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同“璽”,印。【説文】同璽。壐所以主土,故從土。【小篆】從玉。詳玉部璽字註。又人名。稷之弟曰台壐,台壐生叔均,見【山海經】。**
用字差異表


壐
【相稱印鑑,古時尊卑皆用。秦以後,常指帝君印鑑。【説文】解釋相稱印鑑,掌管國土。依據國土,爾聲。古文字依據美玉。詳見玉部印鑑字的説明。另外,壐也是一種姓名,稷的兄弟名為台壐,台壐生下叔均,記載於【山海經】。路史·考證姓名推測,目睹叔均便憶起稷的兒子,那麼叔均便是稷的兒子。現今傳言稷的兄弟,可能有所誤解。
壐的意義
帝君印鑑,帝王印章,自古以來就用於管理土地。字形依據土地,取爾聲。古文字依據美玉。
壐在歷史上的應用
秦始皇九年四月,繆毐假冒帝君印鑑和太后印鑑引發動亂。——【史記·秦始皇本紀】
皇太子妃印鑑,用黃金製成,一方寸大小,龜鈕。——【隋書·禮儀】
玉璽不受日月約束,華麗船隻可能漂浮天涯。——李商隱【隋宮】
壐璽 意思
「壐璽」一詞在中文語彙中具有多重涵義,主要與封建社會的制度和文化相關。
1. 壐的意義
壐,讀音為「ㄍㄨ」,本義是指古代官署或衙門前放置的石柱或石碑,用於傳佈政令或公告訊息。後引申為官府或政府機關的代稱,表示權力或威信。
2. 璽的意義
璽,讀音為「ㄒㄧ」,指帝王或官員所使用的印章。印章上通常刻有官職或職位,用於簽署文件或信函,代表個人身份或權力。
3. 壐璽的複合意義
「壐璽」一詞將「壐」和「璽」的概念結合起來,泛指封建社會中的權力機關或官署。壐代表官府的威嚴,璽則代表官員的印信,兩者合稱象徵著國家權力或政府機構。
壐璽的具體用途
在封建社會中,壐璽主要有以下用途:
用途 | 説明 |
---|---|
官署門前的公告 | 頒佈政令、發佈公告,讓民眾周知。 |
官員身份證明 | 官員在簽署公文或文書時蓋印,證明其身份和權力。 |
文件認證 | 重要文件加蓋壐璽,表示文件內容的真實性。 |
權威象徵 | 壐璽本身就是權威和地位的象徵,代表國家政權或官府機構。 |
壐璽的演變
隨著社會發展和制度演變,壐璽的意義和用途也在不斷變化。在秦漢以後,「壐」逐漸演變成「衙」,專指官府或政府機關。而「璽」則繼續作為印信使用,成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結論
延伸閲讀…
壐的意思|漢典“壐”字的基本解釋
️️壐的解釋壐的意思康熙字典“壐”的釋義
綜上所述,「壐璽」一詞體現了封建社會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它既是權力的象徵,也是官府機構的代名詞,在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