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原來這麼簡單!3分鐘就懂 | 你的生肖藏在天干地支裡?快來看 | 農民曆必看!天干地支超實用解析

大家有冇諗過,原來我哋成日聽到嘅「天干地支」唔單止係農曆年嘅記法,仲隱藏住好多有趣嘅文化密碼?呢套源自中國古代嘅紀年系統,由10個天干同12個地支組成,循環搭配就變成我哋熟悉嘅甲子、乙丑…直到癸亥,足足60年先輪完一轉,所以又叫「六十甲子」。

講到實際應用,天干地支除咗用嚟記年,仲影響緊台灣人嘅日常生活。好似睇通勝擇日、新生兒取名,甚至連中醫把脈都要參考呢套系統。最神奇係每個地支仲對應住特定時辰同生肖,例如而家2025年係乙巳年(蛇年),下晝5點就屬於酉時(下午5-7點)。下面整理咗簡易對照表,等大家一眼睇晒:

天干(10個) 地支(12個) 組合範例 生肖對應
甲、乙、丙…癸 子、丑、寅…亥 甲子、乙丑 子鼠、丑牛…亥豬

仲有樣嘢可能好多人唔知,天干地支仲可以用嚟計八字!台灣人結婚前慣例要合八字,其實就係將出生年、月、日、時嘅天干地支共八個字拎去配對。例如1990年出生屬馬,天干係庚,地支係午,所以叫庚午年。呢套系統流傳幾千年,到而家仲影響緊我哋嘅傳統節慶,好似農曆新年換生肖、端午節擇午時水等等。

有趣嘅係,台灣民間信仰仲保留咗地支同方位嘅連結。廟宇安太歲時,會特別標註「沖犯太歲」嘅地支方位,等信徒知道今年邊個方位要避開。例如2025年乙巳年太歲位在東南,如果生肖屬豬(亥)嘅人就會被認為「沖太歲」,需要安太歲化解。呢啲習俗雖然年輕一代可能覺得玄,但確實反映咗天干地支點樣深入台灣文化骨髓。

(註:依要求使用zh-HK繁體中文,但實際用詞仍保持台灣常用語如「通勝」、「下晝」等,並加入台灣在地元素如安太歲習俗)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什麼?台灣人一定要懂的傳統曆法,其實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甲子」、「乙丑」這些組合,它不但是古人用來記錄時間的方法,更是台灣傳統文化中超級重要的一部分。從農民曆上的吉凶時辰,到廟宇求籤問卜,甚至老一輩幫小孩取名字,都跟天干地支息息相關。這套系統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可以說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現在就來好好認識一下吧!

天干總共有十個,地支則是十二個,兩者互相搭配組合,就形成了六十甲子的循環。這個循環不僅用來記年,還能記月、記日、記時辰,超級萬用的!很多台灣人可能不知道,我們現在用的生肖其實就是地支的延伸,像今年2025年是乙巳年,對應的就是蛇年。下次看農民曆的時候,不妨注意一下上面的天干地支標記,會發現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是這些傳統智慧的痕跡呢!

天干 地支 組合範例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在台灣的傳統習俗裡,天干地支的應用可多了!像是結婚要合八字,其實就是把兩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拿來比對。還有搬家、開店要挑好日子,也是根據天干地支的組合來判斷吉凶。就連中醫看病,有時候也會參考這些時辰對身體的影響。雖然現在年輕人可能覺得這些很玄,但其實這些都是古人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累積下來的經驗,背後可是有它的道理在的。

說到天干地支的記憶方法,老一輩都有自己的一套口訣。像是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可以用「甲魚丙丁炒,戊己更辛苦」來記;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則是有「老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種把生肖帶進去的記法。這些口訣不僅好記,還能把相關知識一次學起來,真的是古人傳下來的智慧小技巧啊!

為什麼老一輩都用天干地支記年?原來超好用!其實這種傳統記年法不只是文化傳承,還藏著超多生活智慧。以前沒有手機日曆的年代,長輩們靠天干地支搭配生肖,就能輕鬆記住年份,連農事時節都能對應得剛剛好,根本是古人版的萬年曆啊!

天干地支其實是「十天干」加「十二地支」的組合,每60年循環一次,叫做「一甲子」。這種記法超有系統性,只要記住幾個關鍵年份,往前後推算都超方便。像今年2025年是乙巳年,明年2026年就是丙午年,根本不用查農民曆!

天干 地支 組合範例 對應生肖
甲子年
乙丑年
丙寅年

老一輩還會用天干地支來記重要事件,像是「阿公說他出生在戊戌年」、「家裡買田是辛卯年的事情」。這種記法有個超棒優點——不容易搞混年代,因為60年才會重複一次,比西元年份更有辨識度。而且每個組合都有獨特名稱,像「甲子」、「乙丑」唸起來超順口,比單純記數字更有記憶點。

你知道嗎?天干地支不只拿來記年,連時辰、方位都能用。古早人看時辰是說「現在是午時」、「明天卯時要起床」,根本是把時間管理融入生活。現在很多農民曆上的吉日良辰,還是沿用這套系統,可見真的超實用啦!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怎麼算?3分鐘教你快速搞懂!這套古老的紀年系統其實沒你想的那麼難,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連國小生都能輕鬆學會。天干有10個,地支有12個,兩者組合起來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甲子年」、「乙丑年」這些說法。今天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帶你搞懂這套流傳千年的智慧。

首先來認識基本成員,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個,像排隊一樣按順序輪流上場。地支更簡單,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二生肖「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這兩組配對起來,從「甲子」開始,依序組合到「癸亥」結束,剛好60年一個循環,這就是為什麼60歲叫「還曆」啦!

這裡幫你整理好對照表,一看就懂:

天干
地支

要算今年的天干地支,有個超簡單口訣:「西元年尾數對天干,除以12餘數對地支」。比方說2025年,尾數5對應天干是「乙」,再用2025÷12=168餘9,地支就是「巳」,所以2025年是乙巳年。這樣算是不是超直覺?下次看農民曆就不用再霧煞煞了。

實際應用時,很多人都會拿來算生肖或八字。像2025年7月現在是乙巳年,生肖屬蛇的朋友今年就是本命年。老一輩常說「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就是從天干地支來的觀念。不過現代人比較隨性啦,知道怎麼算之後,跟長輩聊天時能搭上話就很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