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茲技術,兩個圈子裏:一是科研圈,二是保健品販子朋友圈。
因為名字聽着“上”,所以成了保健品騙局寵之一。
一百多年前有人探索過太赫茲波,但於其技術早期研究受制於太赫茲源及功能器件缺乏,發展十分。


有些太赫茲商品簡介其功效吹得神乎其神,忘煞有介事地進行一番科普,跳廣場舞大媽、下象棋大爺你懂太赫茲波。
太赫茲波介於微波外波之間,是宏觀電子學光子學研究交叉領域。
太赫茲波早期有多個“小名”,光學領域稱為“遠紅外波”,而電子學領域稱其“亞毫米波”“超微波”,直到1974年,科學家弗萊明它正式命名為“太赫茲波”。
一百多年前有人探索過太赫茲波,但於其技術早期研究受制於太赫茲源及功能器件缺乏,發展十分。
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半導體技術、激光技術日益,是飛秒激光技術發展,使得太赫茲波激發光源探測器設計製造困難,太赫茲技術從此得以迅猛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首國家太赫茲技術研究項目中投入大量資金,而我國晚。
2005年有20多位院士參加第270次香山科學會議上,專題研討了如何中國發展太赫茲科學技術,這標誌着中國赫茲研究戰略的啓動。
值得慶幸是,雖然我國起步晚了近十年,但目前看來國外總體差距還不是。
太赫茲波能夠水強吸收,這看似是致命缺點,機智科研人員用在了生物、醫療成像技術上。


延伸閱讀…
這些特性,國內外研究團隊研發出了各式各樣太赫茲人體安檢儀。
相比傳統金屬安檢儀,太赫茲人體安檢儀能夠探測金屬,還可以檢測陶瓷、粉末、布料、膠體,3秒完成一次檢測,而且是非接觸式,顯示任何身體特徵,能夠充分保護檢者隱私。
太赫茲波非極性材料有着穿透性,不過它有“剋星”,那水以及其他極性分子。
太赫茲波能夠水強吸收,這看似是致命缺點,機智科研人員用在了生物、醫療成像技術上。
延伸閱讀…
太赫茲成像過程中,組織病變組織含水量差異能夠地圖像中看出來,因而可用來加強許多病理狀況,如牙病、骨關節炎、癌症早期發現。
太赫茲波段包含了物理和化學信息。
大多極性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振動或轉動能級躍遷處太赫茲波段,物質太赫茲波段具有特徵吸收光譜。
基於此特性太赫茲光譜成像技術,能夠分辨物體外形,鑑別物體組分,分析物體物理化學性質,可進一步緝毒排爆、環境問題防治提供相關理論和探測技術。
太赫茲波單個脈衝包含幾十個太赫茲帶寬,這意味着單位時間內可以承載海量信息,因此太赫茲技術是實現6G通信潛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