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不可思議!超越人類極限的「忍耐」秘技,你絕對無法想像

【忍耐】不可思議!超越人類極限的「忍耐」秘技,你絕對無法想像

孔子之忍飢,顏子之忍貧,閔子之忍寒,準陰之忍辱,張公之忍居,婁公之忍侮;古之為聖為賢,建功樹業,立身處世,未有不得力於忍也。凡遇不順之境者其法諸。

——白居易【唐】

在聖經中,“忍耐”不只是忍受考驗和困境,還跟我們的思想和內心有關,牽涉到我們對困境有什麼看法和感受。忍耐的人會堅定不移,顯出勇氣和耐心。也有人認為:“忍耐是一種態度;有這種態度的人接受逆境,不是迫於無奈,而是滿懷希望……忍耐也是一種特質;有這種特質的人經得起風雨,屹立不移。

忍耐 Play


忍耐也是一種美德;有這種美德的人着眼於忍耐的目的,而不是當前的痛苦,使最嚴峻的考驗最終能化作榮耀。”聖經上説:“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書13:4)。

聖經中的忍耐美德

在聖經的教導中,忍耐不僅是忍受外在的考驗和困境,更是與我們的思想和內心世界緊密相關的品德。聖經強調忍耐的人會顯出勇氣和耐心,他們對困境持有積極的看法和感受。如箴言所言:「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這裡的見識指的是一種成熟的智慧,使人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因小事而動怒。

忍耐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哥林多前書13:4

這節經文是對忍耐最著名的描述之一,它把忍耐與愛聯繫在一起,表明忍耐是愛的一種表現。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忍耐被認為是僅次於愛的美德,是愛的外在體現。忍耐的德性不僅用於物質上,更被應用於人際關係中。心理學研究表明,生氣對身心健康都會造成傷害,因此,培養忍耐的德性不僅對自己有益,也能減少對他人的傷害。

有一句名言説:「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這句話反映了忍耐不僅是一種自我控制,更是對他人高尚的愛的表現。忍耐使我們的人生更加偉大,豐富了我們的道德和人道主義品格,也促進了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

  1. 孔子在飢餓中仍能保持忍耐,顏回在貧困中不改其志,閔子騫在寒風中不動聲色,準陰在屈辱中仍能保持尊嚴,張公在艱苦的生活中忍耐住了,婁公在受人侮辱時不動搖。這些古代的聖人和賢人,在建立功績、樹立事業和立身處世方面,都得到了忍耐的力量。當我們遇到不順境時,可以效仿他們的榜樣。—— 白居易【唐】

新約聖經中的忍耐教訓

馬太福音24:13説:「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這裡的「得救」並不是指得到救贖,而是指在末世的大災難中,能夠堅持信仰並持守主道的人,最終將被主拯救,脱離災難,進入神的國度。這節經文強調了忍耐在面對艱難和挑戰時的重要性。

  • 真正的忍耐是通過屬靈的歷練而得到的。經受越多的試煉,就越能忍耐;反之,試煉少,忍耐也少。忍耐不是自我抑制,而是因着信主而獲得的新生命的一種自然表現,這樣的忍耐並不感到吃力。—— 靈修書籍摘要

結語

人生中最好的東西往往都是在苦難中得到的。麥子必須磨碎才能變成麪包,香膏必須經過加熱才能散發出濃鬱的香氣,泥土必須耕鬆才能種植。同樣,一個破碎的心靈才能得到上帝的喜悦。因此,我們應該在困境中忍耐,將之視為屬靈成長的機會,並在忍耐中找到上帝的愛和力量。

忍耐是一種美德,也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品質。每個人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都需要有足夠的忍耐力來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無論是工作上的壓力、人際關係的糾葛還是自身的不完美,忍耐都是我們前進的助推器。

忍耐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小時候,我們必須學會忍耐等待,等待糖果、禮物或遊戲時間。長大後,我們需要學會忍耐困難的學習過程,努力克服困難,取得進步。無論是在學術上、職場上還是人際關係中,忍耐都是我們成功和成長的關鍵。

忍耐不僅僅是忍受,更是一種智慧。它教會我們冷靜應對、想清楚再行動,而不是盲目作出決策。有時候,我們需要忍耐不好的情況,並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這種堅持和信念是我們達到目標的關鍵。

在逆境中保持忍耐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它使我們能夠應對挫折並從中學習。當我們遭遇失敗或面臨困難時,我們需要有足夠的忍耐力來保持平靜、思考解決方案,並繼續努力。正是這種忍耐的精神塑造了我們的意志力,使我們更堅強、更有韌性。

忍耐不僅僅對個人有益,對於社會也是至關重要的。當我們學會忍耐他人的不完美,願意包容和理解,我們能夠建立更和諧、更友善的社會環境。這種忍耐的態度還能夠幫助我們傾聽他人的需求、表達尊重和尊嚴。

總而言之,忍耐是一種重要的品質,它幫助我們度過困難時期,培養耐心和智慧,讓我們更加堅強和寬容。無論是在個人生活還是社會交往中,忍耐都是我們成長和進步的基石。讓我們時刻保持忍耐的心態,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延伸閲讀…

忍耐| 繁體中文-英語翻譯——劍橋詞典

忍耐