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遊戲無法運行,請安裝黑色沙漠啟動器。
1
運行下載BlackDesert_Installer_TW.exe,安裝黑色沙漠啟動器。
1.我子孫須孝順父母、尊敬。
如有悌、毀詈言尊長及親者,族長命眾子弟悖逆之人重責肆拾,祖宗之前明正其罪。
(三元區《劍沙三元黃氏家譜》)我子孫孝順父母、尊敬長輩。
如果有順父母敬愛兄長、辱罵輩和親屬人,族長命令子弟這個人重打四十下,祖宗面前治他罪。
2.子孫須尊聖論,孝順父母、尊敬。
如悌、毀詈言尊長及親者,族長明正其罪於祖宗之前。
(三元區後路《鄧氏家訓》)子孫敬重帝王和聖人論述,孝順父母、尊敬長輩。
如果順父母敬愛哥哥、辱罵輩和親屬,族長可以祖宗面前治他罪。
兒生父母視如,酷暑倍;一刻那忘心滴血,千方冀子成人;孩童嬉笑猶如慕,經營認真;髮枯軀來日蹙,劬勞罔極報雙親。
孩子出生後父母視如珍寶,酷暑倍加。
一刻忘含辛茹苦,想盡辦法希望孩子成人。
即使後,父母眼裏是個嬉笑孩子,需要關心呵護。
如今父母頭髮了,身體乾枯了,時間了,我們要報答他們養育恩。
4.睦族要有三:一曰尊。
長輩有禮。
二曰。
雖屬而年紀,盡扶持保護禮。
三曰賢。
德行學識可為族人模範者,雖年輩,輩加以敬賢禮。
(永安上坪鄉銅盤村《林氏族譜》)宗族要點有三方面:一是尊。
長輩要有禮貌。
二是。
老人即使是普通人但年紀,需要扶持保護他。
三是賢。
品德學問可以作為族人模範人,即使年紀輩份,需要他加以尊敬。
春秋祭祀不可苟簡缺略,能此雖可言盡孝而孝道庶幾矣。


尊祖、敬宗、睦族。
(永安上坪《餘氏家訓》)孝敬父母,兄弟,夫婦之間和睦。
尊敬祖宗,和睦親族。
6.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孫,復如是。
(明溪夏陽御簾《張氏家訓》)孝敬:如敬重皇天后土一樣敬重父母雙親,你子孫會和你(敬重父母)一樣敬重你。
7.孝父母:孝百行源,大而揚而菽水承歡,自盡人,一即為天地所不容,人類所不齒,吾族有此,屏方可,許入祠祭。
(明溪瀚仙岩裏《謝氏家訓》)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行為,(不論是)使自己名聲流傳、父母榮耀大孝行,(還是)衣食供養,使父母開心小孝行,應該順應命運並盡自己努力去實現。
(人),天地會他,人們會鄙視他,我們家族如果出了這樣人,他驅趕離宗族地方,讓他參與宗祠祭祀可以了。
8.孝雙親 烏鴉知反哺,人後應念逮存,報答父母,盡人子之責。
(清流《馬氏千七郎公宗祠家訓》)孝順雙親 烏鴉尚且知道反哺無法覓食母親,人子應念及年邁父母,報答他們養育恩,盡到子女贍養義務。
9.事父母,斯稱純孝,不徒口體為養,即於起居語默,應之際,不可有一些子勉強,方為孝子。
(清流縣《陳氏祖訓》)服侍父母,這才是孝道。
不只是提供吃和穿,作息説話或,對答時候不可有一點勉強,這才是孝子。
10.父子親,天性。
父無有,特患子有。
孝苛求,惟善體乎父母心,如父母望子成名,奮志詩書,圖上進。
父母望子耕田,勤力稼穡,以求温飽。
父母望子學工商,即當經營專一業。
如父母畏子疾病,節制嗜慾,保身體。
父母畏子,愛惜錢財,成室家。
