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身高】國父孫中山的身高多少 |國父孫中山身高到底是多少 |Spieler |

【孫文身高】國父孫中山的身高多少 |國父孫中山身高到底是多少 |Spieler |

每個人有心理,是關於那些名人。

而孫中山作為一個名人,除去他一生所為,大家他他身高了。

所以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孫中山身高是多少。

關於孫中山身高是多少這個問題,大家是各執己見,我們且來看一看。

第一種説法是158CM。

這種説法是南京總統府和中山陵那裡傳出來。

那麼什麼是158CM,原因是因為孫中山先生總統府休息時睡牀160CM,於是他們説孫中山身高158CM。

但其這種説法是十分不負責任,可以推翻。

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官方認證,確定154CM。

各種孫中山宋慶齡合照中可以看出,宋慶齡穿上高跟鞋後,還是孫中山了一截,這一點足以説孫中山身高不止是158CM。

第二種説法是168CM。

這種説法得到了大多數人認同,而且這個數字了官方認證。

那麼這個數字是如何得出呢?當時香港孫中山紀念館展出了200多件與辛亥革命有關物件。

其中數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穿過一套中山裝。

168CM這個數字,專家們通過測量孫中山先生當時穿中山裝得出。

測量得知:這套中山裝上衣長74.4CM,褲長100CM。

專家們商議後得出,這套中山裝適合身高168CM成年人穿。

由此推測出孫中山先生身高應該168CM。

孫中山是我國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他中國革命建設奉獻了一生。

若一句話來概括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孫中山開創革命事業和建樹偉績,會永錄史冊當中。

而他革命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下面讓我們來瞭解下關於孫中山資料。

關於孫中山資料而言,他1866年11月12日這一天出生,關於他去世是1825年3月12日,是廣東人。

他一個家庭長大,後來於自己兄弟孫眉開始經商後,使得家境有所轉。

1875年時候,孫中山開始了自己教育學習階段。

接受教育時於受到家鄉一些鬥爭傳統影響,內心開始嚮太平天國革命事業。

這個時候萌發了革命情懷。

後來他1905年時候,成立了中國同盟會,這是他領導和組織具有全國性質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於1911年時候,開始了辛亥革命,而孫中山推舉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此期間,他力致於革命事業當中,直到1925年時候,這位人物孫中山去世了,後總他遵照他生前遺願埋葬了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中。

1940年時候,國民政府昭告全國孫中山成為「中華民國國父」。

相關資料中顯示,孫中山生前著有多部著作,其中內容。

他去世後,他著作出版。

綜上所述可見,孫中山那不可磨沒功績和革命精神。

孫中山與辛亥革命關係是密不可分。

孫中山作為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領導了辛亥革命。

雖然結果並沒有,但是中國歷史上,這一舉動是具有十分意義。

辛亥革命沒能動搖中國根深蒂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但是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幾千年君主專制統治。

20世紀初,帝國主義中國侵略,中國人民生活水深火熱之中。

《辛丑條約》簽訂,使得中國政治、經濟掌控權基本上是在外國列強手裡,社會矛盾一步步激化,加重了民族危機。

而此時,孫中山首資產階級革命團體開始活躍社會舞台上。

1894年,孫中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

這個興中會主旨「驅除韃虜,恢復中國。

創立合眾政府」。

此後十幾年內,四面八方出現了許多這樣革命團體。

而這些團體中數同盟會影響廣。

同盟會是孫中山人領導第一個全國統一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孫中山先生那個時期發表了三民主義學説。

1911年10月10日,同盟會革命軍武昌發動了起義,打響了起義第一槍。

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組成部分,標誌著辛亥革命全面爆發。

孫茄荷蕾埠商店店員[22]:361。

孫文身高 Play

所以其實孫中山與辛亥革命並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這辛亥革命是同盟會眾領發動,而同盟會各個成員深受孫中山先生思想影響,所以可以看成是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

孫中山是中華民國開創者,是第一任臨時大總統,那麼孫中山什麼讓位袁世凱呢?有人説是孫中山沒錢軍隊,需要藉助袁世凱力量來徹底推翻清政府。

這是一個內部外部因素相作用結果。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孫中山什麼讓位袁世凱。

第一袁世凱本身有才能和聲望。

袁世凱才能清末時備受推崇,認為是「治世能臣」。

李鴻章這種級人物臨終前力保袁世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這一舉措,使得袁世凱政治領域地位,成為了繼李鴻章後晚清一權臣。

【愛傳媒左化鵬專欄】2016年量身高,發現以前矮了近一吋,這台灣人説「倒縮」現象吧 。

怪不得,最近走路,是褲管拖地,走過,路面溜溜。

其實,我本來中等身材,增一吋不算,減一吋不算,因此,倒縮倒縮,倒混不在意。

若是和古人,我現在這樣身高,可以 稱得上是「昂藏七尺軀」呢。

以前讀《史記》,看到〈項羽本紀〉中記載, 項羽身長八尺有餘。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諸葛孔明身長八尺,覺得他們身材,怎麼這麼,有如當時台灣巨人張英武。

《論語》中説「 可以託六尺之孤」, 孟子説「雖使五尺之童適市,可以無欺」。

道時候,連小孩子身形,如此,有如巨嬰。

日前參觀孔廟,看到配殿中圖片説,開示。

古時尺吋計量方式,和現代。

現代一公尺三十公分,以前一尺,現代二十三公分。

大禹例,身長七尺,現代一百六十一公分,所以我們兩人並肩,他我七公分。

如此説來,古人身高和現在人應相差無幾,春秋時齊國宰相晏嬰身長六尺,《水滸傳》中「及時雨」宋江,身高六尺。

現在一百三、四十公分, 怪不得古書記載,他們哥倆算是五短身材。

男子漢大丈夫,人志氣。

現代知名人物中,國父孫中山先生身高一百六十公分,鄧小平一百五十八公分, 林彪一百六十二公分。

蘇聯列寧一百六十四公分,史大林一百六十二公分,赫魯雪夫一百六十六公分, 普京 一百七十公分,德國希特勒一百六十五公分 ,義大利墨索里尼一百六十公分,稱為「征服半個歐洲矮子」拿破崙, 身高一百六十九公分。

他們個子雖,但人人撐起了半片天。

想起日前看到一則故事,身高二百二十六公分姚明,問矮他半截,只有一百五十三公分港星曾志偉:「,是甚麼感覺」。

曾志偉昂首説:「所有人見到我,抬起頭來」。

●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政治中心/陳慈鈴報導立院龍頭爭持續受到關注,會國民黨韓國瑜,還是民進黨遊錫堃拿下,結果2月1日揭曉。

此,算到藍白合破局、郭台銘退選預言家高煜霖老師,近日[週刊王CTWANT] 綜合陸媒報導,從視頻中看出,所在地應該是一家酒店典禮大堂,當時每桌坐滿了人,熙熙攘攘地好,只是大家以為這場婚禮依舊,按部就班吃完酒席能結束時候,一個當天氣氛並不合時宜視頻,赫然出現了大屏幕上。

屏幕上,新娘和一位陌生…[週刊王CTWANT] 抖音「家簡生活」PO出影片,這名男子躺牀上吃東西、滑手機,他工作多年,存下100多萬人民幣,自豪有一筆錢,靠著利息可以躺平,沒追求愛情,而且自己這樣身價,還遭到別人嗤之以鼻,不知開始不想結婚,並且一個人住,時間了習慣。

男子會抽煙、…終於撐過上週冷颼颼寒流,本週寒流減弱後,各地氣温進一步回升,預計週三(31日)後高温有機會飆破30℃。

不過氣象粉專「天氣風險」表示,下一波顯著「空氣」帶來低温,有可能達到氣團級,提醒民眾要有心理準備。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註 1]),名文,後化名中山樵[11]:2936。

