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屬(學名:Rattus)是一個包含多種中型、長尾齧齒類物種的屬。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大白鼠(Rattus norvegicus)。
實驗室用大鼠


實驗用大鼠是揭家鼠的變種,原產於亞洲中部。從 18 世紀後期開始,它們就被人工飼養,並於 19 世紀被用作實驗動物進行研究。目前,世界上使用的大鼠大多是 Wistar 品系大鼠,但為了滿足不同的實驗需求,已經培育出 200 多個品系。
外形特徵
成年大白鼠體長 16~21 釐米,體重 250~450 克。雄鼠體型較大。它們的毛色純白,被毛緻密緊貼,頭面尖突。嘴部前部有較硬的觸毛,眼睛大而明亮,虹膜呈粉紅色。尾長約 16~18 釐米,尾部有短毛和環狀角質小鱗片。大鼠使用蹠步行。母鼠有六對乳頭。
骨骼系統
大鼠的骨骼系統包括中軸骨骼和四肢骨骼。
部 位 | 特 徵 |
---|---|
中軸骨骼 | 由脊椎骨和肋骨組成 |
四肢骨骼 | 由前後肢骨組成 |
用途
大鼠因其易於飼養、繁殖率高、遺傳學特性已知等優點,成為生物學和醫學研究中重要的試驗動物。它們被用於各種研究中,包括疾病機制、藥物開發和毒性學評估。
注意事項
大鼠可能會攜帶病原體,因此在處理時必須遵守適當的安全措施。研究人員應通過嚴格的動物護理和使用規範來確保大鼠的福祉。
大鼠屬:屬名和分類
大鼠屬(學名:Rattus)屬於哺乳綱、嚙齒目,是大鼠科中最大的屬別,包含了許多已知的鼠類物種,包括常見的家鼠和褐家鼠等。
大鼠屬物種
大鼠屬下包含超過 60 種物種,其中包括:
物種 | 學名 |
---|---|
亞洲家鼠 | Rattus tanezumi |
褐家鼠 | Rattus norvegicus |
黑家鼠 | Rattus rattus |
溝鼠 | Rattus exulans |
太平洋鼠 | Rattus exulans |
海鼠 | Rattus indicus |
懷氏鼠 | Rattus montanus |
馬來亞黑鼠 | Rattus tiomanicus |
形態特徵
大鼠屬物種通常具備以下形態特徵:
- 身體長而細長,體長可達 20-30 公分。
- 尾巴長度與身體相當或更長。
- 耳朵大而裸露,聽覺靈敏。
- 吻部尖長,擁有發達的門齒,具有持續生長的特性。
- 毛色變異很大,從褐色、灰色到黑色都有。
棲息環境
大鼠屬物種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的熱帶、温帶和亞寒帶地區。它們可以棲息於各種環境中,包括住宅、農場、森林和草原。
行為模式
大鼠屬物種通常具有夜行性、機警和社會性的行為特徵。它們是雜食性的,以植物、穀物、昆蟲和其他小型動物為食。它們建立複雜的社會結構,具有階級制度和領地意識。
經濟影響
大鼠屬物種可以對人類活動造成重大影響,尤其是在農業領域。它們會啃咬農作物和穀物,造成經濟損失。此外,它們也是許多疾病的傳播媒介,例如鼠疫和漢他病毒。
防治措施
為了控制大鼠屬物種的數量,可以採用以下措施:
延伸閲讀…
大鼠屬
大鼠屬
- 環境清理:移除垃圾、清除雜草,消滅鼠類的庇護所。
- 使用誘餌和陷阱:使用誘餌和陷阱誘捕和捕殺大鼠。
- 使用生物防治:引入老鼠的天敵,如蛇、貓和貓頭鷹。
- 化學防治:使用化學藥劑,如老鼠藥,來毒殺大鼠。
總結
大鼠屬是哺乳綱、嚙齒目中最大的屬別,包含了許多已知的鼠類物種。大鼠屬物種分佈廣泛,棲息環境多樣,具有社會性和羣居性。它們會對人類活動造成經濟影響,並傳播疾病。因此,需要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來控制其數量,減少其造成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