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市徽】LOGO |中華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徽章列表 |台灣市縣旗幟 |

【各縣市市徽】LOGO |中華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徽章列表 |台灣市縣旗幟 |

日治時期台灣各大都市有自己「市章」稱為「市の紋章」;現在市徽。

這些市章主要是展現政府推動本島都市現代化、文明化決心,日本內地其他大城發展腳步。

市章產生時間多當地設立市役所(市政府)、街役所(區公所)或役所改築計畫而誕生,故時間點。

雖然是設計、時間點、設計概念,但會發現每顆市章排列一起整體感卻,擁有調和美感;現代台灣各市政府自行設計產生風格截然不同。

「台字徽」是台灣日治時代代表圖騰。

上下兩個三角形,是係「台」字演變而來,有説法提及兩個三角形象徵著台灣峯玉山它太平洋上倒影。

而這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力量符號詮釋。

圓形代表,並設計成斧錘造形。

各縣市市徽 Play

其中〝台字徽〞作為設計基礎多。

其中還不乏動物和植物做為裝飾設計;有些現在看得到;有些隨時代消失…。

無論是否,它們是陪許多阿公阿嬤走過日本時代符號。

濃濃海港風情市徽,類似船錨造型中藏著日文「き」這個字喔!

九年基隆街協議會街民發起街章募集活動,11月協議員評選後誕生了這枚經典街章。

當時於航空交通普及;人們若要出國大多選擇到基隆港搭船出發。

因此報紙上會附上船班表。

而時刻表上方基隆街章呢。

台灣高山松葉形,對稱設計「北」字,現在台北城區某些水溝蓋有機會找到它蹤影喔!

説到台北市章票選可以説是戰況;五年(1916)台北廳舉辦台北市章募集活動,募到全國各地近5320件作品參加。
各縣市市徽

第一輪評選後頒發一等賞:武田丕績(上右)、二等賞:高木義(上左)、三等賞2名:松尾幸吉、國島守。

但這並不是結果。

台北中央公會役員艋舺、稻埕兩區區長們人討論後,第一輪拿到二等賞木義作品做為後台北市章。

理由是這枚街章設計得要領;且其他參展作品雷同度。

新竹街章十分,是「竹」字象形化+丸形化演變而成,同時可以看成聳直立竹子其左右垂下圓弧竹葉。

新竹街章是10年(1921)在台灣全島懸賞募集活動中票選出來。

當時募得570多件設計作品,後邀請了台北專家學者審查,挑出15件作品後於7月15日投票產出。

圓形代表,並設計成斧錘造形。

亦可看成台中「中」字,是瞭的設計作品。

與新竹街章,10年(1921)時公開徵稿,共有1,058人投稿了2,098件作品參加徵選。

後台灣鐵道部工務課中村松拿下優等作品。

而這個符號中央部分可以看成是工字板手,當年報紙上刊登當選餘話中表示工字可能是設計者中村鐵道部工作接觸到工具有關。

台中市章是台灣地方政府中使用一枚市章,她直到台中縣市合併後正式卸下。

因此你可以台中許多地方看到她蹤影。

例如台中放送局、台中第三市場、台中公園望月亭、台中市役所附屬倉庫、是社區佈告欄上可以看見她蹤影。

相信一輩台中市民應該陌生。
各縣市市徽

台中州大甲郡清水街章。

取「水」字象形符號並它丸形化+幾何化。

是具有高識別度街章設計作品。

和這枚街章相遇緣分是,是私人家族家庭合照中所看見,照片場景是昭和16年(1941)台中州甲郡清水街清水消防組活動會場。

雖礙於隱私家族照片無法提供,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昭和10年(1935) 4月,台中曾經發生日治史上規模地震,當時大甲郡清水街是災區之一(圖4左下) 而一年後整個清水街道煥然(圖5)可見當時消防組織救災應該發揮了。

