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禁時間】學車有禁制!詳解學禁時間及指定練習時段

【學禁時間】學車有禁制!詳解學禁時間及指定練習時段

電單車初學者駕駛注意事項

電單車學牌行駛時間限制,務必遵守規定,避免違規受罰。

週一至週五 週六 週日
10:00 – 12:00 10:00 – 12:00 09:00 – 12:00
14:00 – 17:00 14:00 – 17:00 14:00 – 17:00

學牌禁用路段包括快速公路、車流繁忙的道路,務必留意禁止標誌。

學禁時間 Play

必要裝備保護安全

學車期間務必配戴安全帽、手套、長袖長褲或防摔衣,確保安全。

學禁時間

裝備 功能
安全帽 保護頭部
手套 保護雙手
長袖長褲或防摔衣 保護身軀

駕駛前注意事項

  • 瞭解道路安全守則,避免違規導致意外。
  • 遵守指定學牌行駛時間,避免非法上路。
  • 規劃路線,避免駛入禁止學車路段。
  • 車輛檢查不可忽視,尤其是輪胎和煞車系統。
  • 獲得暫準駕駛執照後,可報考正式電單車駕照考試。
  • 正式駕照需在暫準駕駛期後的 1 年後提出申請。

學禁時間:白色恐怖時期的禁錮

學禁時間,是指台灣在白色恐怖時期,政府為了打壓異議分子的思想,而實施的一系列校園壓制措施。從1949年至1987年,這段期間校園內瀰漫著白色恐怖的陰影,學術自由受到嚴重限制。

背景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為了鞏固其政權,開始實施一連串高壓手段,以鎮壓任何可能威脅政權穩定的言論和行動。在校園內,學術自由成為了政府的眼中釘,因此展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的「學禁」運動。

手段與影響

學禁時間期間,政府使用了各種手段來控制校園,包括:

手段 影響
思想檢查 課本、教材、學生社團活動都必須經過政府審查,不得出現任何「不當」言論。
師生監控 設立校園密探,監控師生的言行,一旦發現有「反動」思想或言論,即刻通報。
脅迫退學 對被懷疑有「異議」或參與「非法」活動的學生,施加壓力,迫使他們退學。
開除教授 思想偏左或批判政府的教授,遭到開除或降職,使校園內無法容納多元聲音。

這些措施嚴重壓制了學術自由,造成校園內思想僵化、噤若寒蟬的氛圍。許多優秀的學者因言獲罪,導致台灣教育界人才流失,學術發展受到阻礙。

解嚴後的影響

1987年,台灣解嚴後,學禁時間才逐漸結束,校園內的自由逐漸獲得恢復。然而,這段歷史留下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受害者所遭受的身心創傷、失學或失業的損失,以及思想的禁錮,都對其後續人生造成深遠衝擊。

學禁時間作為白色恐怖時期的重要一章,提醒我們在自由民主社會中維護言論自由與學術自治的重要性。歷史的教訓應成為後世的警鐘,避免類似悲劇的重演。

延伸閲讀…

香港學車時間係幾時?如何容易同師傅夾時間?

學習駕駛執照持有人應遵守的規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