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會意。
口,欠。
“欠”是出氣意思。
」事情作罷或關係斷。


——《説文》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齊宣王使人吹竽,三百人。
——《韓非子·內儲説上》(9) 説話,誇 [boast]氣流順著某方向流動。
如:「風吹雨打」。
唐·杜甫〈絕句〉詩九首之二:「春風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事情作罷或關係斷。
如:「他們婚事,吹了。
」(1)燈火吹滅(2)〈方〉∶指人死去年一場病,差點兒吹燈(3)〈方〉∶事情失敗(含戲謔意)吹法螺聲音傳得。
原“吹法螺”比喻佛教教義廣為傳播,後比喻説話吹法螺,擊大法鼓,燃大法炬,雨勝法雨。
——《金光明經·讚歎品》(1)迫使空氣通過(或噴出)某些器械(或樂器)扇風箱於爐火吹風(2)讓風吹;受風你身體沒有,不要吹風(3)洗髮後,吹風機空氣吹到頭髮上,使幹而伏貼(4)[口]∶有意識地透露消息方案出台前下面吹吹風原指時婚喪禮儀中吹打樂器人,現在用來比喻專為別人捧場人,有貶義你看他成天忙着別人當吹鼓手形容生氣、發怒樣子三老漢直氣得吹鬍子瞪眼睛,手指顫抖着。
——王吉呈《上李村》基本字義 ● 吹 chuī ㄔㄨㄟˉ 1. 合攏嘴唇用力出氣:~打。
3. 類似吹動作:~拂。


延伸閱讀…
~毛求疵。
~鼓手(a.辦婚、喪事時吹奏鼓樂人;b.胡吹捧和宣揚別人人)。
~灰之力。
2. 説話:~牛。
~噓。
3. 類似吹動作:~拂。
延伸閱讀…
風~草動。
4. (事情)失敗:~台。
5. 消息流傳,鼓動宣傳:鼓~。
5. 消息流傳,鼓動宣傳:鼓~。
(1) (會意。
口,欠。
“欠”是出氣意思。
本義:合攏嘴唇用力呼氣)吹,噓。
——《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