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明德、載,號逸仙、日。

廣東香山翠亨鄉(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1]:2936,清末民初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一手創建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倡導「聯俄容共」政策和共和制、創立「三民主義」政治理論國共兩黨發展影響,海峽兩岸地位。

孫是少數各華人地區受到普遍尊崇近代中國政治人物[12]。

1940年4月,國民政府通令全國,稱孫「國父」[13]:3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尊其為「我國革命先行者」[11]:2936、「民族英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驅」[14]。

1894年,孫成立興中會[15]:52。

1895年,興中會發動乙未廣州起義[15]:53。

1905年,中國同盟會日本東京組成,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地權」革命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説;創辦《民報》,宣傳革命,當時中國改良派論戰[11]:2936。

此後國內外發展革命組織,聯絡華僑、會黨和新軍,多次發動武裝起義[11]:2936。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各省響應[11]:2936。

12月29日,孫十七省代表江蘇省江寧府推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南京宣佈職,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11]:2936。

2月13日,革命黨人袁世凱協,孫提請辭職;3月臨時參議院通過,公佈孫主持制訂《中華民國臨時約法》;8月中國同盟會改組國民黨,孫選為理事長[11]:2936。

1913年3月袁世凱派人刺殺宋教仁,孫即起兵討袁,失敗[11]:2936。
孫文身高

1914年,孫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後兩次發表討袁宣言;1917年段祺瑞解散國會,孫廣州召開國會會議,組織護法軍政府,當選大元,誓師北伐;1918年受桂系軍閥和政學系挾制,孫去職,上海;1919年,孫創辦《建設》雜志,發表《實業計畫》,並中華革命黨改組中國國民黨[11]:2936。

1920年,孫回廣東,次年就任總統;1922年陳炯明事變退居上海[11]:2936。

1925年3月,膽囊癌惡化北京病逝[16]。

孫中山過大量中文、英文、日文化名筆名[17],多是擺脱通緝或身份,部分宣揚革命或表達人生期望[18]。

清政府公文中,其名字「文」上加上三點水部首,貶稱其「孫汶」[23]。

「汶汶」一詞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人誰能身察察,受物汶汶者乎?」《史記索隱》説「汶汶,猶」,《史記集解》引王逸説是「蒙垢污」,或説「玷污」。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於北京中央公園社稷壇公祭時,原靖國軍豫軍討賊總司令和建國軍北伐先遣隊總指揮樊鍾秀致送巨型素花挽幛,橫額中大書「國父」,其唁電輓幛,稱「國父」,這是孫逝世後公開場合尊稱「國父」始[13]:306。

1940年4月1日,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孫中華民國國父[19]:707[24]:218。

1866年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9]:18),孫中山誕生於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27]:116;乳名帝象,上村塾讀書時取名文,成親時取字德明[27]:4。

1872年,孫開始務農,上山打柴草、到塘邊撈「塘飄」做豬飼料;,下田除草、排水和放牛[22]:359。

同年,孫入翠亨村私塾,接受國學啟蒙教育[24]:204。

後來宋慶齡稱:「孫中山,到15歲才有鞋穿。

他住多山地區。

那裡,小孩子赤足行路是件事。

他和他兄弟沒有成年以前,他家住一間茅屋裡,不致挨餓。

他幼年……沒有米飯吃,因為米飯了。

他主要食物是白薯。

」[13]:7孫幼年喜歡玩遊戲如放風箏、踢毽子、跳田鷄、劈甘蔗,爬大樹取鳥蛋,石頭擲鳥,鄉裏稱其綽號「石頭仔」[13]:8。

1876年,孫入村塾讀書,課餘參加農業勞動;同學楊帝賀等到鄰村觀看三合會練武[22]:359。

孫眉檀香山做工匯款回家,家境轉,孫得進入村塾讀書;第一位老師是位癮君子,煙癮發作時課;於老師煙癮頻作,孫無法讀書[27]:4。

孫喜聽前太平軍老人講戰鬥故事,仰慕太平天國[22]:359-360。

1877年[19]:389,孫繼續讀書,懷疑一味背誦教學方式;問老師:「讀這些書一點懂,有什麼意思?」[22]:3609月22日,孫眉赴檀香山,孫擬隨兄赴檀未果[27]:5。

1878年春,孫主張、蓄婢和賭博[22]:360。

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評述孫中山第一次出洋,是其「生平轉變關鍵」[28]:30-31。

1879年5月21日[19]:303,孫隨母坐駁艇到澳門坐英輪「格蘭諾去」號(S. S. Grannoch)赴檀香山[27]:5。

1879年6月,孫到檀香山茂宜島茄荷蕾埠(今名卡胡盧伊)孫眉開設商店店員;後入盤羅河學校習算術科[24]:204。

9月[27]:5,孫到英國聖公會主教韋禮士(英語:Alfred Willis)主持教會學校伊奧拉尼書院寄宿生,採全英語授課[29]:35。

伊奧拉尼書院是英國聖公會畢斯浦(Espiscopal Bishop)威爾士夫人於1862年創立,1872年韋禮士牧師繼任校長,翌年遷移校址於白地斯街(Bates Street),擴建房舍[9]:29。

學校強制學生每天禱告,每週日作禮拜,孫開始認識基督教儀軌、聖歌,及讀《聖經》[29]:35。

孫修讀英語、英國歷史、算術、「代數、幾何學、生理學、拉丁文繪圖」科目[19]:319-320。

1881年,孫伊奧拉尼書院讀華盛頓、林肯傳記,希望改造中國[22]:360。

1882年7月27日,孫畢業於伊奧拉尼書院[24]:204,英文文法考第二名[27]:219,獲夏威夷國王卡拉卡瓦畢業典禮上親頒一本中國書籍作為獎品,出色英文水平幫助了孫進行革命活動[30]。

1883年,檀香山華裔知識分子何寬、李昌組織中西擴論會[27]:5。

1月15日[27]:5,孫其他教會學校子弟入美國公理會創辦奧阿書院(高級中學[22]:360)讀,繼續學習,是基礎醫學和法律[29]:35。

6月30日,奧阿厚書院學年結束,孫坐船回到孫眉離島開牧場[27]:5。

7月初[27]:5,入學超過三個月,於孫減加入基督教意向,勸説夏威夷工作華僑工人不要膜拜關聖帝君神像,兄長憂其觸犯眾怒,二怕雙親斥責,斷絕資助,孫送回翠亨村家鄉[9]:16-31。

夏天,孫夏威夷回到中國,他坐洋船從檀香山到香港後,孫即上岸轉坐中國內河返回翠亨村[19]:390。

孫坐輪船到香港轉坐淇澳島帆船回鄉,抗議清朝官吏該船乘客勒索,7月底回到翠亨村[27]:5。

孫在家自修、參加農務,開始宣傳社會變革,指責清政府腐敗,着手修路、防盜[22]:360。

秋,孫同村青年陸皓東結成好友,並談論時政腐敗深夜[19]:492。

8月中[27]:5,孫與陸皓東一起「搗毀偶像」,破壞翠亨村村中北帝廟神像,不為鄉人所容[9]:15,經崖口、淇澳島逃離家鄉前往香港[27]:5。

1883年3月31日,美國綱紀慎會喜嘉理牧師香港上岸;8月18日,喜嘉理牧師收留孫中山其香港中環傳道寄宿[27]:5。

秋,孫赴香港入讀英國聖公會主辦拔萃書室(當時英文稱為 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32]日校走讀生[27]:259-261。