父母畏子多事,和平血氣,以求免禍。
如是雖不得孝,可以稍慰親心,而不致獲罪。
若有忤逆不孝,或以家貧而懈供養;或以而生憎嫌;或督率而萌怒心;或使令而生怨語;或妻子愛,而疏定省;或以貨財私,而忘本原;於父母之前,而顯然干犯者,若斯類,萬剮。
族房當鳴於官,頒法重究。
(寧化《巫氏家規》)父親和孩子感情是發自天性,沒有父親,只有孩子。
其實行孝沒有什麼嚴厲和過分要求,只要多體諒父母苦心行。
比如,父母親希望孩子能夠成家立業,光宗耀祖,做孩子讀書以求上進;父母親希望孩子種田務農,做孩子勤勤懇懇地種好莊稼,不要挨餓受凍;父母親希望孩子做工人或者做生意,做孩子盡自己努力,專心自己事業。
比如父母親害怕孩子生病,做孩子應控制自己不良嗜好和慾望,保重身體。
父母親害怕孩子會貧窮,做孩子節約錢財,成家立業。
父母親害怕孩子會惹事,做孩子和氣待人,以免招災惹禍。
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就算稱上“大孝”,可以讓父母親得到一些安慰,而至於受到指責。
如果歡頂撞和順父母,或者因為貧窮而贍養父母;或者因為父母老了而討厭他們;或者因為父母督促責備而懷恨心;或者因為父母使喚命令而説埋怨話;或者因為老婆孩子原因疏忽了父母;或者因為財迷心竅,忘記了,敢打罵冒犯父母。
像這一類人,千刀萬剮算輕了。
作為族中元老們,碰到這種事,應該上報官府,法律進行嚴厲懲戒。
11.宜斥。
夫孝百行先,了翁雲:“天下無不是底父母。
”朱子雲:“凡人於父母和順者,滿腔是殺機。
”可知人一大本失,何論其它。
嗣後族中敢有者,族眾宜攻殛,罰銀令。
如改,屏出族。
(寧化《李氏族規》)人要責罵他。
孝排百種行為第一位,魏了翁説:“天底下沒有有過失父母。
”朱熹説:“人如果和父母和順,滿肚子會是殺人心。
”由此可以知道,人如果,失去了,不要講其他。
後族裏如果人,大家應當嚴懲他,並罰他錢令他自我悔過,如果改正,驅逐出家族。
12.人父母不生,生而教養成人,其恩罔報。
故人子者,側左右養,過則從容譏諫,病則服侍湯藥,死則經營葬祭,在家婉容,奉命。
(建寧《吳氏祖訓》)如果沒有父母,沒有後輩,父母親我們生下來再養育成人,這份恩情無以報。
所以作為人子,父母親身邊奉養他們,父母親有過錯要地勸諫,他們生病服侍湯藥,去世了應該安排下葬事宜,在家對待父母和顏悦色,不要違揹他們心意。
父母親問安,侍奉父母吃飯,禮、和顏悦色,要對待,千萬不能四肢,不管贍養父母、酗酒聚賭,不管贍養父母、錢財,老婆孩子,不管贍養父母、放縱聲色享樂,使父母感到羞辱、逞勇鬥,父母,同時,盡到三禮規範。
14.孝百行源。
父母生我育我,恩源難報。
惟有順承無違盡人子之心而已。
生則色笑承歡,鼎烹即菽水,親心亦帨,死盡禮。
稱家有無以修殯殮儀葬。
春秋祭祀不可苟簡缺略,能此雖可言盡孝而孝道庶幾矣。
(建寧灘角村《謝氏祖訓》)孝是所有事情源頭。
父母生養之恩報。
只有順承父母心意,不要違揹他們才算勉強盡到人子心意罷了。
父母親在世時候要他們和顏悦色,鼎去烹豆呢?(此意是説即使生活貧寒要贍養父母),孝心得到彰顯,父母去世要禮法來辦喪事。
如果要説家裏貧有可以用來做殯殮錢財,那麼不妨想想,春秋時期祭祀尚且,該有東西沒有缺漏,這樣話即使不能説完全盡到孝道,了。
