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禵:康熙帝第十四子,奪嫡之爭中的關鍵人物
坎坷的人生


胤禵,原名胤禎,生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是康熙帝的第十四子,與雍正帝為同胞兄弟。其母為孝恭仁皇后。年幼時,胤禵由松喜管領,在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為固山貝子。五十二年(1713年),胤禵分府居住。
撫遠大將軍之職
五十七年(1718年),準噶爾部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拉藏汗請求康熙帝發兵救援。康熙帝命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率兵徵討準噶爾。為提高胤禵的威望,康熙帝允許他使用王級別的旗纛待遇。
奪嫡之爭
胤禵在康熙晚年參與了激烈的奪嫡之爭,支持其兄雍正帝。他在西寧駐紮期間,曾與其兄胤禛(即後來的雍正帝)競爭儲位。
雍正登基後
雍正元年(1723年),胤禵被召回京城,革除祿米。同年,晉封為多羅郡王,但未賜封號。三年(1725年),降授固山貝子。四年(1726年),被革去貝子,與其子禁錮於景山壽皇殿。
逝世
乾隆十三年(1749年),胤禵被宣佈不再圈禁,封為奉恩輔國公。乾隆二十二年(1755年),胤禵薨逝,諡號「勤」。
表:胤禵生平年表
朝代 | 人物 | 外號 | 事蹟 |
---|---|---|---|
南宋 | 嶽飛 | 十四弟 | 抗金名將 |
明朝 | 朱棣 | 十四弟 | 燕王,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 |
清朝 | 胤禵 | 十四弟 | 康熙帝第十四子,參與九子奪嫡 |
武俠小説 | 蕭峯 | 十四弟 | 天龍八部中的丐幫幫主 |
嶽飛的「十四弟」
南宋名將嶽飛,字鵬舉,行四,因此被尊稱為「十四弟」。嶽飛一生徵戰沙場,精忠報國,是民族英雄的代表。
朱棣的「十四弟」
明朝皇帝朱棣,字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封為燕王。由於朱棣排行第十四,因此也被稱為「十四弟」。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皇位,成為明成祖。
胤禵的「十四弟」
清朝康熙帝的第十四子胤禵,字允禵,外號「十四爺」。胤禵自幼善騎射,精通兵法,曾參與徵討噶爾丹的戰爭。在九子奪嫡中,胤禵與其他皇子爭奪皇位,最終敗給了雍正帝。
蕭峯的「十四弟」
在金庸武俠小説《天龍八部》中,丐幫幫主蕭峯的外號為「十四弟」。蕭峯生於遼國,武功蓋世,為人豪邁仗義。他以「義薄雲天」聞名江湖,深受丐幫弟子和中原武林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