10月29日,孫在喜嘉理牧師宿舍重逢檀香山傳教士、任教於奧阿書院芙蘭·諦文(Frank Damon)及其父母[27]:5。

冬,孫陸皓東到基督教綱紀慎會(稱公理會)位於港島列者士街的佈道,美國公理宗差會傳教士喜嘉理牧師於1884年5月4日他主持洗禮加入教會[33][34](陸則於1884年10月19日受洗[35]);其所屬教會存留受洗名單中,陸皓東署名「中桂」(名單中排第四),孫署名「日」(名單中排第二)[19]:365。

喜嘉理牧師孫情誼真摰,欣賞孫宗教熱忱,孫追隨他四處宣教[29]:36。

1884年4月15日[19]:362,孫轉學香港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24]:204,孫帝象姓名註冊,學號二七四六[9]:35。

秋,受香港工人反法鬥爭鼓舞,孫中國人民「有覺悟」[22]:361。

得知孫皈依基督後,孫眉試圖藉由切斷弟弟所有奧援[29]:36。

11月,孫奉孫眉急召赴檀香山,交還家產,芙蘭·諦文孫籌募盤川[27]:5。

孫茄荷蕾埠商店店員[22]:361。

孫中央書院讀書兩年半期間,受洗成為基督徒、第一次婚姻、孫眉衝突[29]:35-36。

1885年4月,孫自檀香山經日本回中國[22]:361。

孫終於改良最佳途徑事改造[13]:24。

5月,芙蘭·諦文孫籌足盤纏,檀香山回到香港復課[27]:5。

8月,孫赴香港中央書院復學,憤恨中法戰爭中清政府失敗,希望變革現實[22]:361。

幾個月後,基督教友人幫助孫於1886年返回香港,於夏威夷待幾個月,孫中學生涯完結,拿到中央書院畢業文[29]:36。

1886年7月,孫未畢業離開中央書院[27]:5。

邵元沖説:「總理自言,幼時旅港肄業,所習多於英文,嗣而治漢文,不得合用本,見校中藏有華英文合璧四書,讀而愛,反覆精讀,即假以漢文教本,且得因此而窺治中國儒教哲理。

英譯本釋義,無漢學註疏繁,領解。

總理既目識心,由是而中國文化,備致欽崇,研幾,造成畢生學術基礎。

」[36]:694
孫中山選擇醫學:「醫救人之術。

」[22]:411886年9月[27]:5,孫持喜嘉理博士介紹信,入(美國)教會海外基督使團嘉約翰(John Kerr)博士主持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科學校習醫[29]:37(即南華醫學校[22]:41,今中山醫科大學前身[22]:361),開始鼓吹革命[24]:205。

10月,孫認識英國倫敦傳道會宣教師區鳳墀,區鳯墀其改名逸仙[27]:6。

課餘,孫抒發愛中國情懷和革新政治抱負,並同學中結交鄭士良[22]:361;鄭士良少有大志,習武術,學於德國教會辦禮賢學校,入博濟醫院學習,為接受孫救國思想第一人,孫評其「人豪俠尚義,廣交遊,結納江湖之士,同學中無有類之者」[13]:26。

1887年10月1日,華人西醫書院教務長孟生醫生香港大會堂宣佈該院成立;10月3日,孫香港華人西醫書院(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Hong Kong,今香港大學醫學院)正式上課,第一課是康德黎醫生講授解剖學[27]:6。

學堂隸屬於倫敦傳道會,香港菁英何啟出資籌辦,該校教務長是蘇格蘭名醫康德黎[29]:37。

何啟曾留英學習醫學和法律,作《新政詮》[22]:43。

孫康德黎師生關係密切,在校5年餘,學習,正課外泛閲讀「新學」書籍,政治思想上受何啟維新思潮影響[22]:361。

孫達爾文進化論發生興趣[37]:14。

《孫文學説》第一章,可以看到孫大學時代潛心研究「知難行易」學説,為破除「知易行難」[28]:66-67。

孫時審視懸壁上中國地圖,慨嘆「如此江山,付之非人」[38]:2[22]:42。

1887年冬,孫達成病篤,孫回鄉伺奉湯藥,孫眉聞訊檀香山歸,兄弟芥蒂盡釋[27]:378。

1888年3月24日,孫達成翠亨村病逝,享年76歲[24]:205,孫眉孫中山加倍愛護備,凡所需學費,允供[27]:6。

8月,孫西醫書院第一學年期考試中,名列全級第三名[22]:361。

1889年夏,孫第二學年期考試中,名列全級第一名[22]:361。

孫廣州帶來私人教師陳仲堯補習中文,康德黎學打板球[13]:27。

1890年,孫以洪秀全自況:「敬朝廷」,自稱「革命言論時代」[22]:42。

同年孫上書鄭藻如,主張仿效西方社會改革[22]:362,建議禁煙及改良農業和教育[27]:6。

孫課餘來廣州、澳門,言論反清[22]:362。

12月30日,孫陪康德黎夫婦州痲瘋村研究痲瘋病[27]:6。

1891年3月27日,孫40多名香港道濟會堂年教友組織教友少年會[27]:6。

夏,孫第四學年期考試中,名列全級第一名[22]:362。

孫同鄭觀應商討「改革時政」,鄭觀應《盛世危言》中稱道過「吾邑孫翠溪西醫」[22]:43。

孫結識輪船招商局職員、後來「輔仁文社」社長楊衢雲,交流愛國圖強見解;孫課餘撰文鼓吹政治改革,投稿於香港、上海報刊[22]:362。

1892年春,孫設計新居,孫眉滙款翠亨興建[22]:362。

7月,孫首屆成績第一名畢業於西醫書院[24]:205[39]。

孫成績,獲得開業執照[22]:362。

9月22日,孫康德黎帶領下,與同期畢業之江英華同赴廣州;9月23日,英國駐廣州領事引見兩廣總督李瀚章,李瀚章命填寫三代履歷,孫拂袖而去[27]:6。

9月24日,康德黎帶領孫與江英華同方香港[27]:6。

秋[22]:362,孫澳門鏡湖醫院醫師[24]:205。

12月18日,澳門鏡湖醫院簽訂〈揭本生息贈藥單〉,貸款2,000銀元開設中西藥局[27]:6。

於醫術高明,態度認真,受歡迎,「聲名鵲起」[22]:362。

1893年春,孫遷設藥局於廣州,改名東西藥局,藉醫術掩護革命[24]:205。

孫貧苦患者施醫贈藥;受澳門葡籍醫生排擠,轉赴廣州行醫;孫常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議籌組革命團體[22]:362。

7月,孫澳門議事亭前地十六A號開設「孫醫館」;7月29日,其澳門中西藥局開業[27]:6。

孫行醫於澳門、廣州[11]:2936。

孫口號「天命」,宣傳忠君:「暴君肆虐,罪惡滔天。

信任,濫施,應天順人,彼獨夫。

我同胞,瞻顧!」[40]:65雲「(孫)先生港接納三點會首領,並切實調查其實力,定時間茶樓飲茶,先生入時,起立者即會員。

先生如前往,十餘處,每處茶客起立者百數十人,喜出望外。
孫文身高

實則其頭目邀集工人充數,一騙局」[41]:88。

1894年1月,孫中山藉廣州城外南關聖教書樓懸壺、西關冼基設東西藥局;同月,孫翠亨村寫〈上李鴻章書〉[27]:6。

並決定親赴天津面呈直隸總督李鴻章[29]:49。

,孫偕陸皓東前赴上海[22]:362。

2月15日,廣州《中西日報》東西藥局廣告:「……醫生孫君逸仙……歲底因事返澳度年,今澳回省。

」[42]:71
孫上書李鴻章,主張仿效西方,發展工農業,改革教育和選拔人才[22]:362。

孫提出革新政治主張,拒絕[11]:2936。

孫未李鴻章接見,獲取「農學會籌款護照」[22]:362-363。

孫旋遊歷北京、武漢,觀察形勢[24]:206。

7月25日,甲午戰爭爆發[27]:6。

李鴻章拒絕孫面談,請願書後來刊載於1894年9、10月號之上海《萬國公報》[29]:49。

孫和陸皓東離開天津,香港逗留[29]:61。

10月,孫自上海經日本赴檀香山[24]:206,華僑中宣傳革命[22]:3623。

1894年11月24日,孫檀香山成立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現代革命團體興中會[27]:6。