15.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當薦祖宗香。
(建寧《黃氏祖訓》)時刻要記得親人殷勤教誨,早晚要祖宗上香。
16.祖父母父母堂,應竭服勞奉養,毋使親憂,堂前應進退,怡顏悦色,怒形。
父母雖有辱責,欲子人上。
為父母者披星戴月,沐雨櫛風,子教養婚娶,備嚐,人子者敢以慰親心乎?羊有跪乳,鴉有反哺,人子者敢不誠心以禮敬乎?況父母恩昊天罔,報於萬一,故孝順還生孝子,忤逆生忤子,天理循環,報應,敢勉乎?(建寧龍門墨田客坊村《劉氏祖訓》)爺爺奶奶和父母親在家,作為晚輩應該全力奉養他們,不要讓親人你擔憂,長輩打交道,要和顏悦色,千萬不能長輩面前大聲説話,露出發怒表情。
父母親即使有責備你時候,那是希望你成為人上人,能夠有所作為。
你父母親,上為父母親辛勤勞作,下,為子女教養婚配事情操心,嚐盡,作為人子怎麼敢不竭盡全力報答這份恩情呢?山羊尚有跪着哺育幼羊恩情,烏鴉有反哺情義,作為人子怎麼敢不誠心尊敬輩呢?更何況父母恩情可昊天,以為報,所以孝順人後生子女會孝順,忤逆人只能生出忤逆子女,如此循環是一種規律,因果報應是反覆形成,那怎麼敢不思勉呢?17.事孝,後代榜樣;關注起居,奉茶湯;孝順父母,萬世傳揚。
噓寒問,冬暖夏涼;有病早治,侍候周詳;敬老,後輩榜樣。
(建寧《吳氏祖訓》)侍奉親人需要遵循孝道才能做後代榜樣;時刻關注長輩起居生活,記侍奉茶水湯藥;孝順父母人值得萬世傳頌。
天氣冬暖夏涼要記得長輩噓寒問;長輩生病要他們治療,伺候要細心周到,尊敬老人要自己帶頭做起,才能夠後輩子孫樹立榜樣。
18.四曰敬長:徐行後,即席讓。
兄友弟恭,毋好犯上。
(泰寧新橋鄉大源村《嚴氏族譜》家訓)(家訓)第四條是敬重長輩:(路上)要跟輩身後行走,長輩就座要長輩讓出尊位。
兄友愛弟,不要冒犯長輩。
19.二曰敬親:孝道甚,盡於。
菽水承歡,顯親揚名。
(泰寧新橋鄉大源村《嚴氏族譜》家訓)(家訓)第二條是孝敬雙親:恪守孝敬父母是,父母堂前盡孝要一心一意。
要衣食供養父母,使父母開心,要努力使自己發跡,讓父母聲名。
20.孝:得使親心歡,順親可致親心安;故足以榮親,寡過自辱親。
(泰寧《壽朋堂鄒氏家譜》家訓)孝敬父母:滿足父母要求可以使父母心情,順應父母意願可以使父母安心;自己謀得可以使父母榮耀,人犯錯誤會使雙親蒙羞。
21.一孝:敬親百行綱紀,愛曰一等典儀。
禮著內識,詩詠白華宜知。
(泰寧朱口鎮黃厝村《黃氏族譜》祖箴)(家訓)第一條是孝敬:敬重雙親是一切行為要遵守規範,愛戴雙親是頭典禮儀式。
(人子女)《禮記》中《內則》這一篇需要記、遵守,《詩經》中《白華》這一首詩應該知道。
22.一曰尊祖:德積於先,慶澤鞏衍。
木水本源,追。
(泰寧新橋鄉大源村《嚴氏族譜》家訓)(家訓)第一條是尊敬祖宗:(因為)祖宗積德行善,恩澤才會地流傳(我們做)子孫。
做子孫記水有源木有根,要去追念前人。
24.父慈子孝,兄愛弟敬。
(《陳氏族譜》)人父要慈愛,人子要孝順,人兄要,人弟要。
25.父母孝。
生鞠之恩罔極,報庭除之下。
順而養志,蒹菽水承歡。
儀文苟簡,辭色。
蓋孝百行首,萬善源。
人能盡孝,天地鬼神相之,親戚鄰裏重。
孝順生孝順子,家道昌隆福。
今族人勉,為孝子成人。
如犯條者,告知族房,家法治。
恃頑送官究治。
