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年四季劃分是地球和太陽位置變化使然,因此,太陽才是四時主宰。
」『內經·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治中央,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


『春秋繁露·五行義』:「土居中央,謂天潤。
土者,天之股肱,其德茂美,不可名一時事,故五行而四時者,土兼。
」『內經·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治中央,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
」因此,中醫看來,脾主長夏,其應是每季後18天。
即:每年陽曆1月26日2月12日、4月26日5月13日、7月29日8月15日、10月29日11月15日。
一年分四季,每季有三個月,過了立春,春天來了,植物開始處於萌芽狀態,此時,寅(虎)月伊始,進入春天;待到二月(卯月),春氣;到了三月(辰月),春氣息落幕,開始進入夏季。


延伸閱讀…
前面文章裏我們講過,每個農曆月有生肖屬性,夏曆延續,正月寅月(虎),二月為卯月(兔),以此類推。
一年分四季,每季有三個月,過了立春,春天來了,植物開始處於萌芽狀態,此時,寅(虎)月伊始,進入春天;待到二月(卯月),春氣;到了三月(辰月),春氣息落幕,開始進入夏季。
延伸閱讀…
所以辰月是春夏更替轉換月,春天氣息退卻。
由此,寅、卯、辰春天,代表農曆、二、三月,寅初春,卯為仲春,辰季春。
其他三季是以此類推:巳、午、夏天,代表農曆四、五、六月;申、酉、戌秋天,代表農曆七、八、九月;亥、子、冬天,代表農曆十、十一、十二月;其中,辰、戌、醜、屬中央土,然分派於春夏秋冬,以為四季更替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