1895年1月,孫中山鄧蔭南同志返回香港籌謀革命[24]:206,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計議擴大興中會[22]:363。

2月21日,孫糾集故交與同窗[29]:62,香港成立興中會總機關,並修訂《興中會章程》;偕同陸皓東、鄭士良等到廣州建立興中會分會,積極準備武裝起義[22]:363。

1892年3月13日,香港輔仁文社成立,舉楊衢雲會長,謝纘泰秘書[27]:6;孫領導權上面臨楊衢雲挑戰,楊衢雲抱負和自信孫旗鼓[29]:63。

3月,孫與楊衢雲香港聚議,策劃廣州發難事宜[22]:363。

孫主要爭取日本方面支持[13]:42;3月1日,孫拜會日本駐香港領事中川恆次郎,請其援助起義,未果[27]:6。

3月16日,首次幹部會議決定先攻取廣州,並採用陸皓東設計青天白日旗起義軍旗[24]:206;此旗史稱「兩色旗」,孫稱:「青天白日,取義,示光明照義。

」[13]:41事革命之秋,教會懼孫波及,宣言孫驅逐出堂[19]:480。

3月18日,《德臣西報》發表社論,指出革命黨準備成立君主立憲;5月30日,謝纘泰英文《德臣西報》致光緒皇帝公開信,促請憲政改革[27]:6。

8月下旬,孫制定武裝起義方案[22]:363。

新組織「會長」人事案,延至10月10日,是日孫、楊衢雲和其各人馬對峙,劍拔弩張,孫、陳少白、鄭士良、楊衢雲、黃詠商、謝纘泰香港集議選舉總辦[13]:42,協,「會長」職位楊衢雲,孫獲得廣州起義現場指揮權[29]:63。

興中會選舉會長(稱總辦,時稱「伯理璽天德」(President音譯),楊衢雲志在必得,孫退讓,楊衢雲當選[27]:7。

孫利用官方許可,10月初設立「農學會」[29]:67。

孫於汕頭及西江沿岸募集兩軍,同時廣州進逼;兩軍期於1895年10月某日,一西南,一東北,同時廣州進發[15]:53。

省河緝捕統帶李家綽憚於孫是名醫,是基督徒,妄動[13]:46。

是孫廣州發動第一次武裝起義[22]:363。

陸皓東赴死,孫稱其「中國有史以來共和革命犧牲者第一人」[24]:46。

起義因泄密而流產後,孫澳門轉香港逃亡日本[22]:363。

11月,孫改裝偕陳少白赴日本,組織興中會分會於橫濱[24]:206。

11月2日,孫陳少白、鄭士良同坐「廣島丸」香港出發駛日本[19]:544。

11月7日,陸皓東多數成員被捕處刑,孫則受到通緝[24]:206。

11月12日,孫神户上岸,遇有鄭士良陳少白[29]:70。

翌日當地報紙新聞標題:「支那革命黨首領孫逸仙到達日本」[9]:145。

孫陳少白、鄭士良稱《經》謂「湯武革命,天而應乎人」,故「但言革命,勿言造反」[22]:49。

11月中旬,孫橫濱建立興中會分會;12月中旬,孫斷髮改裝[22]:363。

孫蟄伏日本,徹底改變外型:剪掉辮子、薙髮,脱下中式袍換穿歐式西服[29]:71。

香港是指揮和策劃中心,是經費籌集轉匯中心、軍火購製轉運中心,海內外革命同志聯絡招募中心,是每次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避難場[43]:57-70。

孫動員秘密會黨,並利用興中會以及香港革命地[29]:93。

孫陳少白留在東京,派鄭士良返回香港[29]:72。

12月7日,懸賞通緝孫17人,榜首孫賞格是花紅銀1,000元[13]:47。

12月中旬,孫赴檀香山[22]:363。

1896年1月,孫眉安排寡母,孫妻小四人,前往茂宜島照料他們生活[29]:39。

孫母親、長子孫科以及一雙女兒重逢[29]:72。

春,孫檀香山《檀香新報》館內設據點以聯絡同志,並組織興中會會員軍事操練和募集經費[22]:363。

兩總督譚鐘麟要香港引渡孫人[13]:47;3月4日,香港總督部堂會同議政局認為孫港事反清活動,威脅香港安定和秩序,於是簽發驅令,禁止孫5年內香港境內[44]。

6月9月,孫檀香山到美國,華僑宣傳革命,金山設立興中會分會[22]:363。

9月下旬,孫赴英國[22]:363。

華裔報人伍盤照得悉孫乃洪門中人,即轉求金山致公堂幫助,該堂全美各地洪門分堂總部,總部大佬黃三德伍盤訪致公堂顧問律師,由其移民局聲明即華盛頓上訴,並把致公堂某物業向保單公司具保500元,擔保孫外出候判[54]:304。

孫文身高 Play

延伸閱讀…

Spieler-中山樵孫大砲原來性好此道.doc

國父孫中山的身高多少

駐英國公使龔照瑗即派英籍參贊馬凱尼英國政府交涉逮捕、引渡,並僱偵探監視[22]:50[45]。

1896年10月1日晨,孫離開旅社前往波蘭區覃文省街46號,晤見康氏伉儷[9]:152。

10月11日孫龔照瑗誘捕[24]:206,計畫是逮捕孫、秘密遣回,受法律制裁[29]:73。

孫得機會説服公使館內一英國僕人柯爾,將自己比作遭土耳其人迫害的亞美尼亞基督徒,稱中國皇帝要殺中國基督徒,孫柯爾20英鎊現金,並允諾事後他1,000英鎊,從而獲得其協助,交給康德黎,上頭寫著:「予於前星期日,二華人始施以誘騙,繼復加暴,予幽禁於中國使館中。

一、二日後,使館僱一船,解予回國,回國後斬首,奈何?」[29]:74清使館女管家霍維夫人送信給康德黎:「君有友某自前禮拜日來,於中國使館中。

使館擬遞解回國,處以死刑。

吾友遭此,情實堪憐,設非急起營救,死無及。

某於此書雖具名,然所言屬實情。

君友名,某知其 Lin Yin Sen。

」[13]:56康德黎即同前西醫書院教師孟生,警署和外交部報案,報紙揭露清使館行徑,僱偵探監視使館;揭後,輿論譴責使館[22]:50。

10月22日,《環球報(英語:The Globe (London newspaper))》登載康德黎長篇訪問特刊[29]:75,當晚號外「革命家倫敦誘捕」題披露孫之遭遇[13]:59。

連倫敦馬路上報館廣告牌全用大字發布孫之消息,大人圍堵使館,伴有「釋放革命家」口號[13]:60。

英國外交部指公法上清使館行為超出外交特權,正式照會要求釋放孫[22]:50。

10月23日下午,清使館參贊馬格里帶着孫,康德黎、英國外交部人員及喬福斯探長面前稱:「我現在他交給你們,主要是為了本使館主權和外交權利受損」,孫稱:你現在了[13]:60!使館恢復孫,當天下午康德黎陪孫走出使館,聲援者致謝,後公眾講[22]:50。

