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ㄍㄢ地支對照表】揭秘天干地支的奧妙:天干地支對照表大公開!

【天ㄍㄢ地支對照表】揭秘天干地支的奧妙:天干地支對照表大公開!

天干地支:干支紀年淺談

乾、坤構成宇宙的基本架構。古人將宇宙物質運動狀態分為十種基本類型,並以十個符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表,稱為「天干」。

與此相對應,古人又將地球環繞太陽一週的十二個月,按照氣候變化劃分為十二個區段,並以十二個符號「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稱之為「地支」。

天干地支相輔相成,形成六十個組合,謂之「六十甲子」。這種記年方法自黃帝時期便已使用,至今仍在部分場合沿用。

天ㄍㄢ地支對照表 Play

值得一提的是,天干、地支既可記錄時間,又可象徵五行或生肖。其中,每兩個天干會搭配三個地支,形成五行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屬性。而將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動物對應,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又一大特色。

天干地支紀年法

天ㄍㄢ地支對照表

中國古代一直採用天干地支紀年法。從漢代起,又在干支紀年的基礎上增加了皇帝年號。民國成立後,一度採用「民國誕生時間 + 公元紀年」的方式紀時,但現在多以公元紀年為主。

干支紀年對歷史研究的意義

干支紀年具有簡潔、靈活、形象的特點,使得歷史事件的記載更加生動形象,便於記憶。同時,由於干支紀年具有重複性,因此可以推算出歷史上任何一個日期對應的天干地支組合,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天干地支與傳統文化

天干地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影響深遠。命理學、風水學、中醫等領域都大量引用天干地支的理論。此外,干支紀年法還應用於節氣的劃分和命名的早期的意義頗為深遠。

總之,天干地支既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不僅是一種記錄時間的方法,更承載了豐富的人文內涵。

天干地支對照表

天干地支是中國古代用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一種系統,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組成。天干地支對照表如下:

天干 地支 生肖

天干的含義

天干共有十個,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們代表了十種不同的性質和特徵:

  • 甲:陽木,屬東方,代表生機、發芽
  • 乙:陰木,屬東方,代表柔順、成長
  • 丙:陽火,屬南方,代表光明、熱情
  • 丁:陰火,屬南方,代表温暖、照耀
  • 戊:陽土,屬中央,代表厚重、穩定
  • 己:陰土,屬中央,代表滋養、包容
  • 庚:陽金,屬西方,代表鋒利、堅固
  • 辛:陰金,屬西方,代表肅殺、收斂
  • 壬:陽水,屬北方,代表流動、滋潤
  • 癸:陰水,屬北方,代表潛藏、內斂

地支的含義

地支共有十二個,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們代表了十二種不同的動物和時辰:

  • 子:鼠,23點至1點
  • 醜:牛,1點至3點
  • 寅:虎,3點至5點
  • 卯:兔,5點至7點
  • 辰:龍,7點至9點
  • 巳:蛇,9點至11點
  • 午:馬,11點至13點
  • 未:羊,13點至15點
  • 申:猴,15點至17點
  • 酉:雞,17點至19點
  • 戌:狗,19點至21點
  • 亥:豬,21點至23點

天干地支的組合

天干和地支可以組合成六十個不同的組合,稱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被用於紀年、紀月、紀日、紀時,形成了中國傳統的曆法系統。

天干地支在文化中的應用

  • 命理學:通過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來推算其命運吉凶。
  • 風水學:通過房屋或墓穴所在地的天干地支,來判斷其風水吉凶。
  • 占卜術:通過搖卦或抽簽得到的天干地支,來預測未來吉凶。
  • 中醫學:通過一個人的脈象、舌苔的天干地支,來診斷其疾病。

總之,天干地支是中國古代曆法系統的基礎,也是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