竹山莊章造型理解,將「山」字丸形化後左右兩旁加上竹葉造型意象而來。

是有山林意境美的象形漢字符號。

日治時代集集街章十分可愛,「集集」漢字內外加入雙圓十字,呈現出協調設計感。

各縣市市徽 Play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徽章列表

LOGO# 台灣市縣旗幟

昭和8年(1933) 6月,慶祝竹山莊地方自治屆十週年,因此展開莊章莊歌募集活動。

莊章共有59件投稿、莊歌7件。

莊章一等優選是竹山工場工作本島人鄭帖先生,獲得賞金十圓(是,您看錯,十圓,當時是可説鉅額十圓,等同於現在….可惜沒有時光匯率機,所以説。

而莊歌優勝則是缺了。

昭和12年(1937)竹山莊升格街,當年報紙是如此介紹竹山: 
『山林,竹山街。

特有資源無窮無盡。

』由此可見竹山山林資源當時全國皆知。

鹿谷莊章設計是以外圈為「谷」漢字丸形化後,將「鹿」字包覆內設計。
各縣市市徽

目前所找到市章圖案中使用雙文字內外包覆風格一共有五個。

鹿谷之外之外,有台南、屏東、台東。

昭和8年(1933)7月,慶祝竹山郡下鹿谷莊地方自治屆十週年,因此展開莊章莊歌募集活動。

莊章共有83件投稿、莊歌6件。

莊章一等優選為住大水堀本島人張鴻儀先生。

莊歌徵選可能是因為件數過少;所以一等缺,改由竹山郡役所自己製作發表。

雖然知道旋律為何,但是報上刊載歌詞漢字,十分具有鹿谷山林情感畫面呢。

日治時代集集街章十分可愛,「集集」漢字內外加入雙圓十字,呈現出協調設計感。

延伸閱讀…

市徽比一比

台灣各縣市象徵列表

若能集集車站看見這枚復紋章很。

昭和15年(西元1940年),台灣共有12個地方升格為行政街區。

集集街其中之一。

當年報紙是這樣介紹集集街:

「理想鄉 集集街-
 高山與日月潭登山口;芭蕉產量是台灣第一!」

這現泛報導,證明集集不只是觀光名勝,是台灣農產品重鎮。

彰化市章設計乍看之下無法理解,但其它是「化」字丸形圖像化後,再以圓形框包覆呈現。

雖然新化章是「化」字去做丸形設計,但有著截然不同風格特色呢。

昭和8年(1933)12月22日彰化升格市後其他城市舉行了市章市歌募集活動。

5月1日開始募集5月25日截止收件,後選出的市章市歌當年始政記念活動會上發表演唱。

若你搭乘過彰化市公車,會這枚市章有印象,只是公車標誌上多了賓士「人」造型而已。

這幾年來朋友説嘉義市章看起來像電鍋符號,但這個電鍋…不,是嘉義市章是漢字「嘉」丸形化後設計作品。

昭和5年(1930)5月28日嘉義市役所登報公開徵選嘉義市章,徵選活動於同年7月30日截止收件,第一名可以獲得賞金五十圓;第二名二十圓;第三名十圓。

這金額當年可以説是手筆!!(竹山莊章優賞十圓而已呢)起見,市役所找來了總督府營繕課12名專業人士組成市章審查委員會,嘉義公會堂招開審查大會。

9月17日審查結果公佈,住嘉義市山子頂增山天南先生獲得一等賞。

新港原名「巷」,中央為「」;外圈為「巷」片假名「コウ」丸形化設計,與鹿谷一樣,是外圈包覆漢字設計風格。

新港莊章莊歌募集活動昭和5年(1930)8月中舉辦,1個多月募集後,於10月10日公佈,一等賞作品住台南市港町(協進國小一帶)蘇取長先生獲得。

莊歌一等賞來自台南,住台南市北門町(台南公園一帶)土田義介獲得。

很多朋友第一眼看到覺得像是驚嘆號「!」或是叮噹肚子。

這枚市章是取自台字徽台_片假名南_ナン_結合而成喔。

外圈是「台」,裡面上半部是「ナ」;下半部是「ン」。

是不是很啊?

我們考查出來文件資料顯示,這枚台南市章是10年(1921)3月,從一千多件市章投稿作品中投票所選出來。

作者是任職於台灣總督府文書課擔任職員山下若松先生。

市章確定後,台南公館(現台南公會堂)舉辦市章展覽會讓民眾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