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旦夕禍福,宇宙起始變化,《易經》這部寶典早已講透了。現代,很多人學習《易經》,無非是想預測人生的吉凶變化,未來的生活能否順順利利。然而,很多人卻連《易經》的原始經文都沒有看過只言半語,這又談何研習《易經》呢?古人經籍在胸,出口成誦,下筆成文。
今天,我們讀書,沒必要完全延襲古人的讀書方法。但對於學《易經》,還是要經常把卦辭、爻辭、象辭、彖辭拿來仔細揣摩。 熟讀經文是學習《易經》最基本的要求,好比一座大廈的根基,根基穩了大廈才能更高,學習《易經》基礎一定要好好打牢。
《易經》的智慧與探秘


人生變化莫測,如宇宙初開,《易經》這部古籍早已包含了深邃的哲理。現代人學《易經》,多為預測未來吉凶,但若對其經文一知半解,又怎能真正體會其奧義?古時學者胸懷經籍,出口成章,今天我們雖不必完全仿效,卻也應當熟讀卦辭、爻辭等,以此為基礎,方能更好地理解《易經》。
“乾:元,亨,利,貞。《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 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再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覆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 九,天德不可為首也。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易經》的結構與價值
《易經》分為經和傳兩部分。經包括卦象、卦名、周文王和周公父子的卦辭和爻辭。傳則是指《易傳》,即《十翼》,它對經文進行了註解,使《易經》更加豐富和有價值。《易經》的智慧主體是六十四卦的卦圖、卦辭、爻辭、彖傳、象傳、文言傳、繫辭傳。研究《易經》,這些是主要內容。
「卦辭」
卜者,史官之職也。
誠哉是言,其用言與卜者為正也!
夫卦者,豈非古聖賢所得之奇書,而能傳之後世乎?
其內可卜天下之事,可卜人心之變,可卜自由之意。
故卦辭也,以言為寶,以辭為權。
然卦辭固好,聖人亦有所雲:”卦易之書,寡而後察,察而後明,明而後言”
言之誠矣!
卦辭如同人的眼睛,透露著內心的真實感受。
時空凝結成文字,卦辭凝結成人的思維。
人的思維在卦辭中展現,卦辭中文化植根。
因此,卦辭是與世界對話的工具,也是人內在世界的映照。
卦辭就像是人的聲音,不同於大地的聲音,卻同樣具有説服力。
卦辭如同智慧的結晶,凝聚了古代先賢的智慧。
透過卦辭,我們可以洞察人事、推演未來、反思當下。
卦辭中的每一個字,都承載著古人的血汗和智慧。
卦辭是文化的寶藏,是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歷史的見證。
在卦辭中,我們可以看到時代的變遷,人心的起伏,以及人類文明的發展。
卦辭是人類與天地宇宙的交流,是靈魂的譜寫,是智慧的輝煌。
卦辭如同一面明鏡,照見了世界的真實,照亮了人生的迷茫。
卦辭的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它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卦辭是人心的映照,是人生的指南,是靈魂的寄託。
卦辭如同一支羽毛,輕飄飄地飛過時光的長河。
卦辭如同一片雲彩,帶來清風和雨露。
卦辭是人類的寶藏,是智慧的結晶。
延伸閲讀…
簡易《易經》六十四卦卦義 – | 易學網
卦辭_百度百科
卦辭恆久彌新,為世代傳世之寶。
讓我們珍惜卦辭,傳承智慧,閲讀卦辭,看見世界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