10月24日,孫致函倫敦各報主筆:「我對立憲政府和文明國民認識和感受,。

這一切促使我積極地投身於,我那可愛而受壓迫祖國、教育和文明事業。

」[13]:61孫報紙投稿,召開多次記者會,接受多次訪問,得普遍支持[29]:75。

1896年11月,孫倫敦應英國劍橋大學漢學家翟理斯邀請,撰寫傳[22]:363。

12月5日起,孫每日到大英博物館讀書[13]:62。

冬,孫為揭露綁架事件真相,開始寫《倫敦蒙記》[22]:363。

同時孫英國柯士賓所著《赤十字會救傷第一法》譯漢文[22]:363-364。

康德黎稱贊孫:「他歇地工作,閲讀有關政治、外交、法律、軍事、海軍書籍;礦產礦業、農業、畜牧、工程、政治經濟類,佔據了他注意,而且細心地和地研究。

」[22]:51
1897年1月7月,孫居倫敦,到大英博物館圖書館讀書,認真觀察英國社會政治、經濟狀況[22]:364。

孫研究並考察歐洲政治[24]:206,形成民生主義觀念,形成三民主義思想體系;2月,倫敦《雙周論壇》發表《中國現在和未來》一文,揭露清政府專制主義苛政,主張中國革命改造[22]:364。

1897年7月1日[19]:529,孫中山乘「努美丁」號輪船離開英國[13]:64,倫敦經加拿大,8月16日抵達日本橫濱[19]:529。

孫創中西學校[24]:206。

日本民黨領袖犬養毅遣宮崎寅藏、平山周迎接孫[46]:36。

犬養毅介紹,廣交日本朝野賢豪[47]:49。

孫納入犬養毅羽翼,定居東京,宮崎寅藏、平山周伴,身分宮崎和平山中文教師[29]:88。

8月9月,孫和宮崎寅藏談話,認為「人民自治為政治之根,故於政治精神,執共和主義」[22]:364。

由此孫結識頭山滿、黨黨隈、黑龍會山田良政[29]:85。

11月,孫日本宮崎寅藏筆談記錄,孫曾有「僕常持四京(五大鎮)説:武漢()、西京(重慶)、東京(江寧)、廣州(南京)、順天(北京)」[48]:237。

12月,孫命陳少白台北成立興中會分會[24]:206。

1898年春,楊衢雲輾轉往來於東南亞、南非後前往東京孫會合[29]:94。

孫來日本東京、長崎、神户、馬關地吸收華僑入興中會[22]:364。

夏,孫移居橫濱,東京會晤菲律賓起義軍代表彭西,支持菲律賓民族解放鬥爭;秋冬,與戊戌變法失敗後亡命日本梁啟超多次商談聯合反清,獲結果[22]:364。

孫招納,駐日公使李盛鐸許以「高位」,駐美公使伍廷芳通過孫眉誘導,廣東劉學詢勸説[22]:53-54。

9月,劉學詢回國後,通過慶親王奕劻《孫文問答》呈報慈禧太后,示願身家保孫回國,據奕劻稱:慈禧太后説:「今聯日,新政待舉,需孫文回國效用。

他人,自己不能吸引!」[13]:77冬,孫拒絕清政府各種渠道誘降[22]:364。

1899年春夏,孫東京、橫濱和長崎地聯絡策動,準備廣東、湖南、湖北起事;6月7月,孫橫濱同章太炎訂交[22]:364。

7月,劉學詢宗方小太郎安排下孫密談,孫稱:「我革命宗旨興起中國」,劉稱:「若政治革命,可以協力;種族革命,事甚。

天下事其而後圖其」[13]:77;孫菲律賓起義軍購運軍械,租用日輪運抵菲律賓[22]:364。

夏秋間,孫梁啟超橫濱會談聯合反清,無結果[22]:364。

10月11日,興中會、洪門、哥老會首領香港成立興漢會,公推孫總會長[51]:188。

為「喚起國民及不為康梁所惑」,孫宣傳反清革命主張留學生和華僑[22]:54。

秋,孫派陳少白赴香港籌辦《中國日報》,於翌年1月出版;孫又命鄭士良香港設立聯絡會黨機關,密切聯繫廣東三合會[22]:364。

日本人提供報紙經費,報紙開辦得何啟大力襄助,爾後香港富商子李紀堂做靠山[29]:94。

11月,中會、三合會、哥老會興漢會[52]:257。

冬,孫繪制《支那現勢地圖》付印,圖中「割巖疆,鐵路」「着色表明」,以便「覽者觸目驚心」[22]:365。

1900年1月,孫菲律賓起義軍購第二批軍械[22]:365。
孫文身高

1月24日,楊雲辭去興中會會長職,次日陳少白香港創辦《中國日報》[13]:78。

義和團運動浪潮下,英國保全既得利益,主導「東南互保」,推動李鴻章「自主」[22]:54。

李鴻章通過駐日公使孫轉達:「值此國家危難時,願孫氏會晤,共計匡救天下策,請來粵一行。

」[13]:78香港總督卜力參與其事,何啟陳少白會商由興中會協助李鴻章組建「自主」政府事宜;孫抓緊武裝起義佈置,放棄「自主」活動[22]:54。

孫計畫兩廣獨立,孫讀醫學校時老師、香港總督卜力中心,加上廣東富商劉學詢及兩廣總督李鴻章[53]:150。

6月,孫先後過香港(未能入境)前往西貢、新加坡地,積極策劃武裝起義[22]:365。

劉學詢召喚下[29]:97,6月8日孫與楊衢雲、宮崎寅藏、平山周坐日輪「煙打士」號赴香港;6月17日孫一行抵達香港海面,宮崎、內田代表孫去廣州劉學詢談判[13]:78。

孫準備李鴻章商談合作問題,希圖策動兩總督華南「自主」[22]:365。

後李鴻章奉詔北上,於7月17日趕赴上海回北京協調庚子條約[29]:97,獲結果[22]:365。

孫主動求見法國駐越北大使哈爾蒙德(Jules Harmond),6月21日孫抵達西貢,攜帶哈爾蒙德大使法屬印度支那總督韜美(Paul Dourmer)信[29]:128。

1900年7月,孫偕宮崎寅藏離開香港赴日本,尋求起義後援[22]:365。

7月18日,孫「佐渡丸」輪上開會[13]:82。

8月下旬,孫日本秘密赴上海,旋返日本[22]:365。

9月25日,孫代名「吳仲」乘船赴台,謀求武器援助[53]:151,希望爭取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支持[13]:83。

9月,孫由日本抵達台灣,台北建立起義指揮中心[22]:365。

11月10日,台灣總督下驅逐令,孫基隆乘「橫濱丸」赴日本[13]:86。

1901年1月下旬,孫橫濱楊衢雲開追悼會[22]:365。

楊衢雲暗殺,鄭士良朋友吃飯時病倒身亡,孫恢復廣州活動一切希望幻滅[13]:86。

春,孫贊助留日廣東籍學生鄭貫一、馮組織廣東獨立協會;6月,秦力山東京創辦《國民報》月刊,中國留學生革命報刊,孫捐助出版費1,000元[22]:365。

1902年,宮崎滔天出版孫自傳《三十三年落花夢》,1903年中文譯本問世[29]:141。

孫日本和章太炎談論時涉及革命發難及後建都地點,孫認為「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謀大洲,伊犂。

視其規模遠近而已」,並説:「定鼎者,南方誠莫武昌若。

尚濱海建都者,遏武昌。

夫武昌揚靈於大江,東趨賓山(江蘇省),四日而,足以轉輸矣,外鑑諸鄰國,柏林無海,江户曰海堧爾;內海雖鹹,大江……江沔上游,其通達是矣,傅海!夫北望襄樊鎮撫河雒。

鐵道既佈,而行理及於長城,其斥候朔者,金陵絀,武昌贏」[9]:100。

1903年春,孫化名杜嘉偌,越南、暹羅地活動革命[22]:366。

8月,訓練遭日本軍事機構排除之中國學生[29]:142,孫日本青山練兵場附近創辦革命軍事學校[22]:366。

青山軍事學校運作超過4個月,吸收15名粵籍學員[29]:143。

入學誓詞「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地權。

」[22]:366
1903年9月,孫中山見留日學生廖仲愷、何香凝和馬君武,暢論革命救國方略,希望他們留學生中物色志士,「結為團體,任國事」;孫撰《支那保全分割合論》一文,刊於東京出版《江蘇》雜誌,批判日本政客稱「保全」清朝政府和「分割」中國領土謬論,強調「支那民族有統形,無分割勢」[22]:366。