(《傅氏族譜》)人應該孝順父母。
生養恩情,(即使)堂下(侍奉)報答。
務父母意志,衣食供養父母,使他們開心。
侍奉父母禮儀不能馬虎或簡化,言辭和容色應該。
孝敬父母是所有行為中首要,是所有源泉。
一個人如果能夠父母敬孝心,天地鬼神四方神祗會庇佑他,親戚朋友、左鄰右舍會敬重他。
孝順人會有孝順子孫,家道會,福氣會盈門。
如今和族人勉勵,(希望大家)都作孝順人。
如果有忤逆不孝人,應該檢舉稟報族,家法來懲治他。
任性逞強人要讓官府法律發落他。
朝夕庭闈,詞色儀文,毋類苟,毋涉乖張。


延伸閱讀…
承歡祗事,木本水源。
温清冬夏,定省晨昏。
捧盈執玉,頌禱椿萱。
喪哀祭敬,後昆。
(《湯氏族譜》)父母生養我們,這是無窮無盡恩德。
侍奉父母盡心盡職,是事情。
要使父母冬暖夏涼,四季安寧,()晚間要服侍父母寢,早上探視請安。
要如捧着滿盈容器一樣恭敬地拿着祭祀玉器天地禱告父母安康。
父母喪要,祭祀要,(才能)子孫造福。
祖宗子孫原一脈相關。
祖宗安子孫亦安,理。
祖廟所以先靈,祖墳所以藏先骸。
保守宜勤,一有傾壞,修築,毋視為不急之務。
祭祀大典齋肅莊敬,如在。
天地萬物父母,而父母即吾身天地。
故親恩無窮。
詩所謂“昊天罔”。
父母者,要承顏順志,尊敬謹畏。
飲食供奉,。
,稟命,有違忤,雖日日用三牲養,猶為。
至於送終禮,衣矜棺槨,俱不可苟安,厝擇吉地,葬祖墓,毋葬官山,改遷。
(《馮氏族譜》)祖宗和子孫原本是一脈相承。
祖宗安寧,子孫自然而然安寧。
宗祠祖廟是供奉先祖英靈地方,祖墳祖墓是收藏先祖骸骨地方。
保護守衞這些地方要盡心盡力,一發現傾倒坍圮地方,應該馬上修葺,不要這些問題做無關事。
祭祀祖先務齋戒、莊重,如祖先在世一樣敬養。
天地是萬物父母,父母是我們每個人天地,所以説父母恩無窮無盡。
即《詩經》説“天空”。
所有父母還在世子女,務順承父母意志,尊敬父母,小心地侍奉他們。
供給衣食要盡心盡力。
要父母彙報並父母意見,如果有一絲違背,即使天天三牲那樣餐食來奉養,無法免除名。
至於説養送禮儀,裝裹棺槨不能湊合,停放要挑選風水寶地,(暫厝棺槨)不可(隨隨地)葬祖墓,不可葬公墳,不可輕易地改葬遷墳。
28.父母:父母者,天地,順父母即順天地,逆父母即逆天地矣。
故百行孝先,養育恩永世報。
孝有孝順子,忤逆終養忤逆兒。
妻子兒女而不顧贍養父母者,如禽獸。
敬老兒女人知榜樣,虐待父母者,家法訓處,國法懲。
(《清·弘農楊氏家訓》)孝順父母:父母天地,父母規律,違背父母違背規律。
所以説論怎做事要孝心先,父母養育恩是無法答報。
人孝順,子孫孝順,人忤逆不孝,子孫忤逆不孝。
只照顧妻子兒女關心父母人,和禽獸。
敬養老人,疼愛兒女是人們共知好榜樣,虐待父母人,家法會教訓處罰他,國法會懲治他。
29.盡孝敬事父母,敦友慕以和弟兄。
(《肖氏族譜》)要盡孝順心來侍奉父母,要重視敬仰心來和睦兄弟。
30.人於孝友。
父母罔極之恩,兄弟天顯親,人倫。
故惟能善事親知敬兄者,方可人子,人弟。
(《黃氏族譜》)人(所要遵循道理)沒有比孝順和首要。
父母(對自己)有無窮養育恩,兄弟是上天所昭示骨肉親,這兩個是人要恪守倫理道德中。
所以只有能夠地侍奉雙親,知道敬重兄弟人,才可以稱作合格兒子、合格兄弟。
31.父母者,吾身所自出。
《詩》曰:哀哀父母,生我,欲報德,昊天罔。
