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殼墓,又稱龜甲墓,是一種墳丘像龜殼一樣的墳墓。這種墓在中國大陸沿海一帶的福建、廣東等地十分流行,而在台灣、琉球羣島也十分普遍。但這種墓在中國內陸和日本本土都不存在。
中國南方的龜殼墓形狀為,墓的頂部為烏龜殼狀,墓龜殼下面埋著死者的棺材。而龜殼的頭部位置豎立著死者的墓碑。墓的外側有一圈Ω型的石頭圍著。


中國户外可見的民墳中,大都是一座座圓土堆,俗稱“土饅頭”。但也能發現,有的墳頭用水泥澆起來,或是用磚石砌封起來,外觀呈光禿禿的半圓形。這些加了“殼”的墓,過去往往都是有錢人家的。有什麼講究?其實這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墳墓外形之一,俗稱“龜墓”、“龜墳”、“墓龜殼墓”、“龜甲墓”,等等,皆因外觀似烏。
龜殼墓
烏龜殼狀的墳墓
這種墓在中國大陸沿海一帶的福建、廣東等地十分流行,而在台灣、琉球羣島也十分普遍。但這種墓在中國內陸和日本本土都不存在。中國南方的龜殼墓形狀為,墓的頂部為烏龜殼狀,龜殼下面埋著死者的棺材。而龜殼的頭部位置豎立著死者的墓碑。墓的外側有一圈Ω型的石頭圍著。
龜殼墓的建構
龜殼墓的營建,遠比土堆墳要複雜和講究。根據貧富情況,龜殼墓有大有小,規模和式樣都有明顯的不同。墓龜的外觀,或橢圓或圓形。如果是橢圓龜,一般都是第一次屍身葬,俗稱“兇葬”墓;而圓龜通常是二次葬,因為屍骨是撿拾後放在大甕中,又稱甕棺葬、拾骨葬,是“吉葬”墓。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的墓龜,非橢圓非圓形,而是長方形。還有人家做龜殼時,墳頭不全用磚石或水泥封澆起來,在墓龜中間頂上留一小塊,露出泥土,讓長草。老話説,墓草長得越茂盛,子孫後代越繁榮。也有的説,墳頭不全澆築起來,是為了亡魂換氣,方便陰陽相通。標準的龜殼墓,一般有墓龜、墓碑、墓庭,外加墓山組成。墓龜是一座墓的最重要部分,而是否有檔次,是否豪華,則是通過墓碑、墓庭、墓山來體現的。墓碑所在其實是墓門,碑石正好堵住墓門,起到了地宮中封門石的作用。墓碑並不一定是傳統的豎長型,也有的是橫卧長方形石碑。(陳嘉庚墓,墓碑獨特)傳統的,墓碑兩側會有等差降低的石牌,如屏風狀將後面的墓龜擋起來。碑兩側凸出部分稱為“伸手”,可做出多個。上講究的豪華墓,還會在墓碑兩側安放石獅子一類石雕,既能辟邪,又顯威風。墓碑面前的左右兩側,會伸展出對稱狀圍欄,俗稱“墓(墳)手”。圍欄或用磚石砌就,或用預製的整塊石塊堆出。
墓龜
墓龜,又稱為歐陸龜,是一種擁有堅固外殼的爬行動物,被人們以其緩慢的行動和長壽而知名。這些墓龜生活在陸地和水域中,在世界各地都有分佈,由於人為因素和棲地破壞,它們的數量逐漸減少。
許多人把墓龜作為寵物飼養,一些品種比較小巧,容易照顧。然而,在選擇飼養墓龜時,我們應該要有責任心,提供適當的環境和食物給牠們,並且持續保持其生態平衡。
而在自然界,野生的墓龜面臨著很多威脅。環境污染、棲地破壞和非法捕捉是它們的主要威脅。因此,維護墓龜的自然棲息地和推廣保護意識非常重要。
儘管墓龜的外形可能看似木訥,但它們在自然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牠們可以幫助維持水域的生態平衡,控制水生生物的數量,並且對森林邊緣地區的生態有著影響。
墓龜的壽命非常長,有的品種可以活到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這使得牠們成為許多人眼中的長壽象徵。然而,牠們的長壽也意味著要負責任地照顧好牠們,給予適當的養分、定期的健康檢查以及適應的棲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