9月26日[29]:136,為「掃除保皇説」和「規復革命組織」,離日赴檀香山[22]:366。

孫希爐宣傳鼓動,駁斥保皇派反動謬論,革命組織,命名為「中華革命軍」[22]:366。

為求工作,孫揚棄先前立場,加入三合會[29]:137。

12月,孫返火奴魯魯,多次演説抨擊保皇派,改組《檀香新報》,親撰《敬告鄉書》,揭露保皇派「假革命」、「保皇」[22]:366。

1904年1月11日,孫決定檀香山加入洪門致公堂[54]:301-302。

孫並受「洪棍」(元帥)職務,《檀香新報》發表《駁保皇派》,批判保皇派宣揚革命可招瓜分、中國當前只能實行君主立憲[22]:366。

規避《排華法案》[55],孫預先取得偽造文件[29]:138。

親友們做出孫夏威夷出生證詞[55][56]。

3月4日,孫親到夏威夷司法巡迴處宣誓自己夏威夷出生[註 2][54]:301-302。

3月14日,孫誓詞,拿到出生證明:「他自己宣誓以及證人提供證據,顯示他是紀元後1870年11月24日出生於夏威夷島。

」[54]:303-304孫此領到夏威夷總督頒發美國島居人民持護照,然後加入洪門;洪門他「開台戲」,「主盟員某大佬封總理洪棍。

洪門軍職,例分洪棍、紙扇、草鞋三級。

洪棍,即元帥」[54]:304。

3月31日,孫帶著地方堂口給三藩市三合會介紹信,啟程前往美國[29]:137-138。

1904年4月6日[29]:138,孫抵金山,阻孫入境,保皇黨促清朝駐金山總領事轉告美國海關,指控孫持假護照[54]:304。

同日美國官員扣留審問孫,孫寫下《自述證言》[57][58]。

1904年之《自述證言》原件現藏於位於加州舊金山美國國家檔案局,目前廣州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有複製件[57],中稱:自己於1870年出生夏威夷伊娃[59]。

孫宣誓取得夏威夷出生紙[60]。

1904年4月,孫拘留碼頭木屋,等候原船下次到金山時,撥回檀島;孫忽睹鄉人中閲《中西日報》有「伍盤照」名字,乃草一函,求賣報西童帶往[54]:304。

華裔報人伍盤照得悉孫乃洪門中人,即轉求金山致公堂幫助,該堂全美各地洪門分堂總部,總部大佬黃三德伍盤訪致公堂顧問律師,由其移民局聲明即華盛頓上訴,並把致公堂某物業向保單公司具保500元,擔保孫外出候判[54]:304。

延伸閱讀…

國父孫中山身高到底是多少

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的身高?

後孫批准入境[54]:304。

孫改組《日報》,與保皇派論戰[22]:366。

王寵惠稱孫:「他是風塵僕僕,穿着破爛地出現人們面前,但革命運動事業,他是,灰心喪氣。

」[13]:92
1904年5月9月,孫為美洲致公堂重訂章程要義,注入民主革命精神;後孫偕洪門首領黃三德赴美國各地,會眾宣傳革命,行註冊[22]:366。

6月,孫巡迴全美十多個城市[29]:138。

9月底,孫抵達紐約[29]:139。

10月,孫紐約報刊發表《中國問題解決》,稱如「一座即倒塌房屋」,「全國革命時機現」[22]:366。

當時香港有《中國日報》,夏威夷有《檀山新報》,金山有《日報》,新加坡有《圖南日報》[29]:139-140。

12月,孫抵布魯塞爾,中國留比學生就革命方略問題反覆討論,並建立革團體;孫旋赴倫敦[22]:366。

1905年春,孫倫敦會晤復,堅持民主革命道路,改革中國應教育着手[22]:367。

春夏,孫英國赴德國、法國,留學生中宣傳革命,並於柏林、巴黎組織革命團體;孫到布魯塞爾訪問第二國際書記處,闡明革命主張,同情社會主義,稱「採用歐洲生產方式,使用機器,但要避免其種種弊端」[22]:367。

1905年6月11日,孫中山上「東京」號輪船,離開馬賽赴日,7月19日抵橫濱[13]:98。

7月30日,孫邀各省留學生及華僑70餘人,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科學補習,東京召開中國同盟會籌備會議,討論建立統一革命組織[22]:367。

孫日本極端民族主義黑龍會總部舉行大型會議,會中決議奉孫領導[29]:145。

會議決定組建中國同盟會[22]:367。

8月20日,中國同盟會東京召開正式成立大會[22]:367。

1905年8月13日,孫出席東京留學生舉行歡迎大會並作長篇演説,號召摒棄保皇派革命説,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22]:367。

孫演説會場是東京富士見樓(麴町區飯田河岸),會場能容納千人[46]:38。

大會宋教仁主持,有逾700名學生雲集在大廳內,許多學生不得其門而入,簇擁門外,聆聽孫首度東京公開發表演説[29]:145。

爆滿,後來者猶絡繹不絕,門外擁擠;警吏令封門,諸人在外不得入,喧嘩;開門聽其進場[46]:38。

1905年9月,孫中山委馮、李赴香港、澳門和廣州聯絡同志,接受會員;10月,孫赴越南籌募經費,西貢建立中國同盟會分會;12月,孫建立廣東募債總局,南洋僑商募集革命經費[22]:367。

10月,中國同盟會會員發動萍醴之役失敗[52]:258。

1906年2月,孫自西貢抵達新加坡,建立同盟會分會[22]:367。

4月,孫出席同盟會新加坡成立分會[29]:163。

3月6月,孫先赴歐洲,南洋到日本,到南洋[22]:368。

孫曾馬賽、巴黎[61]:94。

7月9月,孫自吉隆坡抵達芙蓉,當地華僑座談,揭露清政府假立憲;赴檳榔嶼建立中國同盟會分會,後新加坡、西貢、日本[22]:368。

秋冬,孫黃興、章太炎制定《革命方略》,包括《軍政府宣言》、《外宣言》8個文件,係備各地革命黨人起義時頒用;《軍政府宣言》是綱領文件,闡發中國同盟會政綱[22]:368。

12月,孫東京舉行《民報》週年慶祝大會,系統闡述三民主義思想,主張制定「五權分立」憲法;孫分派中國同盟會會員前往江蘇省、安徽省、湖南省、廣東省、江西省,策應萍瀏醴起義[22]:368。

1907年2月,要做同盟會象徵旗幟設計,孫滿意青天白日旗,黃興想要有中國古風、象徵地權政策「井」字旗[29]:161。

孫黃興爭執,孫稱:「僕南洋,託命於是旗者數萬人,毀,擯僕可。

」[53]:157一個月後,日本當局受清政府施壓,決定驅逐孫離境;表達善意,日方發布驅逐令之外,還以外交辭令表達歉意,並饋贈孫筆款項[29]:161。

3月,孫胡漢民、汪衞離日赴越南,河內甘必達街61號設立廣東、廣西、雲南地區武裝起義總機關[13]:116;孫河內、海防、南圻建立中國同盟會分會,並旅越華僑募集起義經費[22]:368。

