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牀如何上廁所」是一個長者照顧中重要的議題,特別是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者而言。可以利用「牀上便盆」這種方法,讓長者能夠舒適地進行排泄,同時也方便收集檢體。協助長者的過程中,必須注意衞生,洗淨雙手是首要的。協助長者坐起並支撐好身體,以確保舒適度和便利性。上廁所是一個極其私密的需求,當遇到問題時,我們應提供安全與隱私的環境。
使用牀上便盆協助長者排泄
長者如因肢體不便而無法移動,或是虛弱無力無法下牀如廁,可以採用「牀上便盆」,使其能夠進行排泄,同時收集尿液或糞便檢體。所需的設備包括便盆、衞生紙、濕紙巾、毛巾以及清洗壺。如果長者有導尿管,排便後也需要同時進行導尿管護理。
使用牀上便盆的步驟
-
在協助長者前,記得先洗手。
-
協助長者屈膝,腳底平放在牀上,一隻手支撐長者的腰部,另一隻手將便盆放在臀部下方(便盆口朝向牀尾)。如果擔心弄髒牀褥,可在便盆下墊上專用護理墊。
-
協助長者採取半坐卧姿勢,可以使用小枕頭或被子來支撐背部,並詢問長者這種姿勢是否舒適。
如廁照顧的重要性與挑戰
上廁所是一個人的隱私事務,但當問題出現時,沒有人能夠獨力解決。面對需要被照顧的長者,照顧者該如何與當事人共同面對這個問題?不論是家屬還是專業照顧服務員,都可能遇到這個挑戰。
濱田清子在演講中提到,實現以人為本的排泄照顧,需要從多方面尋找造成如廁困擾的原因。她舉例説:「一位老先生,包上尿布後,卻一直想把尿布脱掉,這是為什麼?」現場聽眾提出了各種猜測,如「太悶熱」、「太緊」等。濱田清子指出,這些都有可能是原因,但老先生可能只是想要自己上廁所。
濱田清子總結了一些常見的失禁和憋尿原因及其改善方向:
- 尿失禁可能是因為泌尿系統疾病,太快使用尿布可能會延誤診療。
- 長時間使用尿布可能會導致缺乏活動,進而加速肌力退化。
要找到問題根源,濱田清子建議將日常動作分解開來。例如,上廁所的過程包括起身、走到廁所、開門、轉身、坐下、伸手到後方擦拭、將垃圾扔進馬桶。每個步驟的困難都可能造成長者失禁或是不願如廁。
改善如廁困擾的策略與產品
日本市場上有不少針對如廁困擾設計的產品。例如,對於膝蓋不好的長者,可以使用電動升降便座,便座自動下降後,長者不需要過度屈膝即可坐在上面。便座升高後,也可幫助體力較弱的長者輕鬆起身。卧牀長者則可以使用「自動採尿器」,在牀上直接透過特製內褲收集尿液,即使是女性也可使用。
考慮到男性長者習慣站立如廁,市場上也推出了站立式活動便盆。在尿布方面,也有多達400多款產品,這些尿布強調吸水性,確保臀部乾爽,或是設計有鬆緊帶,讓長者可以自行訓練穿脱。
問題 | 原因 | 改善建議 |
---|---|---|
尿失禁 | 泌尿系統疾病 | 及時就醫 |
不願如廁 | 行動不便 | 使用輔助器具 |
濱田清子的經驗分享強調了尋找根源並提供以人為本解決方案的重要性。
「卧牀如何上廁所」是許多需要卧牀休息的人常常遇到的問題。不論是因為受傷或生病需要卧牀休養,還是因為行動不便而必須長期卧牀,處理如上廁所的日常活動可能會成為一個挑戰。
以下是一些建議,可幫助您適應卧牀環境並解決如上廁所等基本需求:
1. 使用牀邊便盆
牀邊便盆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解決方案,特別適用於需要完全卧牀的人。它可以放置在牀側,方便您在卧牀的情況下上廁所。請確保將便盆放在牀邊易於到達的位置,同時具備足夠的安全性,以避免意外災害。
2. 使用尿壺或尿袋
如果您只需要處理小便,尿壺或尿袋也是一個選項。這些設備可以放置在牀邊或在您身旁的桌子上。使用尿壺或尿袋時要小心不要搖晃或滴漏,並記得定期清理和消毒。
3. 請求家人或照護人的幫助
如果您無法獨立完成如上廁所的活動,請求家人或照護人的幫助非常重要。他們可以提供支持,確保您安全地處理這些基本需求。
4. 請使用輪椅或行動輔助器具
如果您需要上廁所並且仍然可以座立或有一些行動能力,考慮使用輪椅或其他行動輔助器具。這些工具可以提供支撐和移動的能力,使您更容易到達廁所並完成上廁所的活動。
5. 保持個人衞生
最後,無論您使用哪種方法,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非常重要。定期清洗和更換便盆、尿壺或尿袋,保持卧牀區域的整潔衞生,以避免感染和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
延伸閲讀…
小博士愛新知-第7期】處理人生中的「大」「小」事 卧牀排泄 …
他山之石/不是失禁就要包尿布!幫助長者「如廁」5要領
結論而言,「卧牀如何上廁所」是一個常見但重要的問題。請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並隨時尋求幫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