哉,言乎人生子作父母。
讀書固以養志,菽水亦可承歡。
朝夕庭闈,詞色儀文,毋類苟,毋涉乖張。
延伸閱讀…
要肫而出,斯父母有是子矣。
(沙縣《陳氏祖訓》)我們生命來於父母親,《詩經》上説,可憐我父母,撫養我,想要報答他們恩情,但父母恩情如天,大而無窮,怎麼報答得完呢。
心痛極。
人沒有不想生孩子做人父母。
讀書雖然可以讓人立志氣以求出人頭地,但即使身處貧寒要孝養父母。
早晚父母起居處,問安服伺,不要草率,不要執。
要心眼裏體現出父母敬意,這樣父母會因為有孩子而感到開心。
32.父母乃吾身之本,而鞠育,而教訓,恩天地。
父母者,是乃得罪於天地,天譴者。
我族人,切不可失養失敬,天倫。
(沙縣《李氏祖訓》)父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時候撫養我們,了教育我們,這份恩情天地。
順父母人,好比得罪了天地,天會譴責他。
我族後人,千萬奉養父母、尊敬父母,因此而違背了天理人倫。
33.孝敬父母長輩。
父母生育,恩海。
父母,天理難容。
作為子女,切不可失養失敬。
(沙縣夏茂《彭氏族訓》)孝敬父母長輩。
父母生育,恩情海深。
孝敬父母,天理難容。
作為子女,可以贍養孝敬父母。
34.孝者孝於親。
愛親敬祖,百行先,服勞奉養,,倘有率,。
(沙縣《張氏家訓》)孝順人孝順自己親人。
愛護親人,尊敬祖先,是所有事情,奉養老人,要盡心誠意,如果有不周到地方,那了。
35.淵公曰:事父母,斯稱純孝不徒口、體為養,即於起居語默,應之際,不可有一些子勉強方孝子。
(沙縣《陳氏祖訓》)淵公曾説:侍奉父母誠心禮敬,至孝不只是提供吃和穿。
面輩時,要畢恭畢敬,不能夠有一點勉強,才能稱為孝子。
孝始於親事,終於報國。
移孝作忠,即顯親全孝,此之謂孝。
孝本,若於親,不能忠於國,友于兄弟,睦於宗親、鄉黨,合羣於社會,反為社會蠹蟲。
如何能使人行為善?請孝父母。
人能父母待子女心行事,萬善之本已立。
由是而友兄弟,而睦宗族,而篤鄉裏;由是而居鄉為善,入仕不為貪吏。
人子親事,無論,奉養先。
富者能以供甘旨,貧者能菽水承歡,各其力,能承親志。
和顏婉語,不可貌奉心違,貽父母憂。
子之孝,不如率媳婦孝,媳婦居家多,潔奉飯食起居,周到,故俗謂孝婦勝一孝子。
人子親事,有一分力,即應盡一分力,不能有吝惜。
有兄弟分家,各豐衣足食,而於父母身上應盡之責,彼此推諉,計分毫,此之謂。
人子親事,晨昏定省,出告,返。
古人父母謝世,若有遠行,拜墓而去。
父母教育子女,未有先存子女報答之念。
子女幼而能志於學,而能忠於事,進而能立德、立功、立言,國家社會有用人才,報答父母教養心,孝。
親有過失,子女輕言柔聲進諫,若親志,俟親心時再説,不陷父母於不義,孝之一。
墳墓乃先人藏骸,年時拜掃;家廟乃先祖神靈棲託處,年節必修祭祀,力所及,勿以代遠而不顧,路遙而不往,族人,可以聯族誼而敦一本親。
孔子曰:“身體髮膚,受父母,毀傷,孝。
”後世陋俗,有割股斷指療親病者,此迷信談,揹人倫旨,非子女行孝所當。
葬親陋俗,風水説,謂先人葬地,後人可貴。
無此理,無此事。
所以歷代家訓,以此為誡。
安先人體魄地,惟擇高阜,土質乾燥,受人畜破壞處為,,風水何干?古代帝王家,亦同此理,今舉行火葬,事簡而費省。
視親生前意願,不違,即是孝盡。
