | 不執著於前述三空 |
大空 | 捨離十方世界中的虛相 |
第一義空 | 認識事物自性如幻,無真實相可得 |
有為空 | 了悟緣起法相的不可得 |
無為空 | 捨離涅槃中取相的執著 |
畢竟空 | 徹底否定一切法的有實性 |
無始空 | 超越時空的限制,捨離執著 |
散空 | 諸法僅為因緣和合假有,無常性 |
性空 | 諸法自性本空 |
自相空 | 捨離諸法一切自性、共性及相狀 |
諸法空 | 了悟一切法皆不具定性 |
不可得空 | 承認一切因緣法中無法尋得自我或實體 |
無法空 | 諸法若已消逝,則無自性可得 |
有法空 | 諸法僅為因緣暫時的顯現 |
無法有法空 | 總括三世一切法,無論生滅或無為,皆不可得 |
十八空:少林武術的至高境界
何謂十八空?
十八空是少林武術中一種極為高深的境界,指通過特定的修煉方法,使身體內外都達到極高的空靈狀態,從而獲得超凡的武藝。
十八空的內涵
十八空包含了內在的氣功修煉和外在的武術技法兩方面:
內在氣功修煉 | 外在武術技法 |
---|---|
吐納調息、練功養氣 | 筋骨柔軟、動作靈活 |
靜坐入定、感應外氣 | 出手迅捷、身法飄逸 |
內力充沛、氣流貫通 | 步法穩健、應變自如 |
十八空的修煉方法
修煉十八空是一項極其艱苦的過程,需要經年累月的刻苦練習。
內在氣功修煉:
- 吐納調息:通過深呼吸的方式,調節氣息,充實內力。
- 練功養氣:通過特定功法,將氣引導至全身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 靜坐入定:通過禪定,消除雜念,淨心感應。
外在武術技法:
- 筋骨柔軟:通過各種拉伸和鍛鍊,使筋骨強韌柔軟,動作靈活。
- 身法飄逸:通過輕身功法,使身體輕盈飄逸,動作飄忽不定。
- 步法穩健:通過步法練習,鍛鍊腳步穩健,應變自如。
十八空的功效
修煉十八空,不但可以提升武藝,更能強身健體,提升精神境界。
功效 | 説明 |
---|---|
武藝精進: 身體空靈,動作迅捷飄逸,武藝威力倍增。 | |
強身健體: 氣血貫通,筋骨強韌,身體健康狀態大幅提升。 | |
精神提升: 通過靜坐入定,淨心明志,提升精神修為。 |
十八空在少林武術中的地位
十八空是少林武術中最高的境界,只有達到此境界的武僧才能被稱為「絕頂高手」。它代表著少林武術的精髓,是少林武學中傳承數百年的寶貴財富。
延伸閲讀…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十八空與十八空論思想系統的開展
十八空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