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勝物】擺脱厭勝物,教你打造幸運護身符!

【厭勝物】擺脱厭勝物,教你打造幸運護身符!

「厭勝物」是民間信仰中用來趨吉避兇的物品,同時也帶有一定的宗教意味。它們被用來壓制、戰勝人、物或妖魔鬼怪的力量,以達到厭惡而戰勝之目的。在閩式建築中,這些小巧的裝飾物看似可愛、新奇,實際上藴含著前人智慧的痕跡。當鄭成功經過金門時引起的風沙災害威脅到農務耕作時,居民開始設置這些「厭勝物」,以祈求風調雨順、社會安寧。除了眾所周知的風獅爺、石敢當和風雞之外,還有哪些厭勝物在其中呢?

金門厭勝物

在金門的閩式建築中,常見的厭勝物有風獅爺、石敢當與風雞,但你知道還有其他可愛又富含寓意的厭勝物嗎?

厭勝物 Play

屋脊上的厭勝物

屋脊上的小人偶與小怪獸,形象多為拉弓的將軍騎乘神獅瓦獸,據説他們是保護村莊的守護者,鎮壓風煞,保佑居民。

厭勝物

將軍與神獅

  • 將軍形象:傳説中的部隊首領,擁有強大的力量。
  • 神獅瓦獸:張嘴的神獸,與將軍一同守護宅邸。

鱟與鰲魚

鱟曾是金門的棲息生物,居民將其彩繪成老虎形態,放置於門楣上,有鎮煞辟邪之效。鰲魚常用於建築中,能鎮火防災,其魚口亦有排水之用。

烘爐與葫蘆

烘爐 屋脊中的烘爐,曾是生活工具,象徵希望與光明,也有除穢氣、興旺家庭之意。
葫蘆 以出磚入石工法製成的葫蘆形牆飾,「葫」與閩南語的「福」音相近,寓意福氣。

新加坡魚尾獅

新加坡的魚尾獅是1964年設計的,與金門建築上的鰲魚有相似之處,這可能與早期金門移民文化有關,他們將文化帶到南洋,使新加坡的魚尾獅成為金門人熟悉的景象。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各種物質和觀唸的世界,其中一些無疑會被視為厭勝物。它們可能是我們工作中的某些工具,或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碎事物。無論是什麼,這些厭勝物都給我們帶來了壓力和不愉快。

然而,人們對厭勝物的感受並不一致。有些人可能因為壓力過大而對某些事物感到厭煩,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對相同的事物毫不在意。這表明,厭勝物的定義是主觀的,它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和經歷。

那麼,這些厭勝物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呢?它們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和無助,導致我們失去對生活的興趣。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應對這些厭勝物,使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

有許多方法可以應對厭勝物。首先,我們可以試著改變自己對這些物品的看法。也許我們可以找到它們的優點,或者將它們視為一種挑戰來克服。其次,我們可以尋找其他的興趣和活動,以轉移注意力。無論是運動、閲讀還是與朋友交流,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壓力並恢復動力。

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學會接受這些厭勝物的存在。生活中並非所有的事物都能令人愉悦,並且無法控制一切。然而,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應對這些事物。我們可以選擇讓它們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或者我們可以選擇轉變自己的態度,並尋找更多積極的方式來面對。

總之,厭勝物是我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們可能給我們帶來壓力和不滿,但同時也給了我們機會成長和超越自己。如果我們能夠以積極的態度迎接它們,我們將能夠克服這些困難,實現更好的自己。

延伸閲讀…

厭勝物

厭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