舊俗喪事,請僧唸超度,聲樂鼓吹,浪費,於死者何益?歷代家訓,示誡,應知警惕。
(尤溪縣湯川鄉《金洋林氏族譜》,中仙鄉《西河郡林氏峙峯族譜》)孝道從孝敬父母開始,要上升到國效力。
事父母孝心國家誠心盡力地效命,這樣能使父母榮顯,從而成全自己孝心,這種行為是孝道。
孝道是人人處世,如果一個人雙親,不能夠誠心盡力地國效命,不能與兄弟,不能宗親鄉鄰和睦,不能社會容納,會成為危害社會蛀蟲。
怎樣使人行為是呢?請要從孝順父母做起。
一個人如果能夠父母疼愛子女心去做事,那麼樹立了所有善行。
人只要懷着這種,可以使自己兄弟,宗族和睦,可以鄉鄰;可以成為鄉裏善人,即使做官會成為貪贓枉法人。
人子女侍奉自己雙親,不論家貧家富,應該奉養雙親開始。
兒女能夠供給雙親甘美食物,子女茶飯能使父母歡心,孝敬父母要自己實力,要順應雙親意志。
侍奉父母要容色和藹、語言和順,千萬不能表面,內心違拗,給父母增加憂慮。
人子盡孝,不如帶動自己媳婦一起孝敬父母,媳婦在家時間,和父母接觸多,父母漿洗衣物,供奉茶飯,照顧起居這一方面,比做兒子周到,所以話説有孝順兒媳婦勝過孝順兒子。
人子女侍奉父母,要,不能有一絲地。
(這世上有)家庭,兄弟們分家另過,自己衣食,於贍養父母責任推諉,斤斤計。
這是大行為啊。
人子女侍奉父母,要朝夕服侍慰問雙親,如果外出要提前和雙親稟報,回來要去父母台前請安。
古代守禮人們,即使父母在世了,如果他們要出門遠行,會去墓前叩拜,然後再出發。
做父母開始教育子女之前,沒有貪圖子女報答想法。
子女們時候能立志學習,後能盡心盡力地做事,通過努力,能夠樹立道德、建立功勳、創造學説,成為國家社會有用棟樑,這些來報答父母養育恩情,是孝道。
父母有過錯,做子女應該柔聲、和顏悦色地提醒父母,如果父母聽,他們高興時提意見,不能使父母陷於不仁不義境地,這是孝道一種。
墳墓是安置先祖遺骸地方,逢年過節要去祭拜打掃;家祠是供奉先祖靈位地方,逢年過節要祭祀,(祭祀)要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好,不要因為祖先輩分不管,不要因為家祠距離去,祭祀時候,同族老少匯聚,可以借這個機會加強宗族情誼,使一族親緣變得。
聖先師孔子説:“子女身體、毛髮皮膚是父母給予,不能夠有所損傷,這是孝道。
”後人有一些習俗,認為割自己肉,切自己手指煲湯可以為父母祛除疾病,這是封建迷信説法,是背離人倫天理行為,不是一個孝順子女所應該做事。
葬禮有一些陋習,譬如風水堪輿偽科學,認為祖先埋葬地方,後輩兒孫可以因此大富貴。
沒有這些道理,沒有這樣事情存在。
所以歷代編寫家訓,禁子孫崇信風水説。
安置先人靈柩地方,只需要挑選地段、土質乾燥,人畜破壞高坡可以了,以來貧窮沒有常理,和風水有什麼關係呢?古代人王帝主是這個道理,現當今提倡火葬,省事省錢。
先人後事應該聽取先人生前意願,違揹他們意願,孝順行為。
俗辦喪事,要請僧道打醮超度,請來響器吹彈,對逝去人有什麼呢?家族中修家訓,會叮囑不得如此,後人應該警惕。
37.敦孝悌:孝悌為百行首,人子人弟者,孝悌道,不可泯滅天性,惟望吾族子孫,宜敦孝悌於一家。
(尤溪溪尾鄉《虎丘黃氏五葉鵬程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