孫謊報金額,章太炎與宋教仁譴責,認為孫日本政府收買;章太炎撤掉掛《民報》社孫照片,要求孫辭去中國同盟會總理一職[53]:160。

4月,孫派胡漢民赴香港策應潮、惠、欽、廉起義[22]:368。

5月,孫派黃興、胡毅生分赴郭人漳、趙聲部,爭取新軍;5月下旬6月上旬潮州黃岡起義和惠州七女湖役,失敗;9月1日,孫命王和順於欽州王光山起義,防城起義爆發,補給困難退入十萬大山,失敗;9月10月,孫派中國同盟會會員赴海防、西貢、新加坡、暹羅、檳榔嶼、吉隆坡地籌集革命經費[22]:368。

10月,孫委託宮崎滔天東京幫他做財務處理,洽商購買軍火,形式上同盟會其他領袖排除軍事機密外[29]:162。

12月2日廣西鎮南關役,孫偕黃興親赴陣地參戰[22]:368。

1908年3月,孫離開河內,經西貢赴新加坡籌款;3月27日,孫指示黃興欽州馬篤山發難,個多月終因彈盡失敗;4月,孫派人赴仰光建立中國同盟會分會,年底分會遍及緬甸各埠;4月30日雲南河口之役,孫電令黃興督師,堅持20餘天;秋,孫新加坡設立同盟會南洋支部[22]:369。

9月10月,孫新加坡《中興日報》發表文章批判保皇黨[22]:369;9月11日《南洋總滙報》發表《論革命不可強為主張》,孫筆名「南洋小學生」《中興日報》發表《開口》:「時勢者,人事變遷;革命者,大聖人大英雄能,常人能。

」[13]:123
1911年1月,孫委派黃興籌備廣州起義,統籌部下設8課[22]:370。

4月8日,温生暗殺廣州副都統孚琦[29]:202。

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趙聲、黃興人領導廣州黃花崗起義[24]:66。

是役戰死者102人[62]。

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22]:371。

孫稱:「是役,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之,風雲因而變色。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興奮。

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大革命成。

斯役價值,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役並壽。

」[13]:143
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武昌駐軍起,找上守備統領黎元洪出任湖北軍政府都督[29]:218。

一夜血戰,終於第二天早晨攻佔總督衙門,革命軍於是佔領武昌[63]:103。

熊秉坤稱:「孫先生乃革命創始者,黨人遍佈國,雖間有名目,而尊崇孫先生一。

」[64]:255-256[22]:88-89
辛亥革命發生之際孫正在美國演説募款,美國時間10月9日下榻猶他州小鎮奧格登馬里昂酒店(Hotel Marion)[65]。

10月10日下榻丹佛(或譯典華)布朗皇宮飯店(Brown Palace Hotel),該飯店並存有孫當時入住記錄[66]。

起義後幾週之間,革命席捲華中、華南,各省宣佈脱離中央[29]:220。

武昌起義後,袁世凱回籍養病,清廷命陸軍大臣昌率軍南下,但其所率軍隊多袁訓練,不受節制,清廷起用袁內閣總理大臣,節制諸軍[67]:1。

統計,自1894年到1911年之間發動革命起義事件,計有29次之多[68]。

1909年1月,孫中山南洋各埠籌款;5月10月,於活動困難,孫赴歐洲宣傳籌款[22]:369。

10月,香港成立中國同盟會南方支部,孫籌劃廣州起義;10月下旬,孫致函中國同盟會會員王子匡,解釋陶成章、章太炎攻擊,指其危及「革命前途」[22]:369。

11月,章炳麟反擊偽《民報》,呼籲海外華人不要捐資孫;陶成章譴責乾綱,要求同盟會開除孫[29]:163。

陶成章1912年陳其美命令部下蔣介石暗殺[69]。

1909年11月12月,孫英國抵美國,紐約、波士頓地華僑籌款[22]:369。

同年,美國務卿盧特(Elihu Root)孫「非但沒有盡美國公民義務,反而全力投入中國政治,尤有甚者,他是鼓動反政府領袖,而本政府彼政府有關係」,取締孫美籍身份[70]。

1910年1月2月,孫紐約經芝加哥抵達金山,建立10多個同盟會分會[22]:369。

3月,孫建立「美洲三藩市中國同盟會總會」(通稱「美洲同盟總會」),建議改組《美洲少年》週刊《少年中國晨報》作機關報[22]:369-370。

同月,孫抵檀香山,改組興中會中國同盟會檀香山分會[24]:56。

6月,孫密赴日本,晤黃興、趙聲;7月,孫抵新加坡;8月10月,孫檳榔嶼指導整頓南洋同盟會組織,準備起義;11月13日,孫檳榔嶼主持秘密會議,「鼓其勇氣,良機,重謀」;11月中下旬,孫派趙聲香港聯絡廣州新軍;12月,孫赴歐美籌款[22]:370。

1911年1月2月,孫歐洲到美洲,紐約、舊金山、温哥華地籌款[22]:370。

3月中旬,孫美國東部,沿途加拿大籌款[22]:370。

5月3日,孫美國芝加哥召集會議,商討起義善後及再圖問題[24]:67。

6月,孫金山聯合美洲同盟會和致公堂[22]:371。

7月,孫到美國委陌林埠[24]:68。

武昌起義時,孫美國募款而中國[註 3]。

10月12日,孫決定「外交方面致力,俟此問題解決而後回國」[22]:371。

10月20日,孫經聖路易、芝加哥抵紐約,擬黃興率湖北革命軍,胡漢民、朱執信策劃廣東;美國朝野介紹中國革命宗旨,希得同情支持[22]:371。

10月下旬,孫抵倫敦,美國人荷馬李介紹,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主任會談,商停止借款清政府及貸款革命政府,果[22]:371。

11月10日,國外得悉「武昌革命軍佔領」後,孫開展外交活動[24]:70。

11月11日,孫抵倫敦,武昌起義接受《濱海雜誌》採訪[24]:57,11月20日離開[24]:58。

孫倫敦草擬《告世界書》[24]:70。

11月中旬,孫抵達巴黎,會見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外交部畢恭和議員[22]:371。

11月23日,孫於馬賽會晤東方滙理銀行總裁西蒙(Stabislas Simon)[29]:224。

11月24日孫法國乘「丹佛」號輪船[13]:156,行前電集會上海討論中央政府組成各省代表,稱「但求鞏固國基」,可推舉黎元洪或袁世凱任總統,「此後社會工商實業競點」[22]:371。

1911年12月14日,各省諮議局代表雲集南京,共計44人,代表17個省份[29]:220。

12月21日,孫中山過香港,晤胡漢民、廖仲愷,拒絕留在廣東,堅持赴上海、南京,「滬寧前方」而「今大患無政府」[22]:371。

孫稱:「今日中國如能和平收革命功,此足開世界未有例,言兵。

」[13]:16512月25日,孫抵上海,黃興歡迎,答中外記者稱:「予不名一錢,所帶回者革命精神耳!革命目的達,無和議可言」;上海寓所主張總統制,認為「時代」,願「居於神聖贅瘤」,無所作為,「誤革命計」[22]:371。

孫《大陸報》主筆談話稱:「革命金錢,而熱心。

」[19]:667孫英國政府要求三事:「一、止絕清廷一切借款;二、制止日本援助清廷;三、取消各處英屬政府放逐令,以便予取道回國。

三事得英政府允許。

」[19]:64712月26日,孫黃興寶昌路408號(今淮海中路650弄3號)行館召開中國同盟會幹部會議,商討組織臨時政府方案[24]:73。

12月29日,中國同盟會赴南京召集代表開會,提出成立政府,孫奉天、直隸、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代表選舉首任臨時大總統[22]:371-372,16票當選[61]:96。

