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與遊歷全文】佚名文言文翻譯 |學問與遊歷 |學問與經歷 |

【學問與遊歷全文】佚名文言文翻譯 |學問與遊歷 |學問與經歷 |

坐在井裏看天,説天人,不是天小,而是他看到那一塊小。

只在夏天存活蟲子,不能它講明,不是沒有,而是它有見過。

學問人,蟲子冬眠呆鄉下地方人,見識,遇到事情主觀猜測,猜中只有十分之一,猜不着有十分八九。

雖然這樣,學問人,前人經驗積累,遊歷預備了。

《傳是樓記》素標緗帙,啓鑰燦然。

學問與遊歷全文 Play

但是,出門大家看,臨歧,誰沒有關於大局,誰是有益於身心,千態萬情況,哪些該拋棄,哪些該依?…所以想要獲得真知灼見,應該出門遊學世事。

有人説,不是有學問書籍麼?應當獨自坐在小房子裏,閲讀各式各樣書,這所謂不出門,而知道天下事情。

背井離鄉,冒着霜寒,奔赴於道路呢。

沒有憑空揣測,能得到。
學問與遊歷全文

我們討論事物,揣度道理,學問需要得到遊歷幫助,研究需要得到實驗輔助。

這兩者後順序,沒有道理。

鑰:古文是鎖意思,指鑰匙。

《傳是樓記》素標緗帙,啓鑰燦然。

廢:指重視某人、某事、某物而忽視其他人和事物。

《三國志·蜀志·楊儀傳》:“亮惜儀幹,憑魏延之,恨二人不平,不忍有所廢。

”坐井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其見。

夏蟲不可語冰,非無冰,以其見冰。
學問與遊歷全文

淺隘子,蟄居鄉曲,見聞,遇事臆度,中者十一,中者十八九,坐井觀天,夏蟲語冰類。

故獲得真知灼見,遊歷尚矣。

或者曰,有學問在乎?當夫獨居斗室,左圖右史,宇宙,古今之奇,心神會,彷佛見。

所謂不出户庭,知天下事。

二者後序,無偏廢之理。

學問與遊歷全文 Play

延伸閱讀…

《學問與經歷》 | PDF

《學問與遊歷》(節錄)佚名文言文翻譯

是以博學如蘇子,月夜泛舟,始解石鍾旨。

如趙王,微服入秦,方知鄰國情。

未有虛擬,能得其。

況今者學術日進,世變日繁,吾人論事度理,觀察,即末下決斷。
學問與遊歷全文

捫燭扣盤,謂日形如鑰,日聲如鍾。

慨目睹,逞臆見忖測矣。

學問得遊歷相資,斯研究有實驗相法。

二者後序,無偏廢之理。

延伸閱讀…

學問與遊歷p.24-27.docx

趙國雄:唱淡如坐井觀天

要先學習,遊歷天下,事半功倍。

而若學習,實踐,只是紙上談兵。

二者缺一不可。

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説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裏,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説。

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事翻譯佛經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

《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110個國家及傳聞28個國家山川、地邑、物產、習俗。

坐在井裏看天,説天人,不是天小,而是他看到那一塊小。

只在夏天存活蟲子,不能它講明,不是沒有,而是它有見過。

學問人,蟲子冬眠呆鄉下地方人,見識,遇到事情主觀猜測,猜中只有十分之一,猜不着有十分八九,這是坐井觀天、夏蟲語類。

所以想要獲得真知灼見,應該出門遊學世事。

有人説,不是有學問書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