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星,又稱南極老人,得名源自天文星象。在先秦時代,壽星祠便存在,用以祈求幸福與長壽。秦漢時期,為壽星建立了殿堂。壽星在唐朝演變為福祿壽三星之一,民間也將長壽的老人尊稱為「壽星」。後世,這稱呼延伸至幼童,作為生日祝賀的專用詞。]
稱呼 | 相關神仙 | 起源 |
---|---|---|
壽星 | 南極老人 | 天文星象 |
南極老人 | 南極老人 | 天文星象 |
南極仙翁 | 南極老人 | 天文星象 |
南極老人壽德星君 | 南極老人 | 南極星尊稱 |
南極星 | 南極老人 | 天文星象 |
老人星 | 南極老人 | 天文星象 |
長壽老人 | 壽星 | 民間尊稱 |
壽星女 | 幼童 | 生日祝賀 |
壽星仔 | 幼童 | 生日祝賀 |
壽星妹 | 幼童 | 生日祝賀 |
在古籍《杜氏通典》與《亳書》中,便記載了壽星祠的建立,祈求長壽與福氣。秦漢時期,朝廷為壽星興建了祠堂。壽星信仰在周朝擴大,掌管人命長短。到了唐代,壽星與福星、祿星並稱為福祿壽三星。民間延續這項傳統,將長壽的老人視為壽星,祝願他們健康長壽。隨著時間推移,壽星的稱呼逐漸擴及到孩童,用於慶祝他們生日。


壽星公:華人文化中慶賀生日的象徵
引言
在華人文化中,過生日是一件極為重要的日子,而「壽星公」則是慶祝生日時不可或缺的象徵。壽星公不僅代表著長壽和福氣,更承載著人們對平安健康、幸福美滿的祈願。
壽星公的起源
關於壽星公的起源有多種傳説,其中較普遍的説法認為其原型為南極仙翁。南極仙翁是道教中長壽之神的化身,據説他居住在南極,是所有長壽星君的領袖。
隨著時間的推移,南極仙翁的形象逐漸演變成今日我們所熟悉的壽星公。壽星公通常被描繪成一位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的老人,頭戴鶴形冠冕,手持枴杖和桃子。
壽星公的象徵意義
壽星公不僅是長壽的象徵,也是吉祥、福氣和好運的代表。其手中所持物品各有寓意:
- 鶴冠:鶴是一種祥鳥,象徵長壽和仙風道骨。
- 枴杖:代表著長壽和行走穩健,寓意健康長壽。
- 桃子:桃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認為是長壽之果,象徵著健康長壽。
慶祝生日的習俗
在華人文化中,慶祝生日的習俗豐富多彩,其中最盛行的莫過於以下幾種:
習俗 | 描述 | 象徵意義 |
---|---|---|
吃長壽麵:在生日當天,人們會吃長壽麵,寓意長命百歲。 | の長さ | |
點壽燭:壽星公頭上插著的壽燭,代表著歲數,點亮後象徵著祈福延年。 | 本數 | |
拜壽:晚輩會向壽星公磕頭祝壽,表達尊敬和祈福。 | 次數 | |
送壽禮:親朋好友會贈送長壽相關物品,例如枴杖、桃子或壽字擺件。 | 種類 |
結論
壽星公是華人文化中慶賀生日時不可或缺的象徵,承載著人們對幸福長壽、平安吉祥的良好祝願。無論是長壽麵、壽燭,還是拜壽和送壽禮,這些慶祝生日的習俗都體現著我們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健康長壽的渴望。
延伸閲讀…
壽星公
壽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