12月30日,孫上海召開中國同盟會本部臨時會議,改訂中國同盟會暫行章程,宣言革命黨人「臨時政府組織之際」,當成「不破羣」,駁斥「革命軍起,革命黨消」,稱革命黨人「完全貫徹此三大主義而無遺」;孫決定赴南京職,不顧「北方派大軍渡江」流言[22]:372。

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孫由上海抵達南京[22]:372,晚上10時南京總統府舉行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典禮,宣誓就任[24]:72。

孫《臨時大總統職宣言》和《告全國同胞書》,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宣言》規定臨時政府:「盡掃專制流毒,確定共和,普利民生,達革命宗旨」,內「民族統一」、「領土統一」、「軍政統一」、「內政統一」、「財政統一」,外消除「辱國之舉措」、「排外心理」,主張「和平主義」[22]:372。

南京臨時政府定用五色旗國旗[73]:1。

1912年1月2日,孫通電各省改用陽曆,並以1月1日民國建元始;1月3日,孫公佈各部總長、次長名單組閣,各省代表會改組臨時參議院;1月4日,孫電令廣東代理都督陳炯明出兵北伐:「和議無論如何,北伐斷不可廢」;1月7日,孫《告友邦書》,稱民國承認「革命軍興」前清各國條約、借貸和權利[22]:372。

1月8日,孫批准發行中華民國軍需公債,定額1億元,售出700多萬[13]:172。

孫願延長內戰,雙方派代表上海議和,孫提出:一、清帝退位;二、袁贊同共和;三、孫自清帝退位後辭職;四、參議院選舉袁臨時大總統;五、袁選後,當宣誓遵守《臨時約法》,袁必「誓守參議院所定憲法,乃能接受事權」[22]:372,袁乃嗾使段祺瑞電清廷實行共和[73]:1-2。

1月22日,孫電伍廷芳,令將議和辦法轉告袁[22]:372;中國同盟會2,000多名會員代表參加會議,通過胡漢民代表孫提議修改誓詞「顛覆滿清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實行民生主義」,選汪精衞總理有就任[13]:196。

孫選擇協[30]:213。

訪問過孫記者提到「他、慎思外表」,以及「安靜、舉止」[29]:230。

2月5日,孫批准大清銀行改組中國銀行[13]:173。

2月12日,清廷下詔宣統帝遜位,詔書文本南京方面草擬,傳袁[29]:234。

2月13日,孫臨時參議院辭任臨時大總統,並薦袁代任;臨時參議院即按議和條件舉袁第二任臨時大總統[22]:372。

2月15日,孫祭明孝陵時向文武官員講話[24]:88。

1912年,孫強調「效力憲法等同」文件中寫進「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條文,「一以表示我黨國民革命意所在,杜防憎主人者」[22]:102。

《臨時約法》確定人民權利義務及臨時政府參議院組織職權,並規定《約法》施行後10個月內成立國會[73]:1。

行政權總統內閣分享,且閣員國會通過任命[29]:237。

內閣國務總理及各部總長組成,法院為司法機關[74]:4。

3月3日,南京臨時政府發布社會政治改革法令:「解放」疍户、惰民、丐民、義民、剃髮者及優、倡、隸、卒,「」;禁絕販賣華工;賑濟災民;嚴禁官吏違法;鼓勵華僑投資;保護工商業;改革教育[22]:372-373。

三個月中,南京臨時政府頒布30餘件法令建政和工商業[22]:373。

3月3日,中國同盟會本部於南京召開會員大會,5,000人參加[13]:196,宣佈「鞏固中華民國,實行民生主義」為宗旨,制訂9條政綱,舉孫總理[22]:373。

3月10日袁北京石大人衚衕前清外務部公署就任臨時大總統,3月25日袁任命內閣總理唐紹儀抵南京組織內閣[24]:86。

3月11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強調「主權屬於國民全體」[22]:373。

參議院為防袁野心,設「責任內閣制」,唐紹儀國務總理,並設國務會議以行使職權,但袁不能,唐紹儀辭職,陸徵祥代之[73]:3。

3月29日,孫出席臨時政府各部、衞戌總督、各軍師旅司令官舉行餞別宴會[24]:82。

1914年5月,臨時約法遭罷廢,新法除去所有行政權束,並無限期延長總統任期[29]:273。

1912年4月1日,孫中山南京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袁世凱繼位[19]:649。

同日中國同盟會會員舉行餞別會,孫重申要社會革命,「一面圖國家富強,一面防資本家壟斷流弊」[22]:373。

孫辭職後過問政治[74]:5,離開南京,前赴上海[22]:373。

4月9日,孫應黎元洪邀抵武漢[24]:85。

孫廣東説:「吾國乃社會主義民國,行社會主義。

吾是社會主義領袖。

」[29]:2445月15日,孫前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致祭文[22]:373。

5月27日,孫抵翠亨村[24]:81,與夫人和大哥團聚[30]:227-228,3天後返廣州[22]:373。

6月,唐紹儀內閣垮台[29]:243。

8月,宋教仁中國同盟會基礎,聯合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及國民公黨,改組成國民黨,推孫任理事長,黃興、宋教仁等為理事,實際黨務宋教仁主持[74]:14。

孫任總理,黃興協理[29]:241。

袁邀請南方領袖到北京會晤,8月24日孫抵[29]:243。

孫留北京月餘,袁談話13次[22]:373。

8月25日,國民黨北京成立大會,舉孫理事長,宋教仁代理;孫演説《解決民生問題》[22]:373。

9月3日,孫五族共和合進會西北協進會講「五族共和」意義[22]:373。

9月25日,孫、袁公佈聯合聲明,提出建立中央集權政府,去軍事化,開放外國資本,促成政黨和解,政局[29]:243。

1912年9月10日,袁「特授孫文籌劃全國鐵路全權擬築路各國商人商議借款招股事宜」[75]。

袁任孫鐵路督辦,每月可支領經費3萬元[29]:250。

孫任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理,總部設於上海[76],希望利用開放外資,完成建設中國鐵路,認為有規劃[77]:257-258、800、816、825-826[78][79]:137-151。

同月,孫視察北寧鐵路、津浦鐵路北段和膠濟鐵路及陽泉煤、鐵礦,多次談話修建鐵路[22]:373。

10月,孫委王寵惠英商簽定廣州重慶及蘭州鐵路線,袁橫加阻撓,不予批准[80]:416-419。

10月10日,孫為英文《大陸報》撰文:「實業主義行於吾國矣」[22]:373。

10月14日,孫稱中國鐵路總公司上海成立;孫中國社會黨本部演説3天,評論社會主義學説及派,理解和同情社會主義[22]:373-374。

12月上旬,孫通電呼籲政府和國民沙俄外蒙簽訂《俄蒙協約》和《商務專條》[22]:374。

1913年2月11日,孫赴日本考察,藉以籌措外資興建鐵路[24]:93。

2月中旬3月下旬,孫訪問長崎、門司、下關、神户、東京,參觀工廠和學校,闡明中日「提攜」,與三井物產董事山本條太郎籌設「中國實業公司」[22]:374。

2月6月,袁提供巨額,誘使國民黨員另組政團,有國事維持會、政友會、超然議員社國民黨分裂出來[74]:6。

3月4日晚,孫東京設宴答謝日本各界人士,牧野外相等內閣閣員應邀出席[24]:98。

3月11日,孫宋嘉樹、戴季陶參觀大阪《每日新聞》社[24]:91。

3月14日,孫戴季陶、馬君武、宋嘉樹、何天炯出席神户國民黨交通部支部吳錦堂寓所所設午餐會[24]:94。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上海滬寧車站遇刺[19]:666,兩天後不治[74]:14。

3月22日,孫中山長崎悉宋教仁上海刺;3月23日,孫參觀長崎三菱造船後,下午即乘船返國[24]:99。

3月25日,孫抵上海力主公開與北京政府決裂,並